莊子通.愚鼔詞.船山遺書 清王夫之撰 同治四年曾氏金陵刊.pdf


莊子通.愚鼔詞.船山遺書 清王夫之撰 同治四年曾氏金陵刊.pdf免费阅读

莊子解.王船山遺書


莊子解.王船山遺書 pdf免费阅读

列子真僞考辨 馬達 北京出版社 2000

列子真僞考辨 馬達 北京出版社 2000 pdf免费阅读

列子二卷 淸崇文書局輯子書百家 淸光緒元年

列子二卷 淸崇文書局輯子書百家 淸光緒元年 pdf免费阅读

子藏 道家部 列子卷 目录

子藏 道家部 列子卷

(附楊朱)(全二十六冊)

無求備齋列子集成
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目錄
無求備齋老列莊三子集成補編
子藏 道家部 莊子卷(全162冊)
子藏 道家部 文子卷 (全八冊)
子藏 道家部 鬻子卷 (全二冊)
子藏 道家部 亢倉子卷(全二冊)
子藏 道家部 關尹子卷(全九冊)
子藏 道家部 子華子卷(全四冊)
子藏 道家部 鶡冠子卷(全六冊)
子藏 道家部 老子卷(全120冊)

子藏 道家部 莊子卷

書名:子藏·道家部·莊子卷(全162冊)
編著者:方勇 總編纂
責任編輯:張愛芳 殷夢霞
定價:132000.00
ISBN:9787501346738
出版單位: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2   版次:1
印刷時間:2011-09   印次:1
規格:精裝,16開,113400頁,46350千字
叢 書 名:子藏
所屬類別:古籍影印 – 史籍史料
中圖分類:K.
讀者對像:先秦秦漢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及愛好者
http://www.nlcpress.com/BookDetail.aspx?id=4247
 

内容简介:
 

《子藏》的编纂是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的重大课题,具体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负责此工程的组织和实施。其将整合文科院系和古籍所、图书馆的力量,并联合海内外有关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进行《子藏》编纂出版工程。《子藏》的“子”指的是“诸子百家”的“子”。其收录的各子著作时间,则大致上截止到魏晋南北朝之末,因为这时期诸子百家的特点比较明显;而研究各子的著作,其下限原则上截止到1949年,并考虑适量收入今人所辑出土文献资料。其内容一是搜辑影印海内外所存诸子白文本和历代诸子注释、研究专著;二是为每种著述撰写提要。提要旨在考述著者生平事迹,揭示著作内容,探究版本流变情况。
首先出版的《庄子卷》,精装全162册,收录庄子历代注释、研究专著300余种,版本精良,内容全面,是我国一项重大的学术文化工程,必将大大推动全球的庄子学研究。
 

《子藏·庄子卷》:庄学文献集大成者
 

2011年12月26日 11:22 来源:文汇报 
  方勇(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杂家等诸子之学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下也具有普遍的价值。这其中,道家学派的思考往往纵横于人事与宇宙之间,对世俗社会始终保持着一种反省、批判的状态。道家学者不断审视各种现存价值与秩序,其强烈的天下情怀与宇宙情怀使之容纳了更多适用于当代社会的话题,而道家学派强烈的批判意识更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因素。诸子之学从来都是当下之学——自汇聚诸子思想的诸子文本诞生伊始,伴随后人对文本的不断诠释、解构与重建,子学如同鲜活的生命体,不断发展、演变,生成一代又一代的新子学。然而,一直以来,历代版本、注本及相关研究著作多难觅见,优秀传统文化无法获得完整、全面的认知,故其现代化也就无从谈起。面对这样的困局,华东师范大学的超大型古籍文献整理工程《子藏》搜天下之遗籍,极百家之大观,为学人解决寻书之难,为传统子学现代化提供扎实的基础。
  《子藏》之“子”非“经史子集”之“子”,而是“诸子百家”之“子”,所录子书以先秦汉魏六朝为期,历代相关研究著作原则上截止于1949年。编纂者以“既全且精”为原则,共将汇辑影印海内外所存诸子白文本和历代诸子注释、研究专著约5000种,分编为《老子》《庄子》《墨子》《子华子》《管子》《鬻子》《晏子》《邓析子》《文子》《尹文子》《亢桑子》《惠子》《公孙龙子》《曾子》《子思子》《孔子家语》《孔丛子》《商君书》《慎子》《申子》《尸子》《鬼谷子》《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素书》《关尹子》《鹖冠子》《阴符经》《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新语》《新书》《淮南子》《春秋繁露》《盐铁论》《新序》《法言》《太玄》《桓谭新论》《白虎通》《论衡》《独断》《中论》《申鉴》《昌言》《傅子》《抱朴子》《金楼子》《刘子》等系列,并为每种著述撰写提要,考述著者生平事迹,揭示著作内容,探究版本流变情况。又参阮孝绪《七录》析“子兵录”为“儒部”、“道部”、“法部”、“名部”、“墨部”、“杂部”、“兵部”诸部,《道藏》分“洞真”、“洞玄”、“洞神”、“太玄”、“太平”、“太清”、“正乙”诸部,佛藏亦多分部以统众经,故《子藏》特设诸“部”,以标识各家,分摄众子,亦利分辑刊行。同时,编纂者广招海内学者,对诸子学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专题研究,并以专著形式收入《诸子研究丛书》中,由学苑出版社陆续推出,作为《子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子藏》编纂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超大型古籍文献整理工程,预计历时十年。其首批成果《子藏·道家部·庄子卷》目前已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顺利出版,标志着这一重大学术文化工程取得了实质性的重要进展。

  《庄子卷》共收录先秦至民国(1949年前)《庄子》白文本及校勘、注释、研究著作302部,精装16开本162册,可谓是庄子学研究集大成者。它很好地遵循了整个工程所确定的既“全”且“精”的编纂原则。
  从“全”的一面看,《庄子卷》编纂者苦心经营,力求觅得第一手资料,所搜辑到历代庄子学著作(截止于1949年)比严灵峰《庄子集成》初编、续编及《老列庄三子集成补编》中庄子部分所收总数超出130部,可谓竭泽而渔,一网而尽。302部著作连缀成一幅长长的画卷,承载着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庄子世界的探索。《庄子卷》的“全”还体现在一些著作的内容方面。如明正统《道藏》收有白文本《南华真经》五卷、陈景元《南华真经章句音义》十四卷、王雱《南华真经新传》二十卷、贾善翔《南华真经直音》一卷、李士表《庄列十论》一卷、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一百六十卷、罗勉道《南华真经循本》三十卷、吴澄《庄子内篇订正》二卷等,严灵峰《庄子集成》以及其它大型丛书在收录这批著作时,皆以民国间上海涵芬楼借北京白云观所藏明正统《道藏》加以影印之本作为底本,而涵芬楼影印时已将各书中众多扉画尽皆删去,版式也多有改动,已非原书旧貌。因此,《庄子卷》直接以北京白云观原藏梵夹本明正统《道藏》作为底本,保留诸书中众多扉画,能够让人看到这批著作的真实原貌。再如,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明朱得之撰、傅山手批《庄子通义》十卷,某古籍丛书为了统一版式,将眉批文字尽行割去,而《庄子卷》则据原书原尺寸予以影印;明张位著有《南华经标略》,严灵峰《庄子集成》初编所收仅有杂篇,而《庄子卷》则辑得上海图书馆所藏明万历十八年刊足本《南华经标略》六卷;又严氏《庄子集成》初编收近人张栩《庄子释义》,仅至内篇《齐物论》“万物一马”而止,并于《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二)张栩《庄子释义》条下云:“在《古学汇刊》第二、四、五、六、七各期内。”而《庄子卷》从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古学丛刊》第一至九期(民国二十八至二十九年)辑得张栩《庄子释义》,排印至内篇《养生主》“导大窽”止,从而弥补了严氏的缺失。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北宋吕惠卿《庄子义》十卷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但现在一般能见到的只有宋末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所引录的文字,以及民国陈任中据褚氏引录和黑水城出土的吕著残卷整理而成的《宋吕观文进庄子义》十卷,无缘一睹深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金大定十二年(1172)刊本《壬辰重改证吕太尉经进庄子全解》十卷之真容。而《庄子卷》则将其出版,并将明文彭、吴元恭朱笔题款等一同公布于世。这些新材料的刊发,为庄子学研究开拓了新空间,亦将使庄子学研究发生新的变化。
  从“精”的一面看,《庄子卷》非常重视对版本的遴选,以精善作为选择版本的第一要义,同时在搜寻手稿、抄本、孤本、珍本等难见于世的版本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必得之而后快。如所录明邵弁撰《南华真经标解》六卷、张居正撰《少师张先生批评庄子义》十卷、张位撰《南华真经题评》十卷、李栻辑《南华真经义纂》十卷、顾起元撰《遯居士批庄子内篇》一卷、卢复辑《南华经晋注》、金兆清撰《庄子榷》、陈荣选辑《南华经要删注释评林》、吴伯敬撰《南华经台悬》三卷、傅山撰《傅青主先生法书南华经》、文德翼撰《读庄小言》一卷、曹宗璠撰《南华沘笔》二卷、陶崇道撰《拜环堂庄子印》八卷,清胡文蔚撰《南华真经合注吹影》三十三卷、顾如华撰《读庄一吷》、程从大撰《咏庄集》、王泰徵辑《檀山南华经质》、吴承渐辑注《庄子旁注》五卷、沈堡撰《唱庄》一卷、何如漋撰《庄子未定稿》四卷、何梦瑶撰《庄子故》、席树声辑《庄子审音》、曾和瑞撰《庄子集辨》,民国王传燮撰《庄子发微》、朱青长撰《庄子解》、李大防撰《庄子王本集注》、孙至诚撰《逍遥游释》、陶西木撰《庄子洛诵》、石永壄撰《庄子正》一卷等,皆为珍稀之本。明抄宋王雱《南华真经新传》二十卷、清陶浚宣《南华经讲义》二十八卷、1953年抄近人刘武《章太炎庄子解诂驳义》二卷、明庄元臣《南华雅言》、古学院抄清末民初王树枏《庄子大同说》、刘起庚于光绪三年手抄清刘凤苞《南华赘解》、清张士保手稿《南华指月》六卷、《南华外杂篇辨伪》四卷、清杨祖桂手稿《庄子节选》、清戴煦手稿《庄子内篇顺文》、清杨沂孙手稿《庄子正读内篇》、清朱敦毅手稿《庄子南华经心印》、清刘钟英手稿《庄子辨讹》、清郭庆藩手稿《读庄子劄记》八卷、民国闻一多手稿《庄子章句》、《庄子校补》、《庄子校拾》、《庄子义疏》等等,皆是深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大图书馆的稀世抄本、手稿,亦为常人所难见。至于清钱陆燦批点并作跋语的明刊本《庄子南华真经》十卷、清沈巗校勘并作跋语的明嘉靖世德堂刊《六子书》本《南华真经》十卷、民国傅增湘校跋并录清罗振玉题识的明刊本《南华真经》十卷、民国劳健题款的宋刊本《分章标题南华真经》十卷等名人手校、手批、跋语、题识等的庄学善本、孤本书,更是从未对外公布,价值不可估量。《庄子卷》包含如此众多的手稿、抄本、孤本、珍本,且其不仅于众多版本中取其精善,而且尽可能在维持版本原貌的前提下加以影印,尽量不会因为统一印刷范式而删削某些版本中的批点文字,让读者能够直接见到更为接近原版的版本面貌,其文献价值亦是不言而喻。
  《庄子卷》是对庄学文献的一次大整理,构筑起一座巨大的《庄子》文献传世宝库,其规模、质量都是空前的,在庄子学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作为《子藏》工程的又一组成部分《诸子研究丛书》,目前也已由学苑出版社推出首批著作。这些都将有力地推动全球庄子学向前发展,掀起庄子学研究的新浪潮。
  


《子藏·庄子卷》所收珍贵版本举要
   

    方勇(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陆德明《庄子音义》,以其集汉魏六朝诸家为《庄子》所作音义之大成,兼载《庄子》众本之异文,开启了历史上搜辑整理有关《庄子》文献资料之先河。其后历代复续有所推进,而以台湾严灵峰纂辑《庄子集成》初编、续编和《老列庄三子集成补编》所收庄子资料最称繁富,共收书172部,仍给今天编纂《子藏·庄子卷》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子藏·庄子卷》自2010年3月28日《子藏》专家论证会确定“全”且“精”的编纂原则后,原有“庄子卷”的常见底本绝大部分被撤换,而代之以精善之本,并力求觅得第一手资料。尤其在寻找手稿、抄本、孤本、稀有之本等方面,更是苦心经营,共搜辑到中国历代庄子学著作(原则上截止于1949年)302部,比严灵峰《庄子集成》初编、续编和《老列庄三子集成补编》中庄子部分的总数超出130部,应该说已做到了竭泽而渔,一网以尽之,庶几可使庄学专家和《庄子》爱好者免却遗珠之憾了。
    《子藏·庄子卷》尤为重视对版本的遴选。如明正统《道藏》收有白文本《南华真经》五卷、陈景元《南华真经章句音义》十四卷、王雱《南华真经新传》二十卷、贾善翔《南华真经直音》一卷、李士表《庄列十论》一卷、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一百六十卷、罗勉道《南华真经循本》三十卷、吴澄《庄子内篇订正》二卷等,严灵峰《庄子集成》及其他大型丛书凡收入这批著作,皆用民国间上海涵芬楼借北京白云观所藏明正统《道藏》加以影印之本作为底本,而涵芬楼影印时已将各书中众多扉画尽皆删去,版式也多有改动,已非原书之旧貌。因此,《子藏·庄子卷》则直接以北京白云观原藏梵夹本明正统《道藏》作为底本,以便世人能够直接看到这批著作的更真实原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明朱得之撰、傅山手批《庄子通义》十卷,某大型古籍丛书为了统一版式,将眉批文字尽行割去,而《子藏·庄子卷》则据原书予以影印,使读者得以看到傅山批点中最具学术价值的文字。
    对于珍稀之本,一经发现,《子藏·庄子卷》必设法罗致之。如明邵弁撰《南华真经标解》六卷、张居正撰《少师张先生批评庄子义》十卷、张位撰《南华真经题评》十卷、李栻辑《南华真经义纂》十卷、顾起元撰《遯居士批庄子内篇》一卷、卢复辑《南华经晋注》、金兆清撰《庄子榷》、陈荣选辑《南华经要删注释评林》、吴伯敬撰《南华经台县》三卷、傅山撰《傅青主先生法书南华经》、文德翼撰《读庄小言》一卷、曹宗璠撰《南华泚笔》二卷、陶崇道撰《拜环堂庄子印》八卷,清胡文蔚撰《南华真经合注吹影》三十三卷、顾如华撰《读庄一吷》、程从大撰《咏庄集》、王泰征辑释《檀山南华经质》、吴承渐辑注《庄子旁注》五卷、沈堡撰《唱庄》一卷、何如漋撰《庄子未定稿》四卷、何梦瑶撰《庄子故》、席树声辑《庄子审音》、曾和瑞撰《庄子集辨》,民国王传燮撰《庄子发微》、朱青长撰《庄子解》、李大防撰《庄子王本集注》、孙至诚撰《逍遥游释》、陶西木撰《庄子洛诵》、石永壄撰《庄子正》一卷等等,皆为珍稀之本,为严灵峰《庄子集成》等所未收,而《子藏·庄子卷》一一收录之,实能使心仪庄子者近睹真容。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北宋吕惠卿所著《庄子义》十卷在历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学术地位,但现在一般人所能见到的唯有宋末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所引录的文字,和民国时陈任中据褚著引录及黑水城出土的吕著残页整理而成的《宋吕观文进庄子义》十卷,无缘一睹深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金大定十二年(1172)刊本《壬辰重改证吕太尉经进庄子全解》十卷之真容,而《子藏·庄子卷》除了将其收录影印外,又将其彩印出版,单行一册,使明文彭、吴元恭朱笔题款等一同公布于世,无疑会使得庄学研究者大开眼界。
    在搜辑存世抄本方面,《子藏·庄子卷》也收获颇丰。如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抄宋王雱《南华真经新传》二十卷,各篇皆有朱、墨圈点,甚可珍贵;又藏清陶浚宣《南华经讲义》二十八卷、1953年抄近人刘武《章太炎庄子解诂驳义》二卷,皆有较高学术价值,同样十分珍贵。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手抄明庄元臣《南华雅言》(《庄忠甫杂著》),亦为稀世珍品,却惜深锁馆阁。山西省图书馆藏刘起庚于清光绪三年手抄清刘凤苞《南华赘解》,此后《庄子》文章学研究集大成之作——光绪二十三年所刊刘凤苞《南华雪心编》八卷,实由此抄本发展而来,二者之间的文字差别虽然很大,但可明显见出其演进之迹,对于人们全面深入研究刘氏的庄子学帮助匪浅。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学院抄清末民初王树枏《庄子大同说》,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陶庐精抄王树枏《庄子大同说》,又藏手抄佚名《庄子大同学》,前二者文字有出入,佚名所撰系改写前二者而成,但三者皆已引进自由平等的新思想,为庄子研究注入了新血液,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子藏·庄子卷》辑得以上诸书,自可为庄子文献库增色不少。
    《子藏·庄子卷》在手稿搜辑方面,成绩更为显著。如中国国家科学图书馆所藏清张士保手稿《南华指月》六卷、《南华外杂篇辨伪》四卷,上海图书馆所藏清杨祖桂手稿《庄子节选》、戴煦手稿《庄子内篇顺文》、杨沂孙手稿《庄子正读内篇》,浙江图书馆所藏清朱敦毅手稿《庄子南华经心印》,河北大学图书馆所藏清刘种英手稿《庄子辨讹》等,皆一一辑入《子藏·庄子卷》,为读者提供了甚为珍贵的庄学文献资料。又有上海图书馆所藏清郭庆藩手稿《读庄子札记》八卷,足可与郭氏名著《庄子集释》有关文字互为参详,学术价值甚高。更有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闻一多手稿《庄子章句》《庄子校补》《庄子校拾》《庄子义疏》,实为庄子学文献资料之瑰宝。这批手稿的收录,也使《子藏·庄子卷》的价值因之而倍增。
    现已发现的一批留有名人手校、手批、跋语、题识等的庄学善本、孤本书,《子藏·庄子卷》也已一一予以辑录。如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钱陆灿批点并作跋语的明刊本《庄子南华真经》十卷、清沈巗校勘并作跋语的明嘉靖世德堂刊《六子书》本《南华真经》十卷、民国傅增湘校跋并录清罗振玉题识的明刊本《南华真经》十卷、民国劳健题款的宋刊本《分章标题南华真经》十卷等,非但皆为善本,甚或属于孤本,而且名家的手校、手批、跋语、题识等从未对外公布,可谓一字千金,《子藏·庄子卷》予以辑录,无疑能使读者一饱眼福。
    《子藏·庄子卷》还弥补了以往所编丛书的一些缺失。如明张位著有《南华经标略》,严灵峰《庄子集成》初编所收仅有杂篇,而《子藏·庄子卷》则辑得上海图书馆所藏明万历十八年刊足本《南华经标略》六卷。又严氏《庄子集成》初编收近人张栩《庄子释义》,仅至内篇《齐物论》“万物一马”而止,并于《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二“张栩《庄子释义》”条下云:“在《古学彚刊》第二、四、五、六、七各期内。”而《子藏·庄子卷》从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古学丛刊》第一至九期(民国二十八至二十九年)辑得张栩《庄子释义》,排印至《养生主》“道大窽”止,从而弥补了严氏《庄子集成》初编的缺失。
    回顾《子藏·庄子卷》的编纂,历时八年,周折殊多,幸赖海内外各藏书单位和有关专家(尤其是文献学专家)的大力支持,以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领导、编辑的热心关怀和细致工作,从而使本次编纂得以圆满完成,一部收罗全面、版本精良的庄子学宝库得以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①南华经十六卷(晋)郭象注(宋)林希逸口义、刘辰翁点校(明)王世贞评点、陈仁锡批注据明吴兴凌君寔刊五色套印本
    ②南华真经十卷(晋)郭象注(唐)陆德明音义(明)孙矿评点据明世德堂刊本
    ③南华真经章句音义十四卷 (宋)陈景元撰 据明正统《道藏》本

 

《子藏·莊子卷》總目錄

1、南華真經五卷    (周)莊周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
2、莊子南華真經十卷    (周)莊周撰   (明)王懋明校    據明如禪室刊本
3、南華真經十卷    (周)莊周撰   (明)陳楠校     據明刊本
4、莊子南華真經三卷  (明)吳勉學校     據明萬曆中刊《二十子》本
5、南華經不分卷  (周)莊周撰    佚名圈校   據清抄本
6、南華真經十卷    (晉)郭象註    據宋刊本
7、莊子南華真經十卷  (晉)郭象註 (清)錢陸燦批點並跋    據明刊本
8、南華真經十卷  (晉)郭象註  (唐)陸德明音義  (清)沈巗校並跋    據明嘉靖十二年顧春世德堂刊《六子書》本
9、南華真經十卷  (晉)郭象註  (唐)陸德明音義  (民國)傅增湘校跋並錄清羅振玉題識    據明嘉靖十二年顧春世德堂刊《六子書》本
10、南華真經十卷  (晉)郭象註  (唐)陸德明音義  (民國)傅增湘校並跋   據明嘉靖十二年顧春世德堂刊《六子書》本
11、莊子郭註十卷  (晉)郭象註  (唐)陸德明音義  (明)鄒之嶧校刻   據明萬曆三十三年小築刊本
12、分章標題南華真經十卷   (晉)郭象註  (唐)陸德明音義   (民國)勞健題款    據宋刊本
13、莊子音義三卷    (唐)陸德明撰      據宋元遞修《經典釋文》本
14、莊子音義三卷    (唐)陸德明撰     據日本奈良天理大學圖書館所藏宋刊本
15、莊子治要    (唐)魏徵等節選    據民國八年上海涵芬樓《四部叢刊》影印日本天明七年刊《群書治要》本
16、南華真經註疏十卷    (唐)成玄英撰     據清光緒中黎庶昌輯《古逸叢書》覆宋本
17、南華邈一卷    (唐)文如海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
18、南華秋水篇   (宋)劉敞書    據民國間上海有正書局依宋嘉祐五年劉敞手書影印本
19、南華真經章句音義十四卷    (宋)陈景元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
20、南華真經章句餘事一卷    (宋)陈景元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
21、南華真經闕誤    (宋)陳景元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
22、南華真經餘事雜錄二卷    (宋)陳景元輯    據明正統《道藏》本
23、壬辰重改證呂太尉經進莊子全解十卷   (宋)呂惠卿撰  (明)文彭、吳元恭題款    據金大定十二年刊本
24、宋呂觀文進莊子義十卷    (宋)呂惠卿撰  (民國)陳任中校輯      據民國二十三年北京大北印書局排印本
25、廣成子解一卷    (宋)蘇軾撰    據清乾隆中綿州李氏萬卷樓刊、嘉慶十四年李調元重校《函海》本
26、南華真經新傳二十卷    (宋)王雱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
27、南華真經新傳二十卷    (宋)王雱撰        據明抄本
28、南華真經直音一卷    (宋)賈善翔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
29、莊列十論一卷  (宋)李士表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
30、莊子論 (宋)程俱撰    據民國二十三年上海涵芬樓依江安傅氏雙鑒樓藏景宋寫本《北山小集》景印
31、莊子法語四卷    (宋)洪邁撰        據民國十五年《擇是居叢書初集》景刊景鈔宋本《經子法語》
32、莊子鬳齋口義十卷    (宋)林希逸撰        據南宋刊本
33、纂圖互注南華真經十卷    (宋)龔士卨撰        據元刊本
34、南華真經義海纂微一百六卷    (宋)褚伯秀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
35、莊子逸篇    (宋)王應麟輯        據清同治九年揚州書局依太原閻氏箋本重刊《困學紀聞》本
36、莊子南華真經三卷    (宋)劉辰翁點校    據明萬曆刊本
37、莊子南華真經三卷  (宋)林希逸口義、劉辰翁點校  (明)唐順之釋畧    據明萬曆十年徐常吉刊本
38、南華真經循本三十卷    (宋)羅勉道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
39、莊周氣訣解一卷    (宋)宇文居鎡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
40、莊子內篇訂正二卷    (元)吳澄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
41、莊子養生主   佚名集註    據《永樂大典》卷八千五百八十七
42、莊子天運  佚名集註    據《永樂大典》卷一萬五千九百五十五
43、莊子纂要 (明)黎堯卿輯    據明刊《诸子纂要》本
44、莊子通義十卷    (明)朱得之撰   (明)傅山批點        據明嘉靖三十九年浩然齋刊本
45、莊子解一卷    (明)楊慎撰        據清乾隆六十年養拙山房刊《升庵外集》本
46、莊子闕誤一卷    (明)楊慎撰        據清光緒元年湖北崇文書局刊《子書百家》本
47、莊子難字    (明)楊慎撰    據明萬曆三十三年手抄本《楊升庵字學四種》
48、南華真經標解六卷   (明)邵弁撰   據明刊本
49、翼莊一卷    (明)高登撰    據清乾隆中綿州李氏萬卷樓刊、嘉慶十四年李調元重校《函海》本
50、廣成子疏略一卷 (明)王文祿撰    據民國二十七年上海涵芬樓景印明隆慶刊《百陵学山》本
51、南華真經副墨八卷    (明)陸西星撰        據明萬曆六年李齊芳刊本
52、少師張先生批評莊子義十卷   (明)張居正撰    據明萬曆八年劉維刊本
53、莊子鬳齋口義補註十卷    (明)張四維撰    據明萬曆二年敬義堂刊《三子口義》本
54、莊義要刪十卷    (明)孫應鰲撰    據明萬曆八年陶幼學刊本
55、南華經解二卷    (明)李贄撰        據明刊本
56、莊子類纂    (明)沈津撰    據上海圖書館藏朝鮮刊《百家類纂》本
57、莊子通十卷    (明)沈一貫撰    據明萬曆十五年至十六年蔡貴易刊、二十七年重修《老莊通》本
58、南華經標略六卷   (明)張位撰    據明萬曆十八年吳氏籍甚齋刊本
59、南華真經題評十卷   (明)張位撰    據明萬曆刊本
60、 莊子南華真經四卷   (明)謝汝韶批校    據明萬曆六年吉藩崇德書院刊《二十家子書》本
61、莊子翼八卷    (明)焦竑撰    據明萬曆十六年王元貞校刊《老莊翼》本
62、新鍥翰林三狀元會選莊子品彙釋評  (明)焦竑校正、翁正春參閱、朱之蕃圈點    據明萬曆四十四年刊本
63、南華真經義纂十卷  (宋)褚伯秀、(明)朱得之撰  (明)李栻輯   據明刊本
64、南華真經十卷    (晉)郭象註 (唐)陸德明音義 (明)孫鑛評點    據明世德堂刊本
65、莊子南華真經十卷   (明)張登雲參補    據明萬曆七年朱東光刊《中立四子》本
66、南華發覆八卷    (明)釋性?撰    據清乾隆十四年雲林懷德堂刊本
67、莊子品節 (明)陳深撰   據明萬曆間刊《諸子品節》本
68、觀老莊影響論一卷  (明) 釋德清撰        據明萬曆間刊《憨山老人夢遊集》本  
69、莊子內篇註四卷  (明) 釋德清撰    據清光緒十四年金陵刻經處刊本
70、南華經品節 (明)楊起元撰    據明萬曆二十二年刊《諸經品節》本
71、南華真經旁注五卷  (明)方虛名撰    據明萬曆二十二年刊本  
72、南華真經八卷  (明)馮夢禎校註    據明刊本
73、南華真經八卷(明)黃正位校批     據清乾隆四十一年大成齋刊本
74、莊子弋說  (明)沈長卿撰        據明萬曆刊《沈氏弋說》本
75、南華經別編二卷 (明)王宗沐撰    據明萬曆三年施觀民刊本
76、玉堂校傳如崗陳先生南華經精解八卷  (明)陳懿典撰     據明萬曆二十二年熊雲濱刊本  
77、南華真經三註大全二十一卷  (明)陳懿典撰        據明萬曆二十一年自新齋余翼我刊本
78、莊子  (明)歸有光輯評    據明刊《諸子彚函》本
79、南華真經評註十卷   (晉)郭象註  (明)歸有光批閱、文震孟訂正        據明天啓四年竺塢刊《道德南華二經評注》本
80、解莊  (明)陶望齡撰  (明)郭正域評    據明天啟元年吳興茅兆河刊朱墨套印本
81、莊子雋一卷   明陳繼儒撰        據明蕭鳴盛刊《五子雋》本
82、莊子膏肓四卷  (明)葉秉敬撰    據明萬曆四十二年刊本  
83、遯居士批莊子內篇一卷   (明)顧起元撰    據明刊《歸鴻館雜著八種》本
84、新刻葵陽黃先生南華文髓八卷  (明)黃洪憲撰    據明萬曆間八閩上郡書林喬山堂龍田刊本
85、廣莊一卷  (明)袁宏道撰    據明崇禎二年佩蘭居刊《袁中郎全集》本  
86、導莊  (明)袁中道撰    據明萬曆四十六年刊《珂雪齋集選》本
87、說莊三卷  (明)李騰芳撰   據明萬歷四十二年范鳳翼開萬閣刊本  
88、莊子南華真經四卷  (明)閔齊伋輯校        據明閔齊伋刻朱墨套印本
89、新刻韓會狀註釋莊子南華真經狐白四卷    (明)韓敬撰        據明萬曆四十二年書林余氏自新齋刊本
90、莊子奇賞四卷  (明)陳仁錫評選        據明天啟刊《諸子奇賞》本   
91、南華經十六卷  (晉)郭象註 (宋)林希逸口義、劉辰翁點校 (明)王世貞評點、陳仁錫批註   據明吳興淩君寔刊五色套印本
92、古蒙莊子四卷  (明)王繼賢訂正、吳宗儀校釋       據明萬曆三十九年蒙城縣學王繼賢刊本
93、南華經因然六卷 (明)吳伯與撰    據明刊本
94、南華經晉注  (明)盧復輯    據明錢塘盧氏溪香館刊本
95、莊子翼評點八卷  (明)董懋策撰        據清光緒三十二年會稽董氏取斯家塾刊《董氏叢書》本
96、丈荷齋南華日抄四卷   (明)徐曉撰        據明崇禎十年刊本
97、測莊一卷    (明)石人隱士撰        據明天啟六年快堂刊《快書》本
98、莊子榷  (明)金兆清撰    據明崇禎八年刊本
99、莊子南華真經三卷    (明)譚元春評閱、張溥參正        據明崇禎八年刊本
100、莊子提正一卷    (明)覺浪道盛撰    據明末清初刊《嘉興藏》本
101、南華詁六卷 (明)魏光緒撰    據明崇禎十年刊本
102、南華經集註七卷    (明)潘基慶撰         據明刊本
103、南華經句解四卷  (明)陳榮選撰    據清乾隆三年饒青軒刊本
104、南華經要刪註釋評林十卷   (明)陳榮選校輯    據明萬曆十四年刊本
105、南華經薈解三十三卷    (明)郭良翰撰    據明天啓六年刊本
106、南華真經本義十六卷、附錄八卷    (明)陳治安撰        據明崇禎五年刊本
107、南華真經註疏四卷    (明)程以寧撰    據清光緒三十二年成都二仙庵重刊《道藏輯要》本
108、南華春點 (明)劉士璉撰    據明刊本
109、南華經臺縣三卷  (明)吳伯敬撰    據明萬曆三十八年吳士京刊本
110、傅青主先生法書南華經  (明)傅山撰     據民國間依明傅山手跡影印本
111、莊子解 (明)傅山撰    據清宣統三年山陽丁寶銓刊《霜紅龕集》本
112、藥地炮莊九卷、附錄三卷  (明)方以智撰    據清康熙三年廬陵曾玉祥此藏軒刊本
113、藥地炮莊九卷  (明)方以智撰    據民國二十一年成都美學林排印本
114、莊子詁不分卷    (明)錢澄之撰         據清同治二年斟雉堂刊《飲光先生全書》本《莊屈合詁》
115、漆園指通三卷    (明)俍亭淨挺撰    據明末清初刊《嘉興藏》本
116、讀莊小言一卷  (明)文德翼撰    據清乾隆刊本
117、南華真經影史九卷    (明)周拱辰撰     據清嘉慶八年聖雨齋重刊本
118、莊子通一卷   (明)王夫之撰    據清同治四年金陵節署湘鄉曾氏刊《船山遺書》本
119、莊子解三十三卷    (明)王夫之撰    據清同治四年金陵節署湘鄉曾氏刊《船山遺書》本
120、南华雅言一卷(明)莊元臣撰    據手抄本《莊忠甫雜著》
121、南华泚笔二卷 (明)曹宗璠撰    據清康熙間刊《金壇曹氏集四種》本   
122、拜環堂莊子印八卷  (明)陶崇道撰    據清順治陶淶陶澴刊本
123、莊子之學    (清)馬驌撰    據清康熙間刊《繹史》本
124、南華真經合註吹影三十三卷   (清)胡文蔚撰    據清刊本
125、莊子因六卷    (清)林雲銘撰    據清光緒六年常州培本堂善書局刊本
126、讀莊子法一卷 (清)林雲銘撰    據清光緒二年世楷堂刊《昭代叢書》本
127、讀莊一吷不分卷  (清)顧如華撰    據清木活字本
128、詠莊集一卷   (清)程從大著    據清康熙十八年程氏培風堂刊本
129、聯莊  (清)張潮撰    據清康熙間新安張氏霞舉堂刊《檀几叢書》本
130、南華經質 (清)王泰徵輯釋  清康熙間刊本  
131、莊子讀本一卷    (清)方人傑撰    據清乾隆三十七年刊《莊騷讀本》本
132、莊子旁注五卷   (清)吳承漸輯注  清康熙三十八年璫水春波漁舍刊本
133、莊子釋意三卷    (清)高秋月集說、曹同春論正        據清康熙二十九年文粹堂刊本
134、莊子解十二卷    (清)吳世尚撰        據民國九年劉氏刊《貴池先哲遺書》本
135、南華經解三十三卷   (清)宣穎撰    據清同治五年皖城藩署刊本
136、南華經傳釋一卷   (清)周金然撰         據清嘉慶間南滙吳省蘭聽彜堂刊《藝海珠塵》本
137、莊子辯正六卷    (清)胡方撰    據清嘉慶十九年鴻桷堂刊本
138、唱莊一卷  沈堡    據清乾隆十九年刊《漁莊晚唱》本
139、南華簡鈔四卷    (清)徐廷槐撰         據清乾隆六年刊本
140、莊子存校    (清)王懋竑撰        據清同治十一年福建撫署刊《讀書論疑》本
141、莊子未定稿四卷    (清)何如漋撰        據清嘉慶十七年何東閣刊本
142、南華通七卷    題(清)屈復撰       據清道光十五年陝西朝邑李元春刊《青照堂叢書》本
143、莊子彙考等四卷   (清)陳夢雷、蔣廷錫輯   據清光緒二十年依雍正四年內府銅活字本影印《古今圖書集成》本
144、莊子鈔    (清)浦起龍撰      據清乾隆九年三吳書院刊《古文眉詮》本
145、南華通七卷 (清)孫嘉淦撰    據清刊本
146、南華本義不分卷  (清)林仲懿撰  清乾隆十六年刊本
147、擬摘入藏南華經一卷 (清)吳震生撰  清嘉慶間刊《笠閣叢書》本
148、莊子解一卷 (清)吳峻撰    據清光緒二年世楷堂刊《昭代叢書》本
149、南華經大意解懸參注五卷   (清)藏雲山房主人撰         據手稿本
150、莊子述記一卷 (清)任兆麟撰    據清光緒十年蜀西廖氏閑雲精舍刊《任氏述記》本
151、莊子音義考證三卷   (清)盧文弨撰         據清乾隆五十六年盧氏刊《抱經堂叢書》本
152、莊子獨見不分卷    (清)胡文英撰          據清乾隆十七年同德堂刊本
153、南華真經義海纂微考證  (清)王太嶽等纂    據清乾隆三十九年北京武英殿活字《欽定四庫全書考證》本
154、莊子鈔    (清)高嵣撰         據清乾隆五十三年廣郡永邑培元堂楊氏刊《高梅亭讀書叢鈔》本《歸餘鈔》
155、南華瀝摘萃一卷 (清)馬魯摘評    據清同治九年敦倫堂刊本
156、莊子章義五卷    (清)姚鼐撰         據清光緒五年桐城徐宗亮刊《惜抱軒遺書三種》本
157、方齋補莊一卷    (清)方正瑗撰         據清光緒十四年刊《桐城方氏七代遺書》本
158、莊子雜志    (清)王念孫撰         據清同治九年金陵書局刊《讀書雜志·餘編》本
159、莊子雪三卷   (清)陸樹芝撰    據清嘉慶四年文選樓刊本
160、莊子節選  (清)楊祖桂撰         據手稿本
161、莊子故  (清)何夢瑤撰    據清刊本
162、司馬彪莊子注、附莊子注考逸    (清)孫馮翼輯         據清嘉慶二至七年承德孫氏刊《問經堂叢書》本
163、莊子選四卷   (清)張道緒撰         據清嘉慶十六年人境軒刊《文選十三種》本
164、莊子逸篇  (宋)王應麟輯   (清)萬希槐集證         據清嘉慶十二年山淵堂刊《困學紀聞五箋集證》本
165、莊子逸篇  (宋)王應麟輯  (清)翁元圻注    據清道光五年餘姚翁氏守福堂刊《困學紀聞注》本
166、莊子南華經心印不分卷 (清)朱敦毅撰    據手稿本
167、南华经三卷   (清)郎懋學參註   據清抄本  
168、莊子本義二卷    (清)梅沖撰        據清道光元年承學堂刊本
169、逍遙遊釋 (清)徐潤第撰    據清光緒三年徐繼畬校勘《敦艮齋遺書》本
170、讀莊子叢錄    (清)洪頤煊撰      據清光緒十三年醉六堂刊《傳經堂叢書》本《讀書叢錄》
171、莊子韻讀    (清)江有誥撰       據清嘉慶道光間刊《江氏音學十書》本《先秦韻讀》
172、司馬彪莊子注、附莊子司馬注補遺等   (清)茆泮林輯    據清道光十四年梅瑞軒刊《梅瑞軒十種古逸書》本
173、莊子內篇順文不分卷  (清)戴煦撰       據手稿本
174、莊子司馬彪注、附逸莊子   (清)黃奭輯       據清光緒間刊《漢學堂叢書》本
175、莊子一卷  (清)曾國藩節選    據民國十三年上海有正書局排印《古文四象》本
176、詳註莊子雜鈔 (清)曾國藩鈔    據上海會文堂印《詳註經史百家雜鈔》本
177、莊子正讀內篇  (清)楊沂孫撰    據手稿本
178、莊子扎記一卷  (清)郭嵩燾撰       據清光緒元年湖北崇文書局刊《百家子書》本《莊子集釋》後附
179、讀莊劄記一卷   (清)朱景昭撰   據民國二十二年排印《無夢軒遺書》本
180、南華指月六卷  (清)張士保撰   據手稿本
181、南華外雜篇辨偽四卷   (清)張士保撰    稿本
182、南華經解不分卷   (清)方潛撰    據清光緒二十二年桐城方氏刊本
183、莊子平議三卷   (清)俞樾撰         據清光緒十一年刊《春在堂全書》本《諸子平議》
184、莊子人名考一卷   (清)俞樾撰   據清光緒十一年刊《春在堂全書》本
185、莊子審音不分卷  (清)席樹聲輯        據清末刻本
186、南華贅解不分卷  (清)劉鳳苞撰        據清末劉起庚抄本
187、南華雪心編八卷   (清)劉鳳苞撰    據清光緒二十三年晚香堂刊本
188、莊子約解四卷  (清)劉鴻典撰      據清同治五年威邑呂仙巖玉成堂刊本
189、南華真經正義不分卷、附錄三卷   (清)陳壽昌撰    據清光緒十九年怡顔齋刊本
190、莊子王氏注二卷  (清)王闓運撰    據清同治八年長沙王氏刊本
191、百大家評註莊子南華經十卷   (明)歸有光等批點 (清)王闓運輯評    民國六年中華圖書館石印本
192、南華經發隱一卷   (清)楊文會撰  清光緒三十年金陵刻經處刊《楊仁山居士遺書》本
193、莊子點勘十卷   (清)吳汝綸撰      清宣統二年衍星社排印《桐城吳先生點勘七子》本
194、莊子集辨 (清)曾和瑞撰  清光緒十年刊本
195、莊子識小一卷   (清)郭階撰      清光緒十五年刊《春暉雜稿》本
196、莊子集解八卷   (清)王先謙撰    據清宣統元年湖南思賢書局刊本
197、莊子集釋十卷   (清)郭慶藩撰  清光緒二十年湖南思賢講舍刊本
198、讀莊子札記八卷  (清)郭慶藩撰    據手稿本
199、南華經講義二十八卷 (清)陶浚宣撰  清末民初手抄本
200、莊子辨訛  (清)劉鍾英撰    據手稿本
201、莊子札迻  (清)孫詒讓撰       據清光緒二十年瑞安孫氏刊《札迻》本
202、莊子校書三卷   (清)于鬯撰    據1963年中華書局排印《香草續校書》本
203、莊子補釋一卷   (清)寧調元撰    據民國四年排印《太一遺書》本
204、莊子經說敘意     (清末民初)廖平撰    據民國十年四川存古書局刊《新訂六譯館叢書》本
205、莊子天下篇新解  (清末民初)廖平撰    據民國十年四川存古書局刊《新訂六譯館叢書》本
206、莊子淺說四卷   (清末民初)林紓撰    據民國十二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207、莊子大同說  (清末民初)王樹枏撰  陶盧精抄本
208、莊子大同說  (清末民初)王樹枏撰  古學院抄本
209、莊子大同學   佚名撰  手抄本
210、莊子故八卷   (清末民初)馬其昶撰   (清末民初)嚴復評點    據清光緒三十一年刊《集虛草堂叢書》本
211、莊子評點(清末民初)嚴復撰  (近人)曾克耑校錄  1953年香港《岷雲堂叢刊》本
212、莊子札記三卷   (清末民初)武延緒撰    據民國二十一年永年武氏所好齋刊《所好齋札記》本
213、莊子發微  (清末民初)王傅燮撰  民國五年排印本
214、讀莊子札記一卷   (清末民初)陶鴻慶撰    據民國八年待曉廬排印《讀諸子札記》本
215、莊子文粹二卷   (清末民初)李寶洤撰    據民國六年商務印書館排印《諸子文粹》本
216、莊子南華經內篇  無名氏抄寫、圈點  聶守仁附識  手抄本
217、南華真經殘卷校記一卷   (清末民初)羅振玉撰      民國十二年刊《永豐鄉人雜著續編》本
218、莊子札記一卷   (清末民初)孫毓修撰  民國八年上海涵芬樓影印《四部叢刊》本
219、莊子天下篇釋義   (清末民初)梁啓超撰    據民國二十五年上海中華書局排印《飲冰室合集》本
220、莊子奇文演義  (清末民初)香夢詞人撰    據民國八年上海大東書局排印本
221、莊子解    (民國)朱青長撰  民國石印本
222、莊子集注稿本五卷   (民國)阮毓崧撰    據民國十九年上海中華書局影印本
223、重訂莊子集注五卷   (民國)阮毓崧撰  民國二十五年上海中華書局排印本
224、莊子匯通  (民國)鄭星駟撰  民國二十年排印本
225、莊子解故一卷   (民國)章炳麟撰    據民國六年浙江圖書館刊《章氏叢書》本
226、齊物論釋一卷     (民國)章炳麟撰  民國六年浙江圖書館刊《章氏叢書》本
227、齊物論釋定本一卷  (民國)章炳麟撰  民國六年浙江圖書館刊《章氏叢書》本
228、莊子王本集注   (民國)李大防撰    據民國二十二年石印本
229、莊子斠補一卷   (民國)劉師培撰    據民國二十五年甯武南氏排印《劉申叔先生遺書》本
230、逍遙遊釋不分卷 (民國)孫至誠撰     民國十三年排印本  
231、莊子詮詁不分卷   (民國)胡遠濬撰  民國六年排印本
232、莊子菁華錄八卷   (民國)張之純撰    據民國二十八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評註諸子菁華錄》本
233、莊子淺訓   (民國)蔣兆燮撰    據民國八年上海新民圖書館排印本
234、莊子補注四卷   (民國)奚侗撰    據民國六年江蘇省立官紙印刷廠排印本
235、莊子天下篇講疏  (民國)顧實撰    據民國十七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236、莊子章義    (民國)胡樸安撰    據民國三十二年安吳胡氏樸學齋刊《樸學齋叢書》本
237、莊子內篇章義淺說   (民國)胡樸安撰     據民國十二年國學研究會排印《國學彙編》第三集
238、莊子管見 (民國)金其源撰  民國三十七年商務印書館排印《讀書管見》本
239、莊子哲學、附莊子內篇解說   (民國)曹受坤撰    據民國三十七年石印本
240、讀莊窮年錄二卷   (民國)秦毓鎏撰  民國六年排印本
241、莊子研究及淺釋    (民國)王治心撰  民國二十五年上海羣學社排印本
242、莊子新義  (民國)朱文熊撰    據民國二十三年無錫民生排印本
243、莊子音義辨證   (民國)吳承仕撰  民國十二年排印《經籍舊音辨證》本
244、莊子釋滯 (民國)劉咸炘 《推十書》
245、莊子洛誦  (民國)陶西木撰   民國二十二年中華印刷局排印本
246、莊子瞻明  (民國)陶西木撰     據民國間石印本
247、莊子大傳   (民國)陳登澥撰    據民國二十三年北平文嵐簃排印《七閩叢書》本
248、莊子音義繹一卷   (民國)丁展成撰    據民國二十年排印本(附《老子校語》後)
249、莊子學案   (民國)郎擎霄撰    據民國二十三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250、莊子哲學一卷莊子字義一卷 佚名撰  手稿本
251、莊子集解補正   (民國)胡懷琛撰    據民國二十九年安吳胡氏排印《朴學齋叢書》第一集
252、讀莊子天下篇疏記  (民國)錢基博撰    據民國二十二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國學小叢書》本
253、莊子天下篇類纂 (民國)錢基博撰   民國二十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國學文選類纂》本
254、莊子天下篇釋一卷   (民國)方光撰    據民國十六年惠陽方山山館排印《國學別錄》本
255、莊子校釋   (民國)支偉成撰    據民國十三年上海泰東圖書局排印本
256、莊子哲學   (民國)蘇甲榮撰  民國十九年排印本
257、莊子正一卷  (民國)石永壄撰    據民國三十四年石印本
258、莊子新疏   (民國)黃元炳撰  民國二十二年上海醫學書局排印本
259、白話譯解莊子   (民國)葉玉轔(麟)撰    據民國二十四年大達圖書供應社排印本
260、莊子内篇學   (民國)陳柱撰    據民國五年中國學術討論社排印本
261、闡莊三卷   (民國)陳柱撰  民國二十四年北流陳氏十萬卷樓刊《子二十六論》本
262、莊子內篇證補  (民國)朱桂曜撰    據民國二十四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國學小叢書》本
263、莊子引得   (民國)聶筱珊等編纂  民國三十六年哈佛燕京學社排印本
264、莊子內篇校釋  (民國)聞一多撰    據1949年開明書店版《聞一多全集》本
265、莊子章句 (民國)聞一多撰    據手稿本
266、莊子校補  (民國)聞一多撰  手稿本
267、莊子校拾  (民國)聞一多撰  手稿本
268、莊子義疏  (民國)聞一多撰  手稿本
269、莊子新探   (民國)施章撰    據民國十九年國立中央大學出版部排印本
270、南華直旨  (民國)楊文煊撰    據民國二十五年北平星星日報印刷部排印本
271、莊子天下篇自述其學說九句之解釋  (民國)胡子霖撰    據民國二十九年成都黃埔出版社排印《黃埔季刊》第二卷第四期
272、南華經解選讀   (近人)周學熙選    據民國二十一年周氏師古堂刊本
273、莊子拾遺一卷   (近人)楊樹達撰  1962年北京中華書局排印《積微居讀書記》本
274、章太炎莊子解詁駁義二卷   (近人)劉武撰  手抄本
275、莊子集解內篇補正   (近人)劉武撰     據1958年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276、莊子札記   (近人)馬敘倫撰     據民國間排印本
277、莊子義證三十三卷   (近人)馬敘倫撰    據民國十九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278、莊子天下篇述義  (近人)馬敘倫撰  1958年上海龍門聯合書局排印本
279、莊子天下篇校釋一卷  (近人)譚戒甫撰    據民國間湘潭譚氏油印本
280、莊子天下篇校釋一卷  (近人)譚戒甫撰    據民國二十四年漢口華中日報社排印本
281、莊子瑣記  (近人)劉文典撰    民國十七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三餘札記》本
282、莊子補正十卷    (近人)劉文典撰    據民國三十六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283、莊子詁義十卷  (近人)范耕研撰    據手抄本
284、莊子新釋   (近人)張黙生撰  民國三十七年濟東印書社排印本
285、莊子文選  (近人)張默生撰    據民國三十七年濟東印書社排印《先秦諸子文選》本
286、莊子新證二卷   (近人)于省吾撰    據民國二十九年北京大業印刷局排印《雙劍誃諸子新證》本
287、莊子選註   (近人)沈德鴻撰    據民國十五年排印《學生國學叢書》本
288、莊子哲學  (近人)蔣錫昌撰    據民國二十六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289、莊子釋義 (近人)張栩撰  民國間《古學叢刊》第二、四、五、六、七期
290、莊子諸篇考辨  (近人)蔣復璁撰    據民國油印本
291、莊子逍遙遊講錄等  (近人)鄭奠輯錄    據民國排印本
292、莊子天下篇箋證  (近人)高亨撰    據民國油印本
293、莊子今箋 (近人)高亨撰  民國二十四年開封歧文齋刊《諸子今箋》本
294、莊子天下篇要詮  (近人)王蘧常撰    據民國二十五年上海中華書局排印《諸子學派要詮》本
295、莊子研究 (近人)葉國慶撰  民國二十五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國學小叢書》本
296、莊子精華 (民國)上海中華書局編  民國三十年上海中華書局排印本
297、莊子講解   (近人)張貽惠撰    據民國三十五年綜合學術社排印本
298、莊子天下篇薈釋   (近人)單晏一撰    據民國三十七年西安黎明日報社排印本
299、莊子校證  (近人)楊明照撰    據民國二十六年排印《燕京學報》第二十一期
300、莊子校釋五卷   (近人)王叔岷撰  民國三十六年上海商務印書館依手稿影印本
301、郭象莊子注校記五卷  (近人)王叔岷撰    據1950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302、敦煌莊子殘卷、附黑水城莊子殘本   (今人)葉蓓卿輯   

  《敦煌莊子殘卷》  據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敦煌寶藏》、四川人民出版社《英藏敦煌文獻》、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西域文獻》、上海古籍出版社《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藏敦煌文獻》。《黑水城莊子殘本》  據上海古籍出版社《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藏黑水城文獻》

子藏 莊子卷 分冊總目錄
 

第一冊
《子藏》總序 方勇 一
前言 方勇 一
凡例 一
南華真經五卷(周)莊周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一
莊子南華真經十卷(卷一至卷五) (周)莊周撰(明)王懋明校    據明如禪室刊本三九五
第二冊
莊子南華真經十卷(卷六至卷十) (周)莊周撰(明)王懋明校    據明如禪室刊本一
南華真經十卷(卷一至卷七) (周)莊周撰(明)陳楠校    據明刊本二五一
第三冊
南華真經十卷(卷八至卷十) (周)莊周撰(明)陳楠校    據明刊本一
莊子南華真經三卷(明)吳勉學校    據明萬曆中刊《二十子》本一七三
第四冊
南華經不分卷(周)莊周撰 佚名圈校     據清抄本一
南華真經十卷(卷一至卷七) (晉)郭象注    據宋刊本四○七
第五冊
南華真經十卷(卷八至卷十) (晉)郭象注    據宋刊本一
莊子南華真經十卷(卷一至卷四) (晉)郭象注(清)錢陸燦批點並跋    據明刊本一八三
第六冊
莊子南華真經十卷(卷五至卷十) (晉)郭象注(清)錢陸燦批點並跋    據明刊本一
第七冊
南華真經十卷(卷一至卷七) (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音義(清)沈巗校並跋     據明嘉靖十二年顧春世德堂刊《 六子書》本一
第八冊
南華真經十卷(卷八至卷十) (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音義(清)沈巗校並跋     據明嘉靖十二年顧春世德堂刊《六子書》本一
南華真經十卷(卷一至卷四) (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音義 傅增湘校跋並錄 清羅振玉題識     據明嘉靖十二年顧春世德堂刊《六子書》本三○三
第九冊
南華真經十卷(卷五至卷十) (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音義傅增湘校跋並錄清羅振玉題識    據明嘉靖十二年顧春世德堂刊《六子書》本一
第一○冊
南華真經十卷(卷一至卷七) (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音義傅增湘校並跋    據明嘉靖十二年顧春世德堂刊《六子書》本一
第一一冊
南華真經十卷(卷八至卷十) (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音義傅增湘校並跋    據明嘉靖十二年顧春世德堂刊《六子書》本一
莊子郭註十卷(卷一至卷五) (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音義(明)鄒之嶧校刻    據明萬曆三十三年小築刊本三○三
第一二冊
莊子郭註十卷(卷六至卷十) (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音義(明)鄒之嶧校刻    據明萬曆三十三年小築刊本一
分章標題南華真經十卷(卷一至卷七) (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音義勞健題款    據宋刊本六六一
第一三冊
分章標題南華真經十卷(卷八至卷十) (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音義勞健題款    據宋刊本一
莊子音義三卷(唐)陸德明撰    據宋刊宋元遞修《經典釋文》本一三三
莊子音義三卷(唐)陸德明撰    據宋刊本三一九
第一四冊
莊子治要(唐)魏徵等節選    據民國八年 上海涵芬樓《四部叢刊》影印日本天明七年刊《群書治要》本一
南華真經注疏十卷(卷一至卷六) (唐)成玄英撰    據清光緒中黎庶昌輯《古逸叢書》覆宋本一三
第一五冊
南華真經注疏十卷(卷七至卷十) (唐)成玄英撰    據清光緒中黎庶昌輯《古逸叢書》覆宋本一
第一六冊
南華邈一卷(唐)文如海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一
南華秋水篇(宋)劉敞書    據民國間上海有正書局依宋嘉祐五年劉敞手書影印本七
南華真經章句音義十四卷(宋)陳景元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四一
南華真經章句餘事一卷(宋)陳景元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三九九
南華真經闕誤(宋)陳景元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四一七
南華真經餘事雜錄二卷(宋)陳景元輯    據明正統《道藏》本四四五
第一七冊
壬辰重改證呂太尉經進莊子全解十卷(宋)呂惠卿撰(明)文彭吳元恭題款    據金大定十二年刊本一
第一八冊
宋呂觀文進莊子義十卷(宋)呂惠卿撰陳任中校輯    據民國二十三年北京大北印書局排印本一
廣成子解一卷(宋)蘇軾撰    據清乾隆中綿州李氏萬卷樓刊、嘉慶十四年李調元重校《函海》本三三三
南華真經新傳二十卷(卷一至卷十) (宋)王雱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三四五
第一九冊
南華真經新傳二十卷(卷十一至卷二十) (宋)王雱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一
南華真經新傳二十卷(卷一至卷十) (宋)王雱撰    據明抄本三二九
第二○冊
南華真經新傳二十卷(卷十一至卷二十) (宋)王雱撰    據明抄本一
南華真經直音一卷(宋)賈善翔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三二三
莊列十論一卷(宋)李士表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三五一
莊子論(宋)程俱撰  據民國二十三年上海涵芬樓依江安傅氏雙鑒樓藏景宋寫本《北山小集》景印三九三
莊子法語四卷(宋)洪邁撰  據民國十五年景刊景鈔宋本《擇是居叢書初集·經子法語》 四○七
莊子鬳齋口義十卷(卷一至卷三) (宋)林希逸撰  據宋刊本四八一
第二一冊
莊子鬳齋口義十卷(卷四至卷十) (宋)林希逸撰  據宋刊本一
第二二冊
纂圖互注南華真經十卷(宋)龔士卨撰  據元刊本(卷五至卷六  據另一元刊本配補) 一
第二三冊
南華真經義海纂微一百六卷(卷一至卷十五) (宋)褚伯秀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一
第二四冊
南華真經義海纂微一百六卷(卷十六至卷三十七) (宋)褚伯秀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一
第二五冊
南華真經義海纂微一百六卷(卷三十八至卷五十八) (宋)褚伯秀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一
第二六冊
南華真經義海纂微一百六卷(卷五十九至卷八十三) (宋)褚伯秀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一
第二七冊
南華真經義海纂微一百六卷(卷八十四至卷一百六) (宋)褚伯秀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一
第二八冊
莊子逸篇(宋)王應麟輯  據清同治九年揚州書局依太原閻氏箋本重刊《困學紀聞》本二
莊子南華真經三卷(宋)劉辰翁點校  據明萬曆刊本一九
第二九冊
莊子南華真經三卷(宋)林希逸口義劉辰翁點校(明)唐順之釋   據明萬曆十年徐常吉刊本一
第三○冊
南華真經循本三十卷(宋)羅勉道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一
第三一冊
莊周氣訣解一卷(宋)宇文居鎡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一
莊子內篇訂正二卷(元)吳澄撰  據明正統《道藏》本九
莊子養生主佚名集注  據明鈔本《永樂大典》卷八千五百八十七九九
莊子天運佚名集注  據明鈔本《永樂大典》卷一萬五千九百五十五一二一
莊子纂要(明)黎堯卿輯  據明刊《諸子纂要》本一六七
莊子通義十卷(卷一至卷五) (明)朱得之撰(明)傅山批點  據明嘉靖三十九年浩然齋刊本一九九
第三二冊
莊子通義十卷(卷六至卷十) (明)朱得之撰(明)傅山批點  據明嘉靖三十九年浩然齋刊本一
莊子解一卷(明)楊慎撰  據清乾隆六十年養拙山房刊《升庵外集》本五○七
莊子闕誤一卷(明)楊慎撰  據清光緒元年湖北崇文書局刊《子書百家》本五四五
莊子難字(明)楊慎撰  據明萬曆三十三年手抄《楊升庵字學四種》本五六一
第三三冊
南華真經標解六卷(明)邵弁撰  據明刊本(原書最後有缺葉) 一
翼莊一卷(明)高撰  據清乾隆中綿州李氏萬卷樓刊、嘉慶十四年李調元重校《函海》本五一三
廣成子疏一卷(明)王文祿撰  據民國二十七年上海涵芬樓景印明隆慶刊《百陵學山》本五三三
第三四冊
南華真經副墨八卷(卷一至卷三) (明)陸西星撰  據明萬曆六年李齊芳刊本一
第三五冊
南華真經副墨八卷(卷四至卷七) (明)陸西星撰  據明萬曆六年李齊芳刊本一
第三六冊
南華真經副墨八卷(卷八) (明)陸西星撰  據明萬曆六年李齊芳刊本一
少師張先生批評莊子義十卷(明)張居正撰  據明萬曆八年劉維刊本一二一
第三七冊
莊子鬳齋口義補註十卷(卷一至卷六) (明)張四維撰  據明萬曆二年敬義堂刊《三子口義》本一
第三八冊
莊子鬳齋口義補註十卷(卷七至卷十) (明)張四維撰  據明萬曆二年敬義堂刊《三子口義》本一
莊義要刪十卷(卷一) (明)孫應鰲撰  據明萬曆八年陶幼學刊本四六三
第三九冊
莊義要刪十卷(卷二至卷五) (明)孫應鰲撰  據明萬曆八年陶幼學刊本一
第四○冊
莊義要刪十卷(卷六至卷十) (明)孫應鰲撰  據明萬曆八年陶幼學刊本一
第四一冊
南華經解二卷(明)李贄撰  據明刊本一
莊子類纂(明)沈津撰  據朝鮮肅宗十八年閔昌道刊《百家類纂》本(《逍遙遊》、《齊物論》  據明隆慶元年刊本配補) 一六一
莊子通十卷(卷一至卷六) (明)沈一貫撰  據明萬曆十五年至十六年蔡貴易刊、二十七年重修《老莊通》本三一

第四二冊
莊子通十卷(卷七至卷十) (明)沈一貫撰  據明萬曆十五年至十六年蔡貴易刊、二十七年重修《老莊通》本一
南華經標略六卷(開頭至外篇上) (明)張位撰  據明萬曆十八年吳氏籍甚齋刊本四二一
第四三冊
南華經標略六卷(外篇下至雜篇下) (明)張位撰  據明萬曆十八年吳氏籍甚齋刊本一
南華真經題評十卷(明)張位撰  據明萬曆刊本二四五
第四四冊
莊子南華真經四卷(明)謝汝韶批校  據明萬曆六年吉藩崇德書院刊《二十家子書》本一
莊子翼八卷(卷一至卷三) (明)焦竑撰  據明萬曆十六年王元貞校刊《老莊翼》本二八一
第四五冊
莊子翼八卷(卷四至卷八) (明)焦竑撰  據明萬曆十六年王元貞校刊《老莊翼》本一
第四六冊
新鍥翰林三狀元會選莊子品彙釋評四卷(明)焦竑校正翁正春參閱朱之蕃圈點  據明萬曆四十四年刊本(原書缺卷四第六十六葉) 一
第四七冊
南華真經義纂十卷(宋)褚伯秀(明)朱得之撰(明)李栻纂  據明刊本一
第四八冊
南華真經十卷(卷一至卷七) (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音義(明)孫鑛評點  據明世德堂刊本一
第四九冊
南華真經十卷(卷八至卷十) (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音義(明)孫鑛評點  據明世德堂刊本一
莊子南華真經十卷(卷一至卷六) (明)張登雲參補  據明萬曆七年朱東光刊《中立四子集》本三○三
第五○冊
莊子南華真經十卷(卷七至卷十) (明)張登雲參補  據明萬曆七年朱東光刊《中立四子集》本一
南華發覆八卷(卷一至卷五) (明)釋性?撰  據清乾隆十四年雲林懷德堂刊本二三七
第五一冊
南華發覆八卷(卷六至卷八) (明)釋性?撰  據清乾隆十四年雲林懷德堂刊本一
莊子品節(一) (明)陳深撰  據明萬曆間刊《諸子品節》本三三一
第五二冊
莊子品節(二) (明)陳深撰  據明萬曆間刊《諸子品節》本一
觀老莊影響論一卷(明) 釋德清撰  據明萬曆間刊《憨山老人夢遊集》本一八三
莊子內篇註四卷(明)釋德清撰  據清光緒十四年金陵刻經處刊本二三九
第五三冊
南華經品節(明)楊起元撰  據明萬曆二十二年刊《諸經品節》本一
第五四冊
南華真經旁註五卷(明)方虛名撰  據明萬曆二十二年刊本一
第五五冊
南華真經八卷(明)馮夢禎校注  據明刊本一
第五六冊
南華真經八卷(明)黃正位批校  據清乾隆四十一年大成齋刊本一
第五七冊
莊子弋說(明)沈長卿撰  據明萬曆刻《沈氏弋說》本一
南華經別編二卷(明)王宗沐撰  據明萬曆三年施觀民刊本五七
玉堂校傳如崗陳先生南華經精解八卷(一) (明)陳懿典撰  據明萬曆二十二年熊雲濱刊本三四六
第五八冊
玉堂校傳如崗陳先生南華經精解八卷(二) (明)陳懿典撰  據明萬曆二十二年熊雲濱刊本一
南華真經三注大全二十一卷(卷一至卷三) (明)陳懿典撰  據明萬曆二十一年書林余氏自新齋刊本五七五
第五九冊
南華真經三注大全二十一卷(卷四至卷十三) (明)陳懿典撰  據明萬曆二十一年書林余氏自新齋刊本一
第六○冊
南華真經三注大全二十一卷(卷十四至卷二十一) (明)陳懿典撰  據明萬曆二十一年書林余氏自新齋刊本一
莊子(明)歸有光輯評  據明天啟五年刊《諸子彙函》本五三七
第六一冊
南華真經評註十卷(晉)郭象注(明)歸有光批閱文震孟訂正  據明天啓四年竺塢刊《道德南華二經評注》本一
第六二冊
解莊十二卷(明)陶望齡撰(明)郭正域評  據明天啟元年吳興茅兆河刊朱墨套印本一
第六三冊
莊子雋一卷(明)陳繼儒撰  據明蕭鳴盛刊《五子雋》本一
莊子膏肓四卷(明)葉秉敬撰  據明萬曆四十二年刊本一一五
遯居士批莊子內篇一卷(明)顧起元撰  據明刊《歸鴻館雜著八種》本七二三
第六四冊
新刻葵陽黃先生南華文髓八卷(明)黃洪憲撰  據明萬曆間八閩上郡書林喬山堂龍田刊本一
第六五冊
廣莊一卷(明)袁宏道撰  據明崇禎二年佩蘭居刊《袁中郎全集》本一
導莊(明)袁中道撰  據明萬曆四十六年刊《珂雪齋集選》本四五
說莊三卷(明)李騰芳撰  據明萬曆四十二年範鳳翼開萬閣刊本九三
莊子南華真經四卷(卷一至卷二) (明)閔齊伋輯校  據明閔齊伋刻朱墨套印本四八三
第六六冊
莊子南華真經四卷(卷三至卷四) (明)閔齊伋輯校  據明閔齊伋刻朱墨套印本一
新刻韓會狀注釋莊子南華真經狐白四卷(卷一至卷二) (明)韓敬撰  據明萬曆四十二年書林余氏自新齋刊本二四

第六七冊
新刻韓會狀注釋莊子南華真經狐白四卷(卷三至卷四) (明)韓敬撰  據明萬曆四十二年書林余氏自新齋刊本一
莊子奇賞四卷(明)陳仁錫評選  據明天啟六年刊《諸子奇賞》本二四九
第六八冊
南華經十六卷(晉)郭象注(宋)林希逸口義劉辰翁點校(明)王世貞評點陳仁錫批註  據明吳興淩君寔刊五色套印本一
第六九冊
古蒙莊子四卷(明)王繼賢訂正吳宗儀校釋  據明萬曆三十九年蒙城縣學王繼賢刊本一
第七○冊
南華經因然六卷(明)吳伯與撰  據明刊本(卷五至卷六  據另一明刊本配補,卷五《庚桑楚》有闕文) 一
第七一冊
南華經晉註十卷(卷一至卷六) (明)盧復輯  據明錢塘盧氏溪香館刊本一
第七二冊
南華經晉註十卷(卷七至卷十) (明)盧復輯  據明錢塘盧氏溪香館刊本一
莊子翼評點八卷(明)董懋策撰  據清光緒三十二年會稽董氏取斯家塾刊《董氏叢書》本四一三
第七三冊
丈荷齋南華日抄四卷(卷一至卷三) (明)徐曉撰  據明崇禎十年刊本一
第七四冊
丈荷齋南華日抄四卷(卷四) (明)徐曉撰  據明崇禎十年刊本一
測莊一卷(明)石人隱士撰  據明天啟六年快堂刊《快書》本二二九
莊子榷八卷(明)金兆清撰  據明崇禎八年刊本二五九
第七五冊
莊子南華真經三卷(明)譚元春評閱張溥參正  據明崇禎八年刊本一
莊子提正一卷(明)覺浪道盛撰  據明末清初刊《嘉興藏》本四九五
第七六冊
南華詁六卷(明)魏光緒撰  據明崇禎十年刊本一
第七七冊
南華經集註七卷(明)潘基慶撰  據明刊本一
第七八冊
南華經句解四卷(明)陳榮選撰  據清乾隆三年饒青軒刊本一
南華經要刪注釋評林十卷(明)陳榮選校輯  據明萬曆十四年刊本(原書缺卷三第二葉) 四四七
第七九冊
南華經薈解三十三卷(卷一至卷十三) (明)郭良翰撰  據明天啓六年刊本一
第八○冊
南華經薈解三十三卷(卷十四至卷三十三) (明)郭良翰撰  據明天啓六年刊本一
第八一冊
南華真經本義十六卷附錄八卷(卷一至卷十一) (明)陳治安撰  據明崇禎五年刊本一
第八二冊
南華真經本義十六卷附錄八卷(卷十二至卷末) (明)陳治安撰  據明崇禎五年刊本一
第八三冊
南華真經注疏四卷(明)程以寧撰  據清光緒三十二年成都二仙庵重刊《道藏輯要》本一
第八四冊
南華春點(明)劉士璉撰  據明刊本一
第八五冊
南華經臺縣三卷(明)吳伯敬撰  據明萬曆三十八年吳士京刊本一
傅青主先生法書南華經(明)傅山撰  據民國間依明傅山手跡影印本六五三
莊子解(明)傅山撰  據清宣統三年山陽丁寶銓刊《霜紅龕集》本六九一
第八六冊
藥地炮莊九卷附錄三卷(明)方以智撰  據清康熙三年廬陵曾玉祥此藏軒刊本一
第八七冊
藥地炮莊九卷(明)方以智撰  據民國二十一年成都美學林排印本一
第八八冊
莊子詁不分卷(明)錢澄之撰  據清同治二年斟雉堂刊《飲光先生全書非f屈合詁》本一
漆園指通三卷(明)俍亭淨挺撰  據明末清初刊《嘉興藏》本二九九
讀莊小言一卷(明)文德翼撰  據清乾隆間刊本五一五
第八九冊
南華真經影史九卷(明)周拱辰撰  據清嘉慶八年聖雨齋重刊本一
莊子通一卷(明)王夫之撰  據清同治四年金陵節署湘鄉曾氏刊《船山遺書》本三三九
莊子解三十三卷(卷一至卷十一) (明)王夫之撰  據清同治四年金陵節署湘鄉曾氏刊《船山遺書》本三八三
第九○冊
莊子解三十三卷(卷十二至卷三十三) (明)王夫之撰  據清同治四年金陵節署湘鄉曾氏刊《船山遺書》本一
南華雅言一卷(明)莊元臣撰  據手抄《莊忠甫雜著》本四六三
南華泚筆二卷(明)曹宗璠撰  據清康熙年間刊《金壇曹氏集四種》本五三七
第九一冊
拜環堂莊子印八卷(卷一至卷四) (明)陶崇道撰  據清順治間陶淶陶澴刊本(序言有缺葉) 二
第九二冊
拜環堂莊子印八卷(卷五至卷八) (明)陶崇道撰  據清順治間陶淶陶澴刊本(序言有缺葉) 一
第九三冊
莊子之學(清)馬驌撰  據清康熙七年刊《繹史》本一
南華真經合注吹影三十三卷(卷一至卷十三) (清)胡文蔚撰  據清刊本一一五
第九四冊
南華真經合注吹影三十三卷(卷十四至卷三十三) (清)胡文蔚撰  據清刊本一
第九五冊
莊子因六卷(清)林雲銘撰  據清光緒六年常州培本堂善書局刊本一
第九六冊
讀莊子法一卷(清)林雲銘撰  據清光緒二年世楷堂刊《昭代叢書》本一
讀莊一吷不分卷(清)顧如華撰  據清木活字排印本一九
詠莊集一卷(清)程從大著  據清康熙十八年程氏培風堂刊本一八九
聯莊(清)張潮撰  據清康熙間新安張氏霞舉堂刊《檀幾叢書》本三三一
檀山南華經質(清)王泰徵輯釋  據清康熙間刊本三四五
第九七冊
莊子讀本一卷(清)方人傑撰  據清乾隆三十七年刊《莊騷讀本》本一
莊子旁註五卷(卷一至卷三) (清)吳承漸輯注  據清康熙三十八年璫水春波漁舍刊本三○一
第九八冊
莊子旁註五卷(卷四至卷五) (清)吳承漸輯注  據清康熙三十八年璫水春波漁舍刊本一
莊子釋意三卷(清)高秋月集說(清)曹同春論正  據清康熙二十九年文粹堂刊本二四七
第九九冊
莊子解十二卷(清)吳世尚撰  據民國九年劉氏刊《貴池先哲遺書》本一
第一○○冊
南華經解三十三卷(清)宣穎撰  據清同治五年皖城藩署刊本一
南華經傳釋一卷(清)周金然撰  據清嘉慶間南滙吳省蘭聽彜堂刊《藝海珠塵》本五五一
第一○一冊
莊子辯正六卷(清)胡方撰  據清嘉慶十九年鴻桷堂刊本一
唱莊一卷(清)沈堡撰  據清乾隆十九年刊《漁莊晚唱》本六三一
第一○二冊
南華簡鈔四卷(清)徐廷槐撰  據清乾隆六年刊本一
莊子存校(清)王懋竑撰  據清同治十一年福建撫署刊《讀書論疑》本四六九
第一○三冊
莊子未定稿四卷(清)何如漋撰  據清嘉慶十七年何東閣刊本一
第一○四冊
南華通七卷舊題(清)屈復撰  據清道光十五年陝西朝邑李元春刊《青照堂叢書》本一
莊子彙考等四卷(清)陳夢雷.蔣廷錫輯  據清雍正四年內府銅活字排印《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二三九
第一○五冊
莊子鈔(清)浦起龍撰  據清乾隆九年三吳書院刊《古文眉詮》本一
南華通七卷(清)孫嘉淦撰  據清刊本六一
南華本義不分卷(清)林仲懿撰  據清乾隆十六年刊本二六五
擬摘入藏南華經一卷(清)吳震生撰  據清嘉慶間刊《笠閣叢書》本四七三
莊子解一卷(清)吳峻撰  據清光緒二年世楷堂刊《昭代叢書》本五二五
第一○六冊
南華經大意解懸參註五卷(清)藏雲山房主人撰  據手稿本(原稿卷五《雜篇 ·寓言》第二十七後缺 一
第一○七冊
莊子述記一卷(清)任兆麟撰  據清光緒十年蜀西廖氏閑雲精舍刊《任氏述記》本一
莊子音義考證三卷(清)盧文弨撰  據清乾隆五十六年盧氏刊《抱經堂叢書》本二九
莊子獨見不分卷(清)胡文英撰  據清乾隆十七年同德堂刊本四九
第一○八冊
南華真經義海纂微考證(清)王太嶽等纂  據清乾隆間木活字排印《武英殿聚珍版書窔J定四庫全書考證》本一
莊子鈔(清)高嵣撰  據清乾隆五十三年廣郡永邑培元堂楊氏刊《高梅亭讀書叢鈔·歸餘鈔》本二九
南華瀝摘萃一卷(清)馬魯摘評  據清同治九年敦倫堂刊本一七七
莊子章義五卷(清)姚鼐撰  據清光緒五年桐城徐宗亮刊《惜抱軒遺書三種》本二二五
第一○九冊
方齋補莊一卷(清)方正瑗撰  據清光緒十四年刊《桐城方氏七代遺書》本一
莊子雜志(清)王念孫撰  據清同治九年金陵書局刊《讀書雜志·餘編》本三六
莊子雪三卷(清)陸樹芝撰  據清嘉慶四年文選樓刊本一三七
第一一○冊
莊子節選(清)楊祖桂撰  據手稿本一
莊子故(清)何夢瑤撰  據清刊本九九
第一一一冊
司馬彪莊子注附莊子注考逸(清)孫馮翼輯  據清嘉慶二至七年承德孫氏刊《問經堂叢書》本一
莊子選四卷(清)張道緒撰  據清嘉慶十六年人境軒刊《文選十三種》本六七
莊子逸篇(宋)王應麟輯(清)萬希槐集證  據清嘉慶十二年山淵堂刊《困學紀聞五箋集證》本二九三
莊子逸篇(宋)王應麟輯(清)翁元圻注  據清道光五年餘姚翁氏守福堂刊《困學紀聞注》本三一六
莊子南華經心印不分卷(清)朱敦毅撰  據手稿本三四三
第一一二冊
南華經三卷(清)郎懋學參注  據清抄本一
第一一三冊
莊子本義二卷(清)梅沖撰  據清道光元年承學堂刊本一
逍遙遊釋(清)徐潤第撰  據清光緒三年徐繼畬校刊《敦艮齋遺書》本一八七
讀莊子叢錄(清)洪頤煊撰  據清光緒十三年醉六堂刊《傳經堂叢書·讀書叢錄》本二二八
莊子韻讀(清)江有誥撰  據清嘉慶道光間刊《江氏音學十書·先秦韻讀》本二四三
司馬彪莊子注附莊子司馬注補遺等(清)茆泮林輯  據清道光十四年梅瑞軒刊《梅瑞軒十種古逸書》本二六七
第一一四冊
莊子內篇順文不分卷(清)戴煦撰  據手稿本一
莊子司馬彪注附逸莊子(清)黃奭輯  據清光緒間刊《漢學堂叢書》本二三九
莊子一卷(清)曾國藩節選  據民國十三年上海有正書局排印《古文四象》本四五○
詳注莊子雜鈔(清)曾國藩鈔  據上海會文堂印《詳注經史百家雜鈔》本四八二
莊子正讀內篇(清)楊沂孫撰  據手稿本五一七
莊子扎記一卷(清)郭嵩燾撰  據清光緒元年湖北崇文書局刊《百家子書》本(附《莊子南華經》後) 五八五
讀莊劄記一卷(清)朱景昭撰  據民國二十二年排印《無夢軒遺書》本五九一
第一一五冊
南華指月六卷(清)張士保撰  據手稿本一
第一一六冊
南華外雜篇辨偽四卷(清)張士保撰  據手稿本一
南華經解不分卷(清)方潛撰  據清光緒二十二年桐城方氏刊本四七三
第一一七冊
莊子平議三卷(清)俞樾撰  據清光緒十一年刊《春在堂全書·諸子平議》本一
莊子人名考一卷(清)俞樾撰  據清光緒十一年刊《春在堂全書·俞樓雜纂》本一三五
莊子審音不分卷(清)席樹聲輯  據清刻本一八七
第一一八冊
南華贅解不分卷(一) (清)劉鳳苞撰  據清末劉起庚抄本一
第一一九冊
南華贅解不分卷(二) (清)劉鳳苞撰  據清末劉起庚抄本一
第一二○冊
南華雪心編八卷(卷一至卷四) (清)劉鳳苞撰  據清光緒二十三年晚香堂刊本一
第一二一冊
南華雪心編八卷(卷五至卷八) (清)劉鳳苞撰  據清光緒二十三年晚香堂刊本一
第一二二冊
莊子約解四卷(清)劉鴻典撰  據清同治五年威邑呂仙巖玉成堂刊本一
第一二三冊
南華真經正義不分卷附錄三卷(清)陳壽昌撰  據清光緒十九年怡顔齋刊本一
第一二四冊
莊子王氏註二卷(清)王闓運撰  據清同治八年長沙王氏刊本一
百大家評注莊子南華經十卷(明)歸有光等批點(清)王闓運輯評  據民國六年中華圖書館石印本二二一
南華經發隱一卷(清)楊文會撰  據清光緒三十年金陵刻經處刊《楊仁山居士遺書》本四八三
第一二五冊
莊子點勘十卷(清)吳汝綸撰  據清宣統二年衍星社排印《桐城吳先生點勘七子》本一
莊子集辨(清)曾和瑞撰  據清光緒十年刊本二五九
第一二六冊
莊子識小一卷(清)郭階撰  據清光緒十五年刊《春暉雜稿》本一
莊子集解八卷(清)王先謙撰  據清宣統元年湖南思賢書局刊本一七
莊子集釋十卷(卷一至卷三) (清)郭慶藩撰  據清光緒二十年湖南思賢講舍刊本四四五
第一二七冊
莊子集釋十卷(卷四至卷十) (清)郭慶藩撰  據清光緒二十年湖南思賢講舍刊本一
第一二八冊
讀莊子札記八卷(清)郭慶藩撰  據手稿本一
南華經講義二十八卷(卷一至卷十) (清)陶浚宣撰  據清末民初手抄本三四七
第一二九冊
南華經講義二十八卷(卷十一至卷二十八) (清)陶浚宣撰  據清末民初手抄本一
第一三○冊
莊子辨訛(清)劉鍾英撰  據手稿本一
第一三一冊
莊子札迻(清)孫詒讓撰  據清光緒二十年瑞安孫氏刊《札迻》本一
莊子校書三卷(清)於鬯撰  據一九六三年中華書局排印《香草續校書》本二九
莊子補釋一卷(清)寧調元撰  據民國四年排印《太一遺書》本八五
莊子經說敘意  廖平撰  據民國十年四川存古書局刊《新訂六譯館叢書》本一一三
莊子天下篇新解  廖平撰  據民國十年四川存古書局刊《新訂六譯館叢書》本一三一
莊子淺說四卷  林紓撰  據民國十二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一三七
莊子大同說十卷(卷一至卷二)王樹枏撰   據陶盧精抄本三八五
第一三二冊
莊子大同說十卷(卷三至卷十) 王樹枏 撰  據陶盧精抄本一
莊子大同說  王樹枏撰  據古學院抄本五○三
第一三三冊
莊子大同學 佚名撰  據手抄本 一
莊子故八卷   馬其昶撰 嚴復評點  據清光緒三十一年刊《集虛草堂叢書》本四一
莊子評點    嚴復撰曾克耑校錄  據一九五三年香港《岷雲堂叢刊》本五○三
莊子札記三卷    武延緒撰  據民國二十一年永年武氏所好齋刊《所好齋札記》本五六五
第一三四冊
莊子發微    王傳燮撰  據民國五年排印本一
讀莊子札記一卷    陶鴻慶撰  據民國八年 待曉廬排印《讀諸子札記》本八五
莊子文粹二卷    李寶洤撰  據民國六年商務印書館排印《諸子文粹》本一二五
莊子南華經內篇    無名氏抄寫圈點    聶守仁附識  據手抄本一八一
南華真經殘卷校記一卷    羅振玉撰  據民國十二年刊《永豐鄉人雜著續編》本三二一
莊子札記一卷    孫毓修撰  據民國八年 上海涵芬樓影印《四部叢刊》本(附《南華真經》後) 三五三
莊子天下篇釋義    梁啓超撰  據民國二十五年上海中華書局排印《飲冰室合集》本三七九
莊子奇文演義    香夢詞人撰  據民國八年 上海大東書局排印本四○三
第一三五冊
莊子解    朱青長撰  據民國間石印本一
第一三六冊
莊子集注稿本五卷    阮毓崧撰  據民國十九年上海中華書局影印本一
第一三七冊
重訂莊子集註五卷    阮毓崧撰  據民國二十五年上海中華書局排印本一
第一三八冊
莊子匯通    鄭星駟撰  據民國二十年排印本一
莊子解故一卷章       炳麟撰  據民國六年浙江圖書館刊《章氏叢書》本八一
齊物論釋一卷    章炳麟撰  據民國六年浙江圖書館刊《章氏叢書》本一六一
齊物論釋定本一卷    章炳麟撰  據民國六年浙江圖書館刊《章氏叢書》本二八九
莊子王本集注    李大防撰  據民國二十二年石印本四二九
第一三九冊
莊子斠補一卷    劉師培撰  據民國二十五年甯武南氏排印《劉申叔先生遺書》本一
逍遙遊釋不分卷    孫至誠撰  據民國十三年排印本二三
莊子詮詁不分卷    胡遠濬撰  據民國六年排印本九三
莊子菁華錄八卷    張之純撰  據民國二十八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評注諸子菁華錄》本四九五
第一四○冊
莊子淺訓    蔣兆燮撰  據民國八年 上海新民圖書館排印本一
莊子補註四卷    奚侗撰  據民國六年江蘇省立官紙印刷廠排印本三一九
莊子天下篇講疏    顧實撰  據民國十七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四九九
第一四一冊
莊子章義    胡樸安撰  據民國三十二年安吳胡氏樸學齋刊《樸學齋叢書》本一
莊子內篇章義淺說    胡樸安撰  據民國十二年國學研究會排印《國學彙編》第三集一七三
莊子管見    金其源撰  據民國三十七年商務印書館排印《讀書管見》本一八三
莊子哲學 附莊子內篇解說    曹受坤撰  據民國三十七年石印本一九七
讀莊窮年錄二卷    秦毓鎏撰  據民國六年排印本四九七
第一四二冊
莊子研究及淺釋    王治心撰  據民國二十五年上海羣學社排印本一
莊子新義    朱文熊撰  據民國二十三年無錫民生排印本三三七
第一四三冊
莊子音義辨證    吳承仕撰  據民國十二年排印《經籍舊音辨證》本一
莊子釋滯一卷    劉咸炘撰  據民國間成都雙流劉氏尚友書塾刊《推十書》本二七
莊子洛誦   陶西木撰  據民國二十二年中華印刷局排印本一五七
莊子瞻明    陶西木撰  據民國間石印本四一一
莊子大傳    陳登澥撰  據民國二十三年北平文嵐簃排印《七閩叢書》本四七九
莊子音義繹一卷    丁展成撰  據民國二十年排印本(附《老子校語》後) 五三三
第一四四冊
莊子學案    郎擎霄撰  據民國二十三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一
莊子哲學一卷 附莊子字義一卷    佚名撰  據手稿本四一一
莊子集解補正    胡懷琛撰  據民國二十九年安吳胡氏排印《樸學齋叢書》第一集五八一
第一四五冊
讀莊子天下篇疏記    錢基博撰  據民國二十二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國學小叢書》本一
莊子天下篇類纂    錢基博撰  據民國二十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國學文選類纂》本一○七
莊子天下篇釋一卷    方光撰  據民國十六年惠陽方山山館排印《國學別錄》本一二三
莊子校釋    支偉成撰  據民國十三年上海泰東圖書局排印本二一一
莊子哲學    蘇甲榮撰  據民國十九年排印本五○一
第一四六冊
莊子正一卷    石永壄撰  據民國三十四年石印本一
莊子新疏    黃元炳撰  據民國二十二年上海醫學書局排印本二一五
白話譯解莊子    葉玉轔(麟)撰  據民國二十四年大達圖書供應社排印本四七五
第一四七冊
莊子內篇學    陳柱撰  據民國五年中國學術討論社排印本一
闡莊    陳柱撰  據民國二十四年北流陳氏十萬卷樓刊《子二十六論》本一六七
莊子內篇證補    朱桂曜撰  據民國二十四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國學小叢書》本二三五
第一四八冊
莊子引得    聶筱珊等編纂  據民國三十六年哈佛燕京學社排印本一
第一四九冊
莊子內篇校釋    聞一多撰  據一九四九年開明書店版《聞一多全集》本一
莊子章句 聞一多撰  據手稿本 五九
第一五○冊
莊子校補 聞一多撰  據手稿本 一
莊子校拾 聞一多撰  據手稿本 五九
莊子義疏 聞一多撰  據手稿本 九一
莊子新探    施章撰  據民國十九年國立中央大學出版部排印本二六一
南華直旨(第二、三、四冊未曾出版) 楊文煊撰  據民國二十五年北平星星日報印刷部排印本三七七
莊子天下篇自述其學說九句之解釋    胡子霖撰  據民國二十九年成都黃埔出版社排印《黃埔季刊》第二卷第四期五二七
第一五一冊
南華經解選讀    周學熙選  據民國二十一年周氏師古堂刊本一
莊子拾遺一卷    楊樹達撰  據一九六二年北京中華書局排印《積微居讀書記》本二三一
章太炎莊子解詁  駁義二卷    劉武撰  據手抄本(缺卷上) 二五九
莊子集解內篇    補正劉武撰  據一九五八年古籍出版社排印本三九三
第一五二冊
莊子札記(存卷八至卷二十二,裝訂次序亂) 馬敘倫撰  據民國間排印本一
莊子義證三十三卷(卷一至卷十) 馬敘倫撰  據民國十九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三二五
第一五三冊
莊子義證三十三卷(卷十一至卷三十三) 馬敘倫撰  據民國十九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一
莊子天下篇述義    馬敘倫撰  據一九五八年上海龍門聯合書局排印本六九五
第一五四冊
莊子天下篇校釋一卷    譚戒甫撰  據民國間湘潭譚氏油印本一
莊子天下篇校釋一卷    譚戒甫撰  據民國二十四年漢口華中日報社排印本一一三
莊子瑣記    劉文典撰  據民國十七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三餘札記》本一九九
莊子補正十卷(卷一至卷五) 劉文典撰  據民國三十六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二一七
第一五五冊
莊子補正十卷(卷六至卷十) 劉文典撰  據民國三十六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一
第一五六冊
莊子詁義十卷    范耕研撰  據手抄本一
第一五七冊
莊子新釋    張黙生撰  據民國三十七年濟東印書社排印本一
莊子文選    張默生撰  據民國三十七年濟東印書社排印《先秦諸子文選》本三一一
莊子新證二卷    于省吾撰  據民國二十九年北京大業印刷局排印《雙劍誃諸子新證》本三五一
莊子選注    沈德鴻撰  據民國十五年排印《學生國學叢書》本四○一
第一五八冊
莊子哲學    蔣錫昌撰  據民國二十六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一
莊子釋義    張栩撰  據民國二十八至二十九年《古學叢刊》第一至九期(原著排印至《養生主》『道大』止) 二九五
莊子諸篇考辨    蔣復璁撰  據民國間油印本三九一
莊子逍遙遊講錄等    鄭奠輯錄  據民國間排印本四二三
第一五九冊
莊子天下篇箋證    高亨撰  據民國間油印本一
莊子今箋    高亨撰  據民國二十四年開封歧文齋刊《諸子今箋》本一一五
莊子天下篇要詮    王蘧常撰  據民國二十五年上海中華書局排印《諸子學派要詮》本三二七
莊子研究    葉國慶撰  據民國二十五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國學小叢書》本三九一
第一六○冊
莊子精華    上海中華書局編  據民國三十年上海中華書局排印本一
莊子講解    張貽惠撰  據民國三十五年綜合學術社排印本二○三
莊子天下篇薈釋    單晏一撰  據民國三十七年西安黎明日報社排印本三八五
莊子校證    楊明照撰  據民國二十六年排印《燕京學報》第二十一期五六三
第一六一冊
莊子校釋五卷    王叔岷撰  據民國三十六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手稿影印本一
第一六二冊
郭象莊子注校記五卷    王叔岷撰  據一九五○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一
敦煌莊子殘卷 附黑水城莊子殘本    葉蓓卿輯《敦煌莊子殘卷》  據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敦煌寶藏》、四川人民出版社 《英藏敦煌文獻》、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西域文獻》、上海古籍出版社《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 究所聖彼得堡分所藏敦煌文獻》。

《黑水城莊子殘本》  據上海古籍出版社《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藏黑水城文獻》、北平圖書館(今中國國家圖書館)  據俄國亞細亞博物院贈黑水城《呂觀文進莊子內外篇義》殘本膠片(共五十二葉)影印本四○九
 

《子藏》总序

宇宙綿邈,唶高才之陵替;時移世易,惟百家之代興。信乎諸子之爲顯學也!方今海內右文圖治,操觚懷鉛之士,希風前秀,爭崇國學,穿穴百氏,出入九流,不惟後生小子,皆翕然從風,抑或百工商賈,亦欣然景慕矣。乃華東師範大學,敢以振興文教自任,啟動《子藏》工程,蒐天下之遺籍,極百家之大觀,其霑溉子學,嘉惠來茲,蔑以加矣。今值是書成編,揆以古例,用製序文,以弁簡端云爾。

昔周道既微,諸侯放恣,上下失序,九流並作。孔丘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修《春秋》,闢私學,裒其遺言,是爲《論語》。孟軻聞其風,慕而悅之,私淑有得,斯有《孟子》。老聃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知雄守雌,知白守辱,因有《老子》。莊周以虛遠之說,恣縱之言,巵之寓之,重之覆之,遂成《莊子》。墨翟用夏政,倡兼愛,崇節儉,而《墨子》出焉。荀況尊孔氏之學,采眾家之長,而《荀子》備焉。若斯之儔,後先接踵,皆英才特達,奮其智慮,騰口舌以競辯,著文章以立說,乃中土學術之源頭,華夏文化之瑰寶也。

逮嬴政即位,滅典禁學,惟韓非、李斯,相繼鳴高,而百家競唱,頓失聲響。漢承秦政,亦鄙文事,然經世致用之學,廷議對策之文,實因君主望治,固已應運而生。若賈誼《過秦》、《治安》,晁錯《賢良》、《貴粟》,不讓戰國之縱橫;陸賈《新語》、賈氏《新書》,比美諸子之盛藻。方是時也,文帝、竇后,推尊黃老,風被草上,士臣效焉。淮南劉安,廣致門客,纂成《淮烈》,思以“統天下,理萬物”(《淮南子•要略》),旨近老莊,而博采孔、墨、陰陽、申、韓,黃老之學,至此而集大成。洎漢武改運,一尊儒術,諸家之說,悉摒弗用。迨元、成以還,揚雄著《法言》,王充成《論衡》,發論煌煌,復振子學。漢季士尚橫議,王符作《潛夫》,荀悅張《申鑒》,踵武前修,經綸天下,無愧百家,諸子於是乎騰聲,著述以此而增價。

爰及魏晉,士習苟安,虛慕玄遠,爲學空追柱下,博物不離七篇。何晏、王弼之倫,依傍老聃,啟玄風之溟溟;嵇康、阮籍之儔,寄情莊周,避世情之炎炎。向秀、郭象之輩,雖乏奇藻,惟雅尚《莊子》,自有會心;司馬、崔譔之徒,咸有根柢,訓詁《莊》書,類多可述。凡此皆道家之餘響,俗世之殊韻也。嗣後南北懸隔,王道淪失,百家之書,學者未遑,非力有不逮,實世風之日替。然中流有在,綿綿若存,若葛洪《抱朴》,意新辭茂;元帝《金樓》、推之《家訓》、佚名《劉子》,皆識見非凡,不讓前秀。

李唐尊佛老,崇釋道,收士人之心,廣開科第。《老》、《莊》、《列》、《文》,並駕六經。治子之風日盛,注述彬彬而出。然此爲梯進之媒,實非中心好之,固與魏晉玄士有間矣。趙宋謀國,權術是依,承安三教,意非進取。太宗、徽宗,寄心道流,而名士荊公、子瞻之倫,皆助瀾推波。是以老莊復興,闡述者眾。若陳景元、呂惠卿、王元澤、林希逸、褚伯秀,咸有可述。然正議格辯,亦復高漲。呂公著上書請禁,以 爲:“主司不得出題老莊書,舉子不得以申、韓、佛書爲學。”(《宋史•呂公著傳》)葉適則謂:“蓋周之書,大用於世者再,其極皆爲夷狄亂華、父子相夷之禍,然則楊、墨、申、韓之害,曾不若是之遠已!”(《水心先生別集•莊子》)。固知老、莊、楊、墨、申、韓之跡未替,與儒學並世而異流矣。

明正德以還,王守仁高張宗旨,與朱子殊科。其後天下從風,若楊慎、焦竑、李贄、方以智者,天資既非尋常比,而筆底風雲,或以佛老通義理,或由莊周自照心,老莊浸盛,一時沛然不可禦者矣。而傅山力倡“經子不分”(《雜記三》),以 爲“有子而後有作經者也”(同上),持論高曠,足以動俗。其於《老子》、《莊子》、《列子》、《管子》、《墨子》、《公孫》、《鄧析》、《荀子》、《鬼谷》、《亢倉》、《尹文》、《鶡冠》、《商君》、《淮南》,靡所不究,豈非近代子學之先聲耶!

清帝右文,但嚴於防備,爲政多忌,禁網重罹。故士憚不意之殃,下筆謹慎若寒蟬,放言之未敢,豈高論之煌煌!全身之計,惟耽樸學,此不得不然。高士若盧文弨、王念孫、洪頤煊、俞樾之儔,姚文田、江有誥、馬國翰、孫馮翼之輩,皆智在上人,學通四部,咸矻矻於辨音,肆意於考訂,孜孜於鉤韻,窮年於輯佚,無分經、子之畛域,一視而同仁。子學駸駸,同並經史,朴學實與有力焉。至於辭章之士,貝錦於百家,妙析文理,翫之不已。若林雲銘、宣穎、胡文英、劉鳳苞皆其儔也。清社既屋,政體更易,國運殊艱,禁網難張,兼以西學東漸,觀念開放,論述恣縱,橫議隨心,亦勢所必然。如章炳麟、劉師培、聞一多、錢穆、馮友蘭、于省吾、王叔岷、陳奇猷諸公,或以其襟抱之寬博、氣度之恢奇,或以其視界之宏遠、思維之深邃,奮書申志,遙接華夏學術之慧命;鋪議精義,大明九流乎西學湯湯之時;提振子學,百家之說洋洋乎大興,厥功偉矣。

清季新學肇興,民智大張,承學之士,皆思撰述,或倡“西學源於諸子”之論,務欲張揚國粹。鄒伯奇以泰西科技、宗教、文字濫觴於《墨子》,薛福成以西洋電學、化學權輿於《莊子•外物》,張自牧以西人算學、重學、數學、聲學、熱學、光學、電學、化學、醫學、天文學、氣象學、地理學、機械學、測量學、植物學自出《墨子》、《關尹》、《淮南》、《亢倉》、《論衡》。鄧實《古學復興論》則謂:“墨荀之名學,管商之法學,老莊之神學,計然、白圭之計學,扁鵲之醫學,孫吳之兵學,皆卓然自成一家言,可與西土哲儒並駕齊驅者也。”如斯之類,皆有激於時,持論雖偏,無補於學術,然推挹九流,用昭萬邦,用心可謂良苦矣。

百年以來,地不愛寶,逸文故書,時有出土,關乎諸子者,在在而有。若敦煌之《老》、《列》、《莊》,黑水城之呂惠卿《莊子義》,馬王堆之《老子》,定州之《文子》,銀雀山之《孫子》、《孫臏》、《六韜》、《尉繚》,雖殘損不完,亦可補上古文獻之不足,訂傳世文書之訛誤,其 爲用也亦大矣。

觀夫百家競聲,流溉無已,至於近世,新境別開,動人心魄。其形諸文字,足以充棟,於六藝以外,蔚爲大國,而於中土文化,影響至钜,且至深也。歷世通才碩學,或嗜古耽文者,豈能自外於此乎?昔者莊周,慨百家眾技之蜂起,憫道術將 爲天下裂,乃奮著《天下》之篇,放眼古今學問,歷敘其淵源之所自,風流之所及,舉凡墨翟、禽滑釐派,宋銒、尹文派,彭蒙、田駢、慎到派,關尹、老聃派,莊周派,惠施、桓團、公孫龍派,靡不較論,褒貶偏至,歸宿大道。評較諸子,此 爲濫觴。荀況明道,著爲《解蔽》,深譏諸子之偏弊,以爲“墨子蔽於用而不知文,宋子蔽於欲而不知得,慎子蔽於法而不知賢,申子蔽於勢而不知知,惠子蔽於辭而不知實,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雖見機穎,未必服人;復 爲《非十二子》之論,大類訶詈,皆有所激,難稱持平。惟其評騭諸子,流別部居,區分學派,若它囂、魏牟派,陳仲、史鰌派,墨翟、宋銒派,慎到、田駢派,惠施、鄧析派,子思、孟軻派,仲尼、子弓派,臚陳列示,類多可徵,振響莊周之後,宜乎與《天下》並傳。其門人韓非,著《解老》、《喻老》,融法入老,變混宗旨,曲柱下以非其義,意未深接,難免有狂躁之譏。然治老之作,實導乎此也。

炎漢司馬談,著爲《要指》,範圍學藝之名實,綜陰陽、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司判得失,先秦學術,大體粗定。劉歆復撰《七略》,增益縱橫、農、雜、小說,定爲十家。此百氏分合之歸宿,家數定稱之厥初也。班固《藝文志》深探本源,論定諸子皆起於“王官”,曲承莊周《天下》“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之論緒,觀流索源,惟義說爛漫而無可徵信。然於儒術得令之際,敢次列儒家於諸子之間,足見學術公論,不 爲利祿所淹殺也。孟堅詮敘諸家,雖辟猶水火,然相滅亦相生,誠見理識。至於書錄,儒家五十三,道家三十七,陰陽家二十一,法家十,名家七,墨家六,縱橫家十二,雜家二十,農家九,小說家十五,統四千三百二十有四篇。十家著述載錄,蓋云備矣。百世之下,班《志》所述,稽古猶須賴焉。

典午以後,簿錄雲構,鄭默《中經》、荀勗《新簿》、王儉《七志》、阮孝緒《七錄》、劉遵《梁東宮四部目錄》,多承前志,別類各殊,然大勢所趨,則合爲四部,所謂甲、乙、丙、丁是也。迨《隋志》修纂,參酌先例,定名經、史、子、集,以代甲、乙、丙、丁,後世式焉。其子部則併班《志》諸子略、兵書略、數術略、方技略,所謂儒、道、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兵、天文、歷數、五行、醫方諸類是也。爾後簿錄相承,遞 爲損益,見備《四庫》,若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演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雜家、類書、小說家、釋家、道家咸歸子部,所謂“自六經以外立說者,皆子書也。”(《四庫全書總目•子部總敘》)

六朝以還,道術承變,頗思頡頏儒釋;羽流不甘,亦廣訪祕典,博搜奇編,彚爲道經。始則劉宋陸修靜,總括三洞,校理目次,成《三洞經書目錄》。唐人復輯《三洞瓊綱》,遞至趙宋,《寶文統錄》、《大宋天宮寶藏》、《政和萬壽道藏》之集,煌煌矣。金、元刊刻,板亦漫滅。今存明正統《道藏》,收錄凡五千三百零五卷;萬曆《續道藏》,凡一百八十卷,皆道典之總彚。清彭定求《道藏輯要》、閔一得《道藏續編》,近世守一子《道藏精華錄》,續有增補。而諸子遺編,其涉道術者亦錄其中,文獻有存,則藏之 爲用亦大矣。

宋龔士卨始輯《五子纂圖互註》,所錄五書,一曰《纂圖互註老子章句》,二曰《纂圖互註南華真經》,三曰《纂圖互註荀子》,四曰《纂圖互註揚子法言》,五曰《文中子》。後此以往,叢刻疊見。明李瀚《新刊五子書》、歐陽清《五子書》、張懋寀《楊升菴先生評註先秦五子全書》、許宗魯《六子書》、顧春《六子書》、陶原烺《六子全書》、謝汝韶《二十家子書》、陸明揚《紫薇堂四子》、吳勉學《二十子全書》、史起欽《諸子纂要》、董逢元《四子全書》、陳楠《四子書》、黃之寀《二十子》、張登雲《中立四子集》、閔齊伋《三子合刊》,皆明人標榜家數之遺風;復有周子義《子彙》、馮夢禎《先秦諸子合編》、方疑《且且菴初箋十六子》、佚名《合諸名家批點諸子全書》、汪定國《諸子褒異》、歸有光《諸子彙函》,清有吳鼒《韓晏合編》、王子興《十子全書》、王纕堂《廿二子全書》、馮雲鵷《聖門十六子書》、崇文書局《子書百家》、浙江書局《二十二子》、鴻文書局《二十五子彙函》、育文書局《子書二十八種》,民國有五鳳樓主人《子書四十八種》、陳乃乾《周秦諸子斠註十種》、國學整理社《諸子集成》,則學術 爲宗,入門稱便。若斯之類,陳陳相因,或採擇未精,或板刻漫漶,然其別裁分體,或配隸自殊,或橐函眾家,或籠罩百氏,不惟惠及學人,即今從事編纂,亦可酌采其法,漁弋其所錄之文也。縱覽千祀,詳觀眾志,目錄所載,子部所列,不啻充棟汗牛,抑亦塞乎區宇矣。然歷世編錄,子部所收,端緒茫如,最稱龐雜,舉凡淩雜不倫,無可附麗者,皆可強入之,不足以 爲準式。且儒者用心,排斥異端,官方纂輯,六藝爲先,子書非所矚目也。若《四庫》標榜“全書”,所收《管子》、《晏子》、《老子》、《莊子》、《墨子》、《商君》、《荀子》、《韓子》、《呂覽》、《淮南》白文本,與乎相關研治之著作,僅得數十。宋明以還,雖好事者恒有,動輒災梨禍棗,刊 爲子書叢編,亦不過攫要摘精,豈可窺其大全乎!兩岸隔絕之日,臺灣有嚴靈峰者,用展襟抱,旁搜廣輯,日有孜孜,於《老》、《列》、《莊》、《墨》、《荀》、《韓》諸子,所得甚夥,影印成編,彚 爲《無求備齋諸子集成》,功駕前人之上。然嚴公以一己之力,雖黽勉從事,蓋有不支焉。且以一水相隔,所儲子學卷帙,實以大陸爲富,而得之爲難,豈可諧其夙願!又爲技術所限,所印六子集成,模糊不清者,蓋居其泰半,學人多病之,可 爲歎息者也。

今海內昇平,文運昭回,凡志懷天下者,莫不欲高翥青冥,周覽八極,收古今政道人生之智慧,綜歷代成敗得失之經驗,鑒別中西學藝,重建強國話語,亟思奮勵,所以修齊而治平也。華東師範大學,用敢以振興文命自任,以副天下之望,遂勉先秦諸子研究中心垂意,廣徵高識學人,蒐四方遺文,綜百家大觀,嘉惠學人,貽功來葉。予雖不敏,豈敢不勉!先是創辦《諸子學刊》,用弘斯業;繼而編纂《子藏》,求全且精,庶或無愧於古人,而來業知所歸。年前春三月,禮邀宿儒碩學,共論滬上。大德如傅璇琮、卿希泰、陳鼓應、許抗生、陸永品、王水照、蕭漢明、張雙棣、趙逵夫、鄭傑文、張湧泉、廖名春諸先生,皆慷慨相持,莫不奮言,學人共識,皆融此際。未克與會之李學勤先生,欣然惠賜雅論,亦云:“如能彚集成 爲《子藏》,實在是功莫大焉。”是知編纂《子藏》乃人心之所向,爲時代之事業,以故當下起行,一往無前也。

夫“子藏”者,言網羅放佚,次第編摩,俾子學遺籍,盡彚一藏也。“藏”爲儲物之所,佛典之總謂《佛藏》,道經之彚稱《道藏》。今總彚子學遺編,則謂之《子藏》也。蓋漢孝武以還,儒術獨尊,莫與比盛,公私冊府,皆庋藏其籍,而他家子書,則多散佚,難以尋覓,故採掇蒐羅,彚 爲一藏,與天下共之,其嘉惠學林也甚溥矣哉!劉勰云:“諸子者,入道見志之書。”(《文心雕龍•諸子》)誠哉斯言!然披觀志錄,子部配隸,殊有可議。如《漢志》所列“農家”,多勸農桑,或言耕稼之書;“小說家”則有《周考》二十六篇,班固自注曰“考周事也”,亦非“入道見志”之書明矣。《隋志》合《漢志》諸子略、兵書略、數術略、方技略而 爲“子部”,歸攝天文、歷數、五行、醫方,此皆方術,殊非見志。《四庫》“子部”,旨在兼包,采擇失統,諸如推步、算書、數學、占候、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陰陽五行、雜技術、書畫、琴譜、篆刻、器物、食譜、雜學、雜考、雜說、雜品、雜纂、雜編、雜事、異聞、瑣語,無所不包,門類有失於冗雜。然沿用已久,積非成是,見諸《中國叢書綜錄》。準是以求,則津逮多迷,雜學充斥,而子學“入道見志”之旨,益惑於簿錄。今之治子學者,若尤而效之,援 爲法戒,則必長見笑於大方之家矣。若乃觀諸叢刻,宋明以降,“子學”固與“子部”別矣。其中尚見疑似者,如王纕堂《廿二子全書》錄《古三墳》一卷、《忠經》一卷、《農說》一卷、《佛說四十二章經》一卷、《葬經》一卷,崇文書局《子書百家》錄《齊民要術》十卷、《焦氏易林》四卷、《燕丹子》三卷、《山海經》十八卷、《海內十洲記》一卷、《搜神記》二十卷、《博物志》十卷,浙江書局《二十二子》錄《竹書紀年統箋》十二卷、《補註黃帝內經素問》二十四卷,皆非入道之書,亦無關見志。惟嚴靈峰輯《無求備齋諸子集成》,並《周秦漢魏諸子知見書目》,去取之間,頗具識力,足資參詳。

揚搉古今,參稽舊說,折衷群議,雜以私意,輒以爲《子藏》之“子”,當取思想史“諸子百家”之“子”,而非因襲目錄學“經、史、子、集”之“子”也。善乎章炳麟《諸子略說》所言:“所謂諸子學者,非專限於周秦,後代諸家,亦得列入,而必以周秦 爲主。”持是以求,本藏所錄,非止先秦,其漢魏六朝之子書,並歷世學人校覈、注釋、研究專著,皆蒐羅盡備。故子書正言,可得而理,曰:《老子》、《莊子》、《墨子》、《子華子》、《管子》、《鬻子》、《晏子》、《鄧析子》、《文子》、《尹文子》、《亢桑子》、《惠子》、《公孫龍子》、《曾子》、《子思子》、《孔子家語》、《孔叢子》、《商君書》、《慎子》、《申子》、《尸子》、《鬼谷子》、《孫子》、《吳子》、《司馬法》、《尉繚子》、《六韜》、《三略》、《素書》、《關尹子》、《鶡冠子》、《陰符經》、《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新語》、《新書》、《淮南子》、《春秋繁露》、《鹽鐵論》、《新序》、《法言》、《太玄》、《桓譚新論》、《白虎通》、《論衡》、《獨斷》、《中論》、《申鑒》、《昌言》、《傅子》、《抱朴子》、《金樓子》、《劉子》,流別清晰,皆子學之本體。若以思想史言之,儒術本 爲子學,視彼《漢志》,即以《孟子》入諸子。訖乎“五四”,儒學受挫,學者堅稱,《論語》、《孟子》,亦莫非是子,故《諸子集成》以置簡首。以彼例此,《子藏》亦當錄之,方可名副其實,而此二書,亦體有所適,義有攸歸焉。至於歷世校覈、注釋、研究專著,錄止於民國卅八年,而出土簡帛,其有關乎諸子者,則下限無隔。

《子藏》之纂,要義有二,一曰“全”,二曰“精”。“全”也者,即凡例合收錄原則者,務必蒐盡無餘,俾世之治是學者,得盡窺全豹焉。“精”也者,仿《四部叢刊》之法,版本必善,務欲精益求精,庶無貽譏於大方也。故手稿、抄本,蒐輯具備,用昭冊府;諸印本並存者,則較善甄擇,然後去取焉。明清以還,傳學多有眉批、圈點,皆足見讀者會心,若標點整理,或僅摘版心,縮小影印,則大失原意,此學者之所病也。《子藏》版面,設 爲十六開本,原大影印,以存本真,不施點畫,以免重蹈諸叢編之失。全藏收書,約計五千,分輯刊行,方便士林。並爲眾著,各製提要,按子系列,先出單行之本(較小系列作適當合併),後則彚 爲總目提要。提要其備,務求準確簡要,著者生平、世次、爵里,悉爲臚列,以爲知人論世之資;簡述內容,大體先存焉;詳敘版本流變,讀者知所用力焉。

然則《子藏》之纂,廣蒐博採,薈萃群籍,若渤澥納百川之流,太倉聚萬斛之粟,自有子書以來,無有如斯之富有美備,蔚然稱盛,不特策府藉資充盈,用垂久遠,凡四方治子學者,蓋不俟於遐搜之力,患乎旁稽之艱,亦可愜意饜心,足資乙覽矣。惟工程浩大,周折殊多,且是非交至,弗暇接將。然一意學術,雖千萬人,吾往矣。志意既立,則義無反顧;兼且諸路(涉及文學、史學、哲學、文獻學等)學者之鼎力支持,四方同仁之通力合作,公私庋藏,若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科學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等,莫不相助,編纂遂稱順利。信乎夫子之言,德不孤,必有鄰也!

辛卯(2011年)仲秋方勇謹撰



南華真經五卷 提要

《南華真經》五卷 (周)莊周撰 明正統《道藏》本

莊周,宋國蒙人,生卒年不詳,大約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所著《莊子》一書,《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謂凡十餘萬言,《漢書•藝文志》著錄爲五十二篇,今唯傳三十三篇,包括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當爲西晉郭象所刪定。

今完整保存《莊子》三十三篇的較早刻本,有清光緒中黎庶昌刻《古逸叢書》所收覆宋本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十卷本,和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南宋刻郭象《南華真經注》十卷本、林希逸《莊子鬳齋口義》十卷本等。這幾個刻本和晚明以來的大量刻本,文字往往各有出入,很難理出這些刻本的傳承線索 。但明正統《道藏》所收《莊子》白文本、成玄英《南華真經注疏》本、王雱《南華真經新傳》本、林希逸《南華真經口義》本、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本、羅勉道《南華真經循本》本、吳澄《莊子內篇訂正》本等,文字比較一致,而與《道藏》外各本子的出入較大,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兼以歷史上很少有以《莊子》白文單刻的,所以這次特從明正統《道藏》中選出《南華真經》白文本,予以影印出版。

明正統《道藏》所收《南華真經》白文本凡五卷,前有莊周小傳,大抵采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文字略有出入。正文三十三篇,《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五篇爲第一卷,《大宗師》、《應帝王》、《駢拇》、《馬蹄》、《胠篋》、《在宥》六篇爲第二卷,《天地》、《天道》、《天運》、《刻意》、《繕性》、《秋水》、《至樂》七篇爲第三卷,《達生》、《山木》、《田子方》、《知北遊》、《庚桑楚》、《徐無鬼》、《則陽》七篇爲第四卷,《外物》、《寓言》、《讓王》、《盜跖》、《說劍》、《漁父》、《列禦寇》、《天下》八篇爲第五卷。其卷數和如此分卷,皆不見於現存所有明正統以前之刻本和明以前歷代志書之著錄,或當依  據於古代某一傳本,或爲編纂《道藏》者所自定,均未可知。從具體的文字上看,明正統《道藏》所收《南華真經》白文本與其所收成玄英本、王雱本、林希逸本、褚伯秀本、羅勉道本、吳澄訂正本往往比較接近,而與《道藏》外的各種本子則有較大不同。如世所傳本《齊物論》篇“天鈞”,《道藏》所收白文本則作“天均”,成玄英本、林希逸本、褚伯秀本、羅勉道本並同;世所傳本《人間世》篇“相札”,《道藏》所收白文本則作“相軋”,王雱本、林希逸本、褚伯秀本、羅勉道本、吳澄訂正本並同;世所傳本《德充符》篇“豘子”,《道藏》所收白文本則作“豚子”,王雱本、林希逸本、褚伯秀本、羅勉道本並同;世所傳本《大宗師》篇“善妖”,《道藏》所收白文本則作“善夭”,王雱本、林希逸本、褚伯秀本、羅勉道本、吳澄訂正本並同;世所傳本《應帝王》篇“藏仁”,《道藏》所收白文本則作“臧仁”,成玄英本、褚伯秀本並同;世所傳本《在宥》篇“止蟲”,《道藏》所收白文本則作“昆蟲”,林希逸本、褚伯秀本、羅勉道本並同。今考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王雱《南華真經新傳》、羅勉道《南華真經循本》等原刻本皆已不傳,《道藏》所收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吳澄《莊子內篇訂正》是否爲原刊本,則已不得而知。但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南宋刻林希逸《莊子鬳齋口義》十卷當爲原刻之本,其中“天鈞”之“鈞”、“相軋”之“軋”、“豚子”之“豚”、“善夭”之“夭”,均與道藏所收林氏《南華真經口義》本相同。這或許可以說明,《道藏》所收《南華真經》白文本與成玄英本、王雱本等都比較接近某些較古的本子或原刻本,對我們校勘《莊子》文本具有較高學術價值。

與上述相比較,明正統《道藏》所收《南華真經》白文本還有一些更值得重視的異文。如世所傳本《天運》篇於“建之以太清”句下多有“夫至樂者,先應之以人事,順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應之以自然,然後調理四時,太和萬物”七句,而《道藏》所收白文本則無此七句,成玄英本、王雱本、林希逸本並同。《玉海》卷一百三引《莊子》文,亦無此七句。蘇轍、唐順之、沈一貫、宣穎、徐廷槐、姚鼐、武延緒、馬敘倫、劉文典、王叔岷、于省吾等,並以此七句爲註疏中文字誤入正文者。《人間世》篇有“其大蔽牛”之語,世所傳本多於“牛”上有“數千”二字,而《道藏》所收白文本則無此二字,王雱本、林希逸本、褚伯秀本、羅勉道本、吳澄訂正本並同。法藏敦煌殘卷Pel.chin.2495《莊子郭象註•人間世》、俄藏黑水城文獻TK6《宋刻本呂觀文進莊子義•人間世》,及《北堂書鈔》卷八十七、《藝文類聚》卷三十九引《莊子》文,亦皆無此二字。今案此句以“牛住其旁而不見”(《經典釋文》引李頤語)寫正幹之大,下句以“絜之百圍”申寫正幹之大,既以正幹言,則無“數千”二字爲是。世所傳本《人間世》篇有“俯而見其大根”之語,而《道藏》所收白文本“見”字作“視”,王雱本、林希逸本、褚伯秀本、羅勉道本、吳澄訂正本並同。《藝文類聚》卷八十八、《太平御覽》卷九五二引《莊子》文,亦並作“視”。劉武說:“蓋見無心,視有意。句冠‘俯’字,即俯身視察之也。”(《莊子集解內篇補正》)當依劉說,作“視”字爲是。  

總之,明正統《道藏》所收《南華真經》白文本與成玄英本、王雱本、林希逸本、褚伯秀本、羅勉道本、吳澄訂正本一樣,對我們校對《莊子》文本具有重要學術價值。但其中有些異文很可能爲《道藏》編校者所私改,並不一定有版本根  據。如《大宗師》篇“參日”,《道藏》所收《南華真經》白文本作“三日”,王雱本、林希逸本、褚伯秀本、羅勉道本並同,但世所傳本及其他任何文獻資料所引《莊子》文均尚未發現有此例者,當爲《道藏》編校者所私改。

庄子内篇注 明 匡庐逸叟 憨山释德清注

小白杨抄录自《龙藏 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原注文中缺页之《庄子》原文,及《庄子》外篇之原文,均依另本补足。

2004.3

目录

卷一 逍遙遊… 1

卷二 齊物論… 5

卷三… 17

養生主… 17

人間世… 19

德充符… 26

卷四… 31

大宗師… 31

應帝王… 41

庄子一书,乃老子之注疏。予尝谓老子之有庄,如孔之有孟。若悟彻老子之道,后观此书,全从彼中变化出来。以其人宏才博辩,其言洸洋自恣,故观者如捕风捉影耳。直是见彻他立言主意,便不被他瞒矣。一部全书,三十三篇,只内七篇,已尽其意;其外篇皆募衍之说耳。学者但精透内篇,得无穷快活,便非世上俗人矣。其学问源头,影响论发明已透,请细参之。

卷一 逍遙遊

此为书之首篇。庄子自云:言有宗,事有君。即此便是立言之宗本也。逍遥者,广大自在之意,即如佛经无碍解脱。佛以断尽烦恼为解脱,庄子以超脱形骸、泯绝知巧、不以生人一身功名为累为解脱。盖指虚无自然为大道之乡、为逍遥之境,如下云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等语是也。意谓唯有真人,能游于此广大自在之场者,即下所谓大宗师,即其人也。世人不得如此逍遥者,只被一个我字拘碍,故凡有所作,只为自己一身上,求功求名。自古及今,举世之人,无不被此三件事,苦了一生,何曾有一息之快活哉。独有大圣人,忘了此三件事,故得无穷广大自在、逍遥快活。可悲世人,迷执拘拘,只在我一身上做事。以所见者小,不但不知大道之妙,即言之而亦不信,如文中小知不及大知等语,皆其意也。故此篇立意,以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为骨子,立定主意,只说到后,方才指出。此是他文章变化鼓舞处。学者若识得立言本意,则一书之旨了然矣。

北冥(北海乃玄冥处也)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立言自云,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一书之言,不出三种。若此鲲鹏,皆寓言也。以托物寓意,以明道,如所云譬喻是也。此逍遥主意,只是形容大而化之谓圣,惟圣人乃得逍遥。故撰出鲲鹏,以喻大而化之之意耳。北冥即北海,以旷远、非世人所见之地,以喻玄冥大道。海中之鲲,以喻大道体中,养成大圣之胚胎。喻如大鲲,非北海之大,不能养也。鲲化鹏,正喻大而化之之谓圣也。然鲲虽大,乃块然一物耳,谁知其大?必若化而为鹏,乃见其大耳。鹏翼若垂天之云,则比鲲在海中之大,可知矣。怒而飞者,言鹏之大,不易举也,必奋全体之力,乃可飞腾。以喻圣人,虽具全体,向沉于渊深静密之中,难发其用。必须奋全体道力,乃可舍静而趋动。故若鹏之必怒,而后可飞也。圣人一出,则覆翼群生,故喻鸟翼若垂天之云,此则非鲲可比也。海运,谓海气运动,以喻圣人乘大气运以出世间,非等闲也。将徙,徙者迁也。南冥,犹南明,谓阳明之方,乃人君南面之喻。谓圣人应运出世,则为圣帝明王,即可南面以临莅天下也。后之大宗师,即此之圣人应帝王,即徙南冥之意也。所谓言有宗、事有君者,正此意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意谓,鲲鹏变化之说,大似不经,恐人不信,故引此以作证据,谓我此说,非是漫谈,乃我得之于齐谐中也。问曰:齐谐是何等书?曰:乃志怪之书,所记怪异之事者也。故谐之有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言翼击海水,振荡三千里,则其大可知。扶摇,大风也。以翼搏大风,以飞而上者,一举而九万里之远,则其大,益可知已。六月,周六月,即夏之四月,谓盛阳开发,风始大而有力,乃能鼓其翼。息,即风也,意谓天地之风,若人身中之气息。此笔端鼓舞处,以此证之,则言可信也。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耶?其遠而無所至極耶?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此言大而又大之意也。野马,泽中阳焰,不实之物。尘埃,日光射隙,以照空中之游尘。生物以息相吹,言世之禽鸟虫物。以息相吹,谓气息之微也。苍苍者,非天之正色,乃太虚寥远,目力不及之地也。意谓鹏鸟之大,可谓大矣。然在太虚寥廓之上,而下视之,一似野马、尘埃而已,眇乎小哉。即扶摇之大风以鼓之,亦若生物之以息相吹、相嘘而已,何有于大哉。故曰:其视下也,亦若此已矣。意谓圣人之大虽大,亦落有形,尚有体段。而虚无大道无形,不可以名状,又何有于此哉。此即以圣人之所以逍遥者,以道,不以形也。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凹处也)之上,則芥為之舟(谓芥子大舟也);置杯焉則膠(胶,粘着也。谓坳堂之上,不过杯水,止可以芥子大舟则浮;若以杯为舟,则胶粘不动矣),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谓鹏能一飞九万里者,则是风在下而翼在上,鼓之负之,乃可远举。若风小,则无力,不能举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大风在下,大鹏培在风上,使得背负青天,乃不堕落)而莫之夭閼者(天中道而折也。閼,壅滞而不行也。言得此大风培送,大鹏一举九万里远,直至南冥,而不中路夭折、壅滞也),而後乃今將圖南(言必有此大风,然后方敢远谋图南之举;风小,则不敢轻举也)。

此一节,总结上鲲鹏变化图南之意,以暗喻大圣,必深畜厚养,而可致用也。意谓北海之水不厚,则不能养大鲲;及鲲化为鹏,虽欲远举,非大风培负鼓送,必不能远至南冥。以喻非大道之渊深广大,不能涵养大圣之胚胎;纵养成大体,若不变化,亦不能致大用;纵有大圣之作用,若不乘世道交兴之大运,亦不能应运出兴,以成广大光明之事业。是必深畜厚养,待时而动,方尽大圣之体用。故就在水上风上,以形容其厚积。然水积本意,说在鲲上。今不说养鱼,则变其文曰负舟,乃是文之变化处,使人捉摸不住。若说在鲲上,则板拙不堪矣。意笑世人轻薄浅陋、口耳之学,又无积德深厚,何敢言其功名事业也。

蜩(小寒蝉也)與莺鳩(学飞之小鸠也)笑之曰:“我決起(尽力而飞也)而飛,抢(撞也)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投也)於地而已矣,奚(何也)以九萬里而南為?”適(往也)莽蒼(一望之地也)者,三餐而反,腹猶果(实也,谓尚饱也);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此喻小知不及大知。谓世俗小见之人,不知圣人之大,犹二虫之飞,抢榆枋则已极矣,故笑大鹏,要九万里何为哉。此喻世人小知,取足一身口体而已,又何用圣人之大道为哉。庄子因言,世人小见,不知圣人者,以其志不远大,故所畜不深厚,各随其量而已。故如往一望之地,则不必畜粮,一饭而往返,尚饱。此喻小人,以目前而自足也。适百里者,其志少远,故隔宿舂粮;若往千里,则三月聚粮,以其志渐远,所养渐厚。比二虫者,生长榆枋,本无所知,亦无远举之志,宜乎其笑大鹏之飞也。举世小知之人,盖若此。

小知不及大知(以上二虫,以喻小知之人),小年不及大年(此以小年大年,又比小知大知也)。奚以知其然耶?朝菌(粪壤之菌,朝生夕枯)不知晦朔(一月也),蟪蛄(夏虫也)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神龟也)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有寿之人)乃今以久(寿也)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此因二虫之不知大鹏,以喻小知之人,不知圣人之广大,以各尽其量,无怪其然也。如朝菌、蟪蛄,岂知有冥灵、大椿之寿哉。且世人只说彭祖八百岁,古今独有一人,而众人希比其寿。以彭祖较大椿,则又可悲矣。世人小知,如是而已。

湯之問棘(汤之贤相也)也是已(言小知不及大知,即汤之问棘,便是此事也)。窮髮(不毛之地也)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要北冥、南冥,都是海,故此着天池字)。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脩(长也)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旋风也)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气在半空,而鹏飞负天,故云绝云气),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斥泽名鴳,泽中小鸟也)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七尺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辨也。

前引齐谐,以证鲲鹏之事。此复引汤之问棘,以证小知大知之事。言上说小知不及大知之说,即汤之曾问于棘者,便是此事。然且即举鲲鹏,不但证其鱼鸟之大,抑且证明小大之辨。故一引而两证之,其事同而意别也。故下文即明小大之不同。

故夫(故夫者,承上义而言也)知效一官,行比(用也)一鄉,德(才也)合一君,而徵(所信也)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亦若斥鴳之自足也)。而宋榮子猶然笑之(宋荣子,宋之贤人也。笑,谓彼四等人,汲汲然以才智、以所一己之浮名者)。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沮,丧气失色也),定乎內外之分,辨乎榮辱之竟,斯已矣(言宋荣子所以笑彼汲汲于浮名者,其自处以能忘名。故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此但定其内之实德在己、外之毁誉由人,故不以毁誉少动其心;以知荣辱与己无预。如此而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言宋荣子所以能忘毁誉者,但不汲汲以求世上之虚名耳)。雖然,猶有未樹也(言未有树立也,以但能忘名,未忘我)。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轻举貌)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列子虽能忘祸福,未能忘死生,以形骸未脱,故不能与造物游于无穷,故待风而举,亦不过旬五日而即返,非长往也)。若夫乘天地之正(正,天地之本也,如各正性命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乘天地,则宇宙在子六气者。阴阳风雨晦明,乃造化之气也。御六气,则造化生乎身,是乘大道而游者也),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彼圣人乘大道而游,与造化混而为一,又何有待于外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至人、神人、圣人,只是一个圣人,不必作三样看。此说能逍遥之圣人也。以圣人忘形绝待,超然生死,而出于万化之上,广大自在,以道自乐,不为物累,故独得逍遥,非世之小知之人可知也)。

庄子立言本意,谓古今世人无一得逍遥者,但被一个血肉之躯、为我所累,故汲汲求功求名,苦了一生,曾无一息之快活;且只执着形骸,此外更无别事,何曾知有大道哉。唯大而化之之圣人,忘我、忘功、忘名,超脱生死,而游大道之乡,故得广大逍遥自在,快乐无穷。此岂世之拘拘小知可能知哉!正若蜩鸠、斥鴳之笑鲲鹏也。主意只是说,圣人境界不同,非小知能知,故撰出鲲鹏变化之事,惊骇世人之耳目,其实皆寓言,以惊俗耳。初起且说别事,直到此,方拈出本意,以故曰一句结了。此乃文章机轴之妙,非大胸襟无此气;概学者必有所养,方乃知其妙耳。

此上乃寓言。下乃指出忘己、忘功、忘名之圣人,以为证据。

堯讓天下於許由(尧以治天下为己功,今让与许由,乃见忘己忘功之实),曰:“日月出矣,而爝火(尧自喻爝火,以许由比日月)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爝火之光,难比日月)!時雨降矣(以比许由),而猶浸灌(浸灌劳力而功小,以自比也),其於澤(润也)也,不亦勞乎(此自见其功不足居也)!夫子立而天下治(言许由立地之间,天下自治),而我猶尸(主也)之,吾自視缺然(言有许由如此之圣人,返隐而不出,而我自愧如此,犹居人君之位,今乃自知缺然也)。請致天下(然尧虽能让天下,则能忘己、忘功,尚未忘让之名,如宋荣子之笑世也)。”許由曰:“子治天下(今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天下既治,则己又何求人哉)。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言天下已治,乃尧之功也。今让与我,是我无功而虚受人君之名也。我岂为名之人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名自实有,今我无实而有名,是我全无实德而专尚名、而处宾。吾岂处宾、不务实之人乎)?鷦鷯(小鸟也)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此许由虽能忘名,而未能忘己。如鹪鹩之一枝、偃鼠之满腹,皆取足一己之意,正似列子御风而未能忘形。若姑射神人,则无不忘矣)。歸(句此斥尧迷归也)休乎(句此止尧,再不必来也)君(句此一字冷语,意谓你只见得人君尊大也),予無所用天下為(言我要天下作何用也)!庖人雖不治庖,尸祝(巫祝之人,不离尊俎)不越尊俎而代之矣(此二句乃许由掉臂语,谓尧不治天下,如庖人不治庖,只该寻要天下的人,不可寻尸祝。我非其人,岂弃我之所守,而往代之耶)。”

因前文,以宋荣子一节,有三等人,以名忘己、忘功、忘名之人。此一节,即以尧让天下,虽能忘功,而未忘让之名。许由不受天下,虽能忘名,而取自足于己,是未能忘己。必若向下,姑射之神人,乃大而化之之神人、兼忘之大圣,以发明逍遥之实证也。

肩吾問於連叔曰:“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言大无实),往而不返(言只任语去,而不反求果否也)。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迳庭(二字皆去声,谓过当也),不近人情焉(肩吾信不及处,信是小知小见也)。”連叔曰:“其言謂何哉(问所说何事也)?”曰︰“藐(极远也)姑射(山名)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言肢体清荣也),淖約(美好也)若處子(谓颜色美好,如室中女也)。不食五穀,吸風飲露(言以风露为食也)。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言已超脱人世,乘云御龙,而遨游于六合之间也)。其神凝(定也),使物不疵癘(言所至则能福民也)而年穀熟(言所经则和气,风雨及时也)。吾以是狂(诳也)而不信也(我谓绝无此等人,定是诳语,故不信也)。”連叔曰:“然(然其不信处),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惟(不但也)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言肩吾之智,若聋瞽,无所知见,故不信此说耳)。是其言也(此聋瞽之言),猶時(是也)女也(聋盲之言,即是女也)。之人也,之德也(此神人之妙用),將磅礴萬物(与万物混而为一也),以為一世蘄乎亂(治也,言此等人与造物同游,无心于出世,则为一世之福,而求乎以治),孰弊弊(汲汲劳悴心之貌)焉以天下為事(言此人岂肯汲汲劳心,以治天下为事哉)!之人也(言此人),物莫之傷(言已脱形骸,无我与物对,故物莫能伤。即老子言,以其无死地焉),大浸(大水也)稽天(稽,至也,言滔天之水)而不溺,大旱金石流(流金烁石,言热之极也)、土山焦而不熱(不溺、不热,乃不能伤处)。是(言此人)其塵垢(犹土苴也)秕糠(乃谷之粗皮,非精实也),將猶陶鑄堯舜者也(言此人之德,即土苴、秕糠最粗者,尚能做出尧舜之事业,况其精神乎),孰肯以物為事(言此神人之德如此,谁肯弊弊以物为事)!”

此一节,释上乘天地、御六气之至人、神人、圣人之德如此,即下所称大宗师者。若此等人迫而应世,必为圣帝明王;无心御世,无为而化,其土苴绪余以为天下国家。决不肯似尧舜,弊弊焉以治天下为事。极言其无为而化世者,必是此等人物也。

宋人資(货卖也)章甫而適诸越(宋人以章甫为贵重,故往资之),越人斷髮文身,無所用之(宋人自以章甫为贵,而不知越人为无用也。此喻尧以天下为贵,特让许由,而不知由无用天下为,大似越人断发文身、以章甫为无用也)。堯治天下之民,平海內之政。往見四子(即齧缺、披衣、王倪之类)藐姑射之山,汾水(尧之都也)之陽,窅然(茫然自失之貌)喪其天下焉。

此一节,释上尧让天下与许由,许由不受,意谓由虽不受尧之天下,却不能使尧忘其天下,且不能忘让之名,以由未忘一己故也。今一见神人,则尧顿丧天下,此足见神人御世,无为之大用。一书立言之意,尽在此一语,不但为逍遥之结文而已也。庄子文章,观者似乎纵横洸洋自恣,而其中属意精密严整之不可当,即逍遥一篇,精意入神之如此。逍遥之意已结,所谓寓言、重言,而后文乃卮言也。大似诙谐戏剧之意,以发自己心事。谓人以庄子所言,大而无用,但人不善用,不知无用之用为大用,故假惠子以发之。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遗(馈也)我大瓠之種(惠子魏人,故言魏王),我樹之成而實五石(瓠之子有五石之多,言其大如此)。以盛水漿,其堅(重也)不能自舉(言一人举不动)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言廓落之大,没处安顿)無所容。非不呺然(大貌)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言击碎之也)。”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言惠子不能善用其大也)。宋人有善為不龜(音均,言寒冻,手背皮绽裂,如龟背之纹也)手之藥者(言能治使手不皲裂之药者),世世以洴澼(漂洗也)絖(旧棉絮也)為事(言因有不裂手之药,故世世以此为业)。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客闻其方妙,故重价买之)。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所获之利薄);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言难一,且而得厚利,且而不损己),請與之(不知客所用大也)。’客得之,以說(去声)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使得方之人以为将)。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言吴有此药,故士卒能兵;越无之,故败也),裂地(列土以封)而封之(言以此药,致封侯也)。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庄子以此喻惠子不善用其无用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思其可用处)以為大樽(以瓠为度水之樽,如今之渔舟小儿背瓠,可知也)而浮于江湖(此以所用之大也),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蓬有心而不通,此嘲惠子一窍不通,正卮言也)也夫!”

此一节,庄子以自创逍遥神人之说,以明无用之大用,盖亦有自寓己意,言世无所知也。惠子乃庄子生平相契之友,故托嘲调以见己意。盖亦言,其虽有圣人,必须举世有见知者,而后乃得见用于当世也。言虽戏剧,而心良苦矣。此等文,要得其趣,则不可以正解,别是一种风味,所谓诗有别趣也。后诸篇中,似此寓意者多,学者不可不知也。前虽说不善用其大,尚未说无用之用,故下文以大树发之。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樗散,无用之木)。其大本(树大身也)臃腫而不中繩墨(言不材之甚),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言不可裁取也)。立之塗(喻当要路),匠者(喻当世执政之人)不顧(喻不为世所采录也)。今子之言,大而無用(言虽大而无实用),眾所同去(言为众人所共弃也)也。”莊子曰:“子獨不見狸狌乎(庄子因惠子说大无用,遂将狐狸、野菌之小巧,以比惠子,并世用小知者,皆不得其死)?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以比小知之人,卑身谄求以取功利,俟其机会,如狸狌之伏身,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避高下(以喻世人无知,但知求利,恣肆妄行,不避利害);中於機辟(此机辟,以取狸狌者),死於罔罟(以罔罟罗取狸狌,因不避高下,故堕死于机罔之中,以喻世人之恃知求利名者,亦若此而已)。今夫斄牛(南方山中有此大牛),其大若垂天之雲(斄牛虽大,未必如此,乃卮言也)。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言斄牛之大,纵若垂天之云,能如此大,亦不能执鼠,言其至大,不能就其屑小也)。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言既有此大树,不必患其无用,任他无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此庄子自喻也。然虽大而无用,但你世人亦不必用,但任放之于无用之地,有何不可),廣莫之野(此句与无何有,皆喻大道之乡也),彷徨(游行自得也)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言至人无用而任与道游,则行住坐卧,乐有余地,又何患焉)。不夭斤斧(大树本已不材,而又树之无人之境,斧斤不伤,以喻圣人无求于世,故不为世所伤害也),物無害者(以无用且不置人前,何害之有哉),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此篇托惠子以嘲庄子之无用,庄子因嘲惠子以小知求名求利之为害。似狸狌之不免死于罔罟。若至人无求于世。固虽无用。足以道自乐。得以终其天年。岂不为全生养道之大用。是则无用。又何困苦哉。此虽巵言。足见庄子心事自得之如此。岂世之小知之人能知耶。

卷二 齊物論

物论者,乃古今人物众口之辩论也。盖言世无真知大觉之大圣,而诸子各以小知小见为自是,都是自执一己之我见,故各以己得为必是。既一人以己为是,则天下人人皆非,竟无一人之真是者。大者则从儒墨两家相是非。下则诸子众口。各以己是而互相非。则终竟无一人可正齐之者。故物论之难齐了久矣。皆不自明之过也。今庄子意。若齐物之论。须是大觉真人出世。忘我忘人。以真知真悟。了无人我之分。相忘于大道。如此则物论不必要齐而是非自泯。了无人我是非之相。此齐物之大旨也。篇中立言以忘我为第一。若不执我见我是。必须了悟自己本有之真宰。脱却肉质之假我。则自然浑融于大道之乡。此乃齐物之功夫。必至大而化之,则物我两忘。如梦蝶之喻。乃齐物之实证也。篇中以三籁发端者。盖籁者犹言机也。地籁,万籁齐鸣。乃一气之机,殊音众响,而了无是非。人籁,比竹虽是人为,曲屈而无机心,故不必说。若天籁,乃人人说话,本出于天机之妙。但人多了一我见,而以机心为主宰,故不比地籁之风吹。以此故有是非之相排。若是忘机之言。则无可不可。何有彼此之是非哉。此立言之本旨也。老子云。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此齐物分明是其注疏。以此观之则思过半矣。

南郭子綦(子綦乃有道之士,隐居南郭)隱几而坐(端居而坐,忽然忘身,如颜子之心斋,此便是齐物论之第一工夫),仰天而噓(因忘身而自笑也),嗒焉(解体貌,言不见有身也)似喪其耦(此言色身乃真君之耦耳,今忽焉忘身,故言似丧其耦)。顏成子游(子綦之弟子)立侍乎前,曰:“何居乎(言先生何所安心,乃如此乎)?形固可使如槁木(子綦既已忘形,则身同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形忘而机自息,故心若死灰。子游言:形与心,固可如槁木、死灰乎)?今之隱几者,非昔之隱几者也(言昔见隐几,尚有生机;今则如槁木、死灰,比昔大不相侔矣)。”子綦曰:“偃(子游名),不亦善乎,而問之也(言问之甚不善也)!今者吾喪我(吾自指真我;丧我,谓丧忘其血肉之躯也),女知之乎(言女岂知吾丧我之意乎)?”

此齐物论,以丧我发端,要显世人是非,都是我见。要齐物论,必以亡我为第一义也。故逍遥之圣人,必先忘己,而次忘功、忘名。此其立言之旨也。

“女聞人籟(乃箫管之吹而有声者),而未聞地籟(即下文长风一鼓、万窍怒号);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即众人之言论,乃天机之自发)!”

将要齐物论,而以三籁发端者,要人悟自己言之所出,乃天机所发;果能忘机,无心之言,如风吹窍号,又何是非之有哉。明此三籁之设,则大意可知。

子游曰:“敢問其方(问三籁所以)。”子綦曰(先说地籁):“夫大塊(天地也)噫(爱,去声)氣,其名為風(言大风乃天地之噫气,如逍遥,六月之风为息,此搏弄造化之意)。是(指风)惟無作(起也),作則萬竅怒号(言大风一起,则万窍怒号)。而(汝也)獨不聞之翏翏乎(翏翏,长风初起之声也)?山林之畏佳(摇动也),大木百圍之竅穴(言深山大木,有百围者,则全身是窍穴),似鼻(此下言穴之状,有似人鼻之两孔者),似口(似人之口横生者),似耳(似人之耳斜垂者),似枅(有方孔之似枅者),似圈(有圆孔之似圈者),似臼(有孔内小外大,似舂臼者),似洼者(有长孔,似有水之洼者),似污者(似浅孔、似水之污者。上言窍之形,下言声);激者(故有声,如水之激石者)、謞(音孝)者(有似响箭之声而謞者)、叱者(如人叱牛之声者)、吸者(如人吸气,而声细若收者)、叫者(有声似人高叫者)、譹(音豪)者(有低声若譹者)、宎者(如犬之细声而留者)、咬者(若犬吠之声者。以上窍之声也)。前者(前阵风也)唱于(声轻而缓),而隨者唱喁(后阵而声重)。泠風(零风)則小和(风一吹,而众窍有声如和),飄風(大风)則大和,厲(猛也)風濟(止也),則眾竅為虛(谓众窍之声,因风鼓发;大风一止,则众窍寂然。言声本无也)。而(汝也)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调调、刁刁,乃草木摇动之余也。意谓风虽止,而草木尚摇动而不止。此暗喻世人是非之言论,而唱者已亡,而人人以绪论,各执为是非者)?”

此长风众窍,只是个譬喻,谓从大道、顺造物,而散于众人,如长风之鼓万窍,人各禀形器之不同。故知见之不一,而各发论之不齐,如众窍受风之大小、浅深,故声有高低、大小、长短之不一。此众论之所一定之不齐也。故古之人唱于前者小,而和于后者必盛大,各随所唱而和之,犹人各禀师承之不一也。前已唱者已死,而后之和者犹追论不已,若风止而草木犹然摇动之不已也。然天风一气,本乎自然,元无机心存于其间,则为无心之言,圣人之所说者是也;争奈众人各执己见,言出于机心,不是无心,故有是非。故下文云,夫言非吹也,以明物论之不齐,全出于机心、我见,而不自明白之过。此立言之枢纽也,知此,可观齐物矣。

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言已知地籁,则是比竹无疑,故不必更说)。敢問天籟。”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言天籁者,乃人人发言之天机也,吹万不同)……[缺2页]。咸其自取,怒者其誰耶?”

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構,日以心鬥。縵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縵縵。其發若機栝,其司是非之謂也;其留如詛盟,其守勝之謂也;其殺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為之,不可使復之也;其厭也如緘,以言其都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喜怒哀樂,慮歎變慹,姚佚啟態;樂出虛,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形若非我之假形,而彼真宰亦无所托)。取是亦近矣(前云咸其自取,怒者其谁?今云取是,是即上此彼二字,意指真宰也。谓人能识取此真宰,亦近道矣),而不知其所為使(谓真宰乃天机之主,其体自然,而不知其所为使之者)。若有真宰(到此方拈出真宰二字,要人悟此,则为真知矣),而特(但也)不得其眹(朕兆也。言真宰在人身中,本来无形,故求之而不得其朕兆也)。可行(言日用云为,无非真宰为之用)己信(言信有真实之体可信),而不見其形(但求之而不见其形容耳,此即老子云杳杳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之意),有情(实也)而無形(谓有真实之体,但无形状耳)。

前云知之不同,此一节,言各人情状之不一。而人但任私情之所发,而不知有天真之性为之主宰,因迷此真宰,故任情逐物,而不知返本。故人之可哀者,此耳。前云咸其自取,怒者其谁,到此却发露出真宰,要人悟此,则有真知,乃不堕是非窠臼耳。

上言真宰,虽是无形,今为有形之主。若要悟得,须将此形骸,件件看破,超脱有形,乃见无形之妙。故下文发之。

百骸(骸骨也,人有三百六十骨节,总而言之,曰百骸)、九竅(耳目口鼻有七,通前后有九)、六藏(藏者,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通命门为六。举一身之形,尽此数件而已),賅而存焉,吾誰與為親(赅,犹该也。言该尽一身,若俱存之而为我,不知此中那一件,是我最亲者?若以一件为亲,则余者皆不属我矣;若件件都亲,则有多我,毕竟其中谁为我者?此即佛说小乘,析色明空观法;又即圆觉经云,四人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此破我执之第一观也)?汝皆悦之乎?其有私焉(言汝身中件件皆悦,则有私焉者,则有多我矣)?如是皆有為臣妾乎(言如是件件皆我,若无真君主之者,此特臣妾,但供使令耳,非其主也)?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也(若件件但供使令若臣妾者,然臣妾不能相治,谁为管摄耶)。其遞相為君臣乎(若递相为君臣,则无一定之主矣)?其有真君存焉(若件件无主,乃假我耳,其必有真君存焉。既有真君在我,而人何不自求之耶)?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言此真君,本来不属形骸,天然具足,人若求之,而得其实体,在真君亦无有增,益即求之而不得,而真君亦无所损。即所谓不增不减,迷之不减,悟之不增,乃本然之性真者。此语甚正,有似内教之说。但彼认有个真宰,即佛所说识神是也)。

庄子心胸广大,故其为文,真似长风鼓窍,不知所自。立言之间,举意构思,即包括始终。但言不顿彰,且又笔端鼓舞,故观者茫然,不知其脉络耳。如此篇初说天籁,即云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则已立定脚跟,要人自看,识取真宰。只是一言难尽,故前面大知闲闲已来,皆是发挥吹万不同,只到旦暮得此已下,方解说咸其自取、怒者其谁,方拈出个真宰示人。今此一节,乃说破形骸是假我,要人撇脱形骸,方见真宰,即是篇首丧我之实也。

向下只说世人迷真逐妄,乃可哀之大者,盖悲悯之意也。

一受其成形(言真君本来无形,自一受躯壳以成形),不亡以待盡(则不暂亡,只待此形随化而尽)。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知能止,不亦悲乎(言真君为我有形之主,而不知所养,使之与接为情,日与心斗,以为血肉之躯。故被外物相伤,如刃之被磨,往而不返,可不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言驰于物欲,终身役役劳苦,而竟不见其成功,不知竟为何事),苶然(疲貌)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耶(言为名利劳形,终身役役,以至苶然疲弊,而竟莫知所归宿。人生之迷如此,可不哀耶)!人謂之不死,奚益(世人如此昏迷之至,其形虽存,人谓不死,有何益哉)!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言其妄情驰逐而不休,而形骸与之俱化,而心亦与之俱溺而不悟,如此可不谓之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无知貌)乎(言人生固如此之无知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言唯我独芒然无知耶,而世人亦有不芒者乎?此庄子鼓舞激切之语也)?

此一节,言真君一迷于形骸之中,而为物欲之所伤,火驰不返,劳役而不知止,终身不悟,可不谓之大哀者耶?由其迷之也深,颠倒于是非而不觉也。故下文方露出是非二字。

夫隨其成心(现成本有之真心也)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言人人具有此心,人皆可自求而师之也)?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此句谓,何必圣人有之?盖知代者,乃圣人知形骸为假借,故忘形而自取于心者也)?愚者與有焉(虽愚者亦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言人未悟本有之真心,而便自立是非之说),是今日適越而昔至也(言其实未至以为至,以此是非者,是自欺也)。是以無有為有(所谓未得为得,强不知以为知也)。無有為有(言此自欺之人),雖有神禹,且不能知(言神禹虽圣,其知虽广,亦直知其所至之处;若此等人,以无为有,又何能知之),吾獨且奈何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甚言此辈难与言大道也)!

此一节,言是非之端,起于自欺之人,强不知以为知,且执己见为必是,故一切皆非。盖未悟本有之真知,而执妄知为是,此等之人,虽圣人亦无奈之何哉。可惜现成真心,昧之而不悟,惜之甚矣。由不悟真心,故执己见为是,则以人为非,此是非之病根也。

下文,方发明齐物论之主意。

夫言非吹也(前但敷演世人不悟真宰,但执我见。以未随其本有之真心,但执妄见,所以各各知见不同。到此方入物论,谓世人之言,乃机心所发,非若风之吹窍也),言者有言(故所言者,非任真宰,乃有机心之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以任一己偏见之言,故其所言者,特未定其果是、果非也)。其有言耶?其未嘗有言耶(此要人返观,本来有此言耶?未尝有此言耶?即此一语,便令人自知。而齐物论之功夫,略示于此矣)?其以為異於鷇音(鷇音者,乃鸟在壳将出,啐啐之声,谓是天机之音,全出无心;而人之有心之言,与鷇音不同,要人自看。又),亦有辯乎?亦無辯乎(辩,谓彼此争辩也。谓人返看语言如鷇音时,此则有辩论乎?无辩论乎?要人发言当下,自返观也)?

此一节,将明物论之不齐。先指出言语音声,本无是非,若任天机所发,则了无是非之辩。然绝言处,乃齐物之旨,已揭示于此,欲人就此做工夫,看破天机,则是非自泯矣。从“夫言非吹也”起,直至后文成亏章末“此之谓以明”止,为一大章,计七百四十余言,节节生意,最难一贯,必细心深观,乃悟其妙。

向下,方的指出,是非之人,乃迷真执妄之流也。

道惡乎隱(隐,谓晦而不明也),而有真偽(谓大道本无真伪。先设问:道为何不明,而有真伪耶)?言惡乎隱,而有是非(谓真人之言,本无是非。设问:为何真言隐,而有是非耶)?道惡乎往,而不存(言道若无真伪,则了无取舍,何往而不存耶)?言惡乎存,而不可(若言出于自然,一任天机,则有何所说而不可?但为道隐,而言亦伪;言偶,而是非因之而生也)?道隱於小成(言道本不隐,但隐于小知之人。所成者小,故大道不彰耳),言隱於榮華(荣华,谓虚华不实之言也。以言不载道故,但涉浮华,故至言隐矣)。故有儒墨之是非(到此方指出是非之人,盖端为儒墨而发。以儒厚葬,墨子薄亲,故互相是非。当时庄子与孟子同时,以孟子辟扬,墨曰予岂好辩哉,故有是非之辩。故以儒墨并之),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言儒以厚葬为是,乃墨子之所非者,故曰是其所非;墨以薄亲为是,而儒非之,故曰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言儒墨二家互相是非,皆未明大道,但各执我见耳,未必为真是也。苟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莫若明乎大道,则了无是非之辩矣)。

此一节,方指出是非之端,起自儒墨。当时虽有处士横议,而儒墨为先唱。意谓杨墨固失仁义矣,而儒亦未明大道也。故两家皆无一定之真是。故以此为发论之张本。盖言辩是非,滥觞于儒墨,旁及诸子,后单结指于惠子,皆不明之人,乃丧道者也。

下先明本无是非,而人不自知,故妄执己见、起是非耳。

物無非彼(言若天地间一人执我,则尽天下之人皆彼也。故曰物无非彼),物無非是(言若一人执己为是,则人人皆执己为是,则天下无不是矣。故曰物无非是)。自彼則不見(言若但见彼之非,则不见自己之非矣),自知則知之(言若自知其非,则知天下无不是矣。故曰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於是(言彼之非,盖出于我之是),是亦因彼(言我之是,亦因彼之非。由人不自知故,但执己是,所以不能泯是非也)。

此一节,言人苦于不自知,故以己是为必当。若彼此互相易地而观,则物我两忘,是非自泯,乃见本来无是非也。

下文发明,是非本无,特因对待而有。

彼(彼非)是(我是),方生之說也(方谓比方、对待之意也。言是非本无,盖因人我对待而有也)。雖然(下一转,以明对待无有了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言对待是非,比之生死一般,生而死、死而生,生死循环,无有了期。若将死字作灭字看,亦妙);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是者为可,不是为不可。以此,终无两可之时);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言此是因彼非,彼是因此非。皆不自知自明之过也)。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言圣人不由世人之是非而独照,明于天然之大道,故是为真是,故曰亦因是也。此言圣人之因是,乃照破之真是;不似世人,以固执我见为是,而妄以人为非也。此即老子之人法天)。

此一节,言世人之是非,乃迷执之妄见,故彼此是非而不休。唯圣人不随众人之见,乃真知独照于天然大道,了然明见其真是,故曰亦因是也。此是则与众天渊,故以亦字拣之。前云,与其儒墨互相是非,莫若以明,明即照破之义。故此以圣人照之于天,以实以明之。明此为齐物之工夫,谓照破即无对待。故下文发挥绝待之意,而结归于莫若以明。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此承上圣人照破工夫,则悟我之是,即彼之非,彼之非,亦即我之是。如此互观,则何是非之有)。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如此互观,则是非两忘),果且有彼(彼非)是(我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若是非两合于大道,果然有是非哉,果然无是非乎哉)?彼是莫得其耦,謂之道樞(言是非两忘,则坦然一际,绝诸对待,如此则彼是莫得其耦。耦,对待也。绝待,即道妙之枢纽也)。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环则不方,中虚则活而能应,以譬道之虚无。若得此虚无道枢,则应变无穷)。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言是非泯同于大道,则是亦是道,非亦是道,如庄子诽薄尧舜,此一于大道也)。故曰:莫若以明(前云,与其儒墨之是非,莫若以明。说到圣人照破,则泯绝是非,而与道游,则无往而非大道之所在。故此结之,故曰莫若以明)。

此一节,言圣人照破,则了无是非,自然合乎大道,应变无穷;而其妙处,皆由一以明耳。此欲人悟明,乃为真是也。则物论不待齐而自齐矣。此即老子之天法道。下以指马,喻本无是非之意。

以指喻指之非指(以我之触指,喻彼之中指,为非我之触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不若以彼中指,倒喻我之触指,又非彼之中指矣);以馬喻馬之非馬(马,双陆之戏马也。马有黑白之分,虽有黑白,皆马也。若以彼黑马,喻我之白马,非彼之黑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不若以彼黑马,倒喻我之白马,又非彼之黑马矣)。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若以此易地而观,指、马无二,则是非自无。由圣人照破,大而观之,不但人我一己之是非自绝,则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斯则天地一指,万物一马耳,又何有彼此、是非之辩哉。此盖从莫以明一语,发出圣人不由而照于天,释以明之意。故此归结照破工夫,真能泯是非,万物齐一,欲人于此着眼也)。

此一节,发挥圣人照破,则泯绝是非,天地万物化而为一。

下文释为一之所以。

可乎可(谓人以为可,则我亦因而可之),不可乎不可(人不可,则我亦因而不可之)。道行之而成(谓任道而行,无有不合于道者。成现、现成,成不必分别也),物謂之而然(然者,自是也。谓人谓之而然者)。惡乎然(谓所以然者,何耶)?然於然(谓然于自己心中之为然耳)。惡乎不然(言人因何而不然耶)?不然於不然(谓人所以不然者,但彼心中自以为不然耳)。物固有所然(言物物实有一定之然。譬如药之参喙,用参则喙不然;且用喙时,用参则不然矣。此则物物皆有一定之实然也),物固有所可(物有在此不可,而在彼亦有可用者)。物無不然,物無不可(由此观之,则天下物,无有不然,亦无有不可者)。故為是舉莛(屋梁也)與楹(屋柱也),厲(音赖,癫病之恶人也)與西施(美妇人也),恢(大也)詭(诈也)譎(诡也)怪(怪异也),道通為一(言莛、楹之长短,厉、施之美恶,恢、诡、谲、怪之变状,以人情视之,其实不得其一样,难其无是非。若从道眼观之,则了无长短、美恶之相,一际平等。此言非悟大道,决不能齐天下之物论也)。其分也,成也(如截大木以为器,在木则为分,在器则为成。故其分即成也);其成也,毀也(然器虽成,于木则毁,如此岂可执一定为成毁哉)。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若就一边而观,似有成毁;若通而观之,则无成无毁。故复通为一,以此而观万物,又何是非之有)。

此释上天地一指、万物一马之意,必以道眼观之,自然绝是非之相;是非绝,则道通为一矣。

下文方指归于道。

惟達者(达道之人)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惟达道之人,知万物本通为一,故不执己是,故曰不用。既不用已,是但寓诸众人乙情,庸众也,谓随众人之见也)。庸也者,用也(解庸者,用也。谓用众人之好恶为好恶也);用也者,通也(由其能用,故能通众人之志也);通也者,得也(言能通达于道者,无往而不自得;苟自得,则无是非之执矣)。適得而幾矣(言达道之人能适于得,则几近于道矣)。因是已(言达者通达于一,虽万变而不失其道,此则无往而不是;如此因是,乃真是矣),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谓至无往而不达,则了无是非,顺物忘怀,则不知其所以然,谓之道。此老子道法自然)。

此一节,要忘是非,必须达道之圣人,知万物一体,故无是非,无适而不可,顺乎自然,此谓之道。上面说了许多,展演铺舒,直到此,方指归一道字。因是已之已字,乃极尽之处,言圣人极尽,只是合乎自然之道,如此而已;合乎道,则自然归一。后文言,愚人勉强要一,故卒莫能一也。

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未达大道,强勉以己见要为一,而不知其本来大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谓执己见为必是,要一众人之见,即如狙之喻也)?曰:“狙公(养猿之人)賦芧(输芋粒以食猿也),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言众狙执定,朝应多,而夕应少)。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狙公以本数颠倒之)。”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三四之名同,而实数亦同,但狙之所执己见,以朝四为必是,故不核其实,而但喜其名耳。此皆不能忘是非者,如夷齐之类是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天钧,谓天然均等,绝无是非之地也。前云照之以天,故此结云,休止乎天均),是之謂兩行(两行者,谓是者可行,而非者亦可行,但以道均调,则是非无不可者)。

此一节,言工夫未到自然之地,强勉要一其是非,而不悟玄同之妙者,似此之人,但能因是,不能忘非。正如夷、齐、介子之流,其行虽高,不无愤世嫉俗之心;又如儒墨,各执一端为是,乃但能可其可,不能可其不可。虽然离是非,卒不能一是非。即其所操,未尝不是,元非道外,只以各执己见为是,乃成颠倒。故如狙公之七数,名实一般,而喜怒为用各别,此特劳神明为一者,而不知其大同者也。须是圣人,和同是非,休乎天均,两忘而俱行之,故能和光同尘,混融而不辩,则无可、不可矣。

下文意谓,古之人,知到本来无物、玄同之境,故本无是非;自后渐渐不济矣。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上言不知道者,劳神明强一,而竟莫能一。故此言古之真人,有真知之至处。至者,本来无物之地也。故下征释)。惡乎至(问何以为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復加矣(本来无物已前,乃道之极处,无以知也)!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虽适有形,犹知识未凿,似浑沌初分,人心淳朴,然尚未有人我之封。之封,犹彼此界限也)。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其次虽有彼此界限,其风尚朴素,而未有是非之心,去道不远)。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自是非一彰,而大道丧矣)。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爱,私爱于一己也。成,前云一受其成形,自迷真性,成此形骸,固执为我,故大道亏损多矣)。果且有成與虧乎哉?果且無成與虧乎哉(苟以大道而观,果且有成亏乎?无成亏平,若真见得本无成亏,则是非自泯矣)?

此一节言,由迷大道,则成我形,我成而道亏矣。前云,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直说到此处,方透出一个爱字,为我执之本。以成其一己之我,则所成者小,而大道隐矣,申明前云道隐于小成之意也。

后文意由所成者小,故举世之人,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故以三子发之。

有成與虧,故(故字,副墨,作昔字)昭氏之鼓琴也(由上云爱成而道亏,又要显本无成亏,故引三子发之。昭文善鼓琴,是成一家之业;后其子不能鼓琴,是亏损了家声也);無成與虧,昭氏之不鼓琴也(意谓当初不勇成鼓琴之名,则其子亦未有亏损家声之说)。昭文之鼓琴,師曠之枝策也(又引师旷作证。言师旷,最聪明之人,却使眼盲,不见枝策而行,此便是有成亏处),惠子之據梧也(惠子与庄子同时为友,而惠子有口才,善辩论。庄子意谓,惠子辩论虽成,而大道已亏,故以二子成亏比之。以善辩而不明道,即如师旷聪明而眼盲,即其子亦不能世其辩论之业,故如昭文之鼓琴),三子之知幾乎,皆其盛者也,故載之末年(言从事,以终其身也)。唯其好之也,以異於彼(言三子之笃好,将以异乎人也);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言他人又有好三人之知者,而三子自以为至,又欲以己之能,将明示之于彼,谓教他人也)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此句意,独指惠子本未明道,而强自以为明,而又明之于他人,故无大成,竟以坚白昧之,以终其身)。而其子又以文之綸終(上句惠子之成亏,此言昭文之成亏),終身無成(言惠子以坚白之昧终,此终身无成也。昭文之子学父之琴,亦终身无成。若惠子之不辩、昭文之不鼓琴,又何成亏之有哉?言其道之所以亏者,正以成者小也)。若是而可謂成乎?雖我亦成也(言若惠子之可谓成者,庄子言,如此则我之不成,可谓之成也)。若是而不可謂成乎?物與我無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则人与我皆未是成者也)。是故滑疑之耀,聖人之所图也(滑疑之耀者,乃韬晦和光,即老子昏昏闷闷之意,谓和光同尘、不炫己见之意,言光而不耀,乃圣人所图也)。為是不用而寓諸庸,此之謂以明(言圣人不以知见夸示于人,亦不以己见为必是,故不用其是,而但寓于庸众之中。前所谓以明者,乃是大成者,此也)。

此一节结文,来意甚远。从夫言非吹也起而下,及道恶乎隐而有真伪,以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乃至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莫若以明,论起一层。以至枢始得其环中,则结之曰莫若以明,为第二层。次从指马喻论起,以明道通为一,引出惟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乃点出一道字,以作活眼。次借狙公名实未亏,从一亏上发挥。道之所以亏,由爱之所以成。以此爱之所以成一句,又远结前立义中,一受其成形,及随其成心而师之。两成字之意谓,若受其形,即爱之所以成,故道有所亏,此有成有亏也。若随其成心而师之,则本无成亏。因有成形,故有辩论是非之彰,盖由此耳。是以成形、成心二意作骨子也。此道隐小成、言隐荣华,有自来矣。皆未悟明大道之过也。故先揭示之曰,莫若以明;次又论道枢,则又云,故曰莫若以明。今论到底,结归成亏,指出惠子是第一不明之人,故持坚白之辩,昧了一生。故末后指出,滑疑之耀之圣人,乃不自是之人,故缴归为是不用而寓诸庸之达者。乃结之曰,此之谓莫若以明。其文发自夫言非吹也起,至此约七百余言,方一大结。其文与意,若草里蛇,但见其动荡游衍,莫睹其形迹,非具正眼者,未易窥也。至若三子之成亏,其昭文乃业之有成亏者,师旷乃形之有成亏者,惠子则道之有成亏者。总结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而末结归于圣人。此圣人,即结前云惟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之义。如此深观,乃见此老之文章,波澜血脉之不可捉摸处。

此之谓以明,已结了前“夫言非吹也”以来一章之意,到此又从滑疑之圣人上,生起立意,发论圣人无是无非,至下文“无适焉,因是已”,二百三十余言为一章。

今且有言(谓世之立言以辩论者)於此,不知其與是類乎(是,指上滑疑之圣人,乃无是无非者。谓今且有人,立言为辩者,不知与此圣人,是相类乎)?其與是不類乎(谓与此圣人,为不类乎)?類與不類,相與為類,則與彼無以異矣(谓今言辩之人,不必说与圣人类与不类。但以己见,参合圣人之心,妙契玄同,则本无圣凡之别。故与彼圣人无以异,了无是非矣。彼字,即上是字,指圣人也)。

此一节,结二圣人,欲人自悟,而忘其己是也。下“虽然”一转,乃庄子特论本无是非之大同,乃发明大道之原也,便是他真知谛见处。

雖然,請嘗言之(言本无是非。虽然如此,尚未透彻。故请尝试一论之)。有始也者(即老子“无名,天地之始”),有未始有始也者(此言有始亦无,谓无始也。即老子云“同谓之玄”),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此未始有亦无,即老子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乃单言无形大道之原也)。有有也者(有,即天地人物,老子“有名,万物之母”也),有無也者(因天地之有,乃推“无名,天地之始”。此盖就有形,以推道本无形也),有未始有無也者(此言天地万物有形,出于无形。而大道体中,有无不立,故云未始有),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上言有无俱无,此言俱无亦无,迥绝称谓,方是大道之玄同之域,故以此称为虚无妙道)。俄而有無矣(言大道体中,了无名相,一法不立,故强称虚无大道。忽然生起有无,而不知谁使之也。前云若有真宰,而不知有所为使,直论到此,方回头照顾,暗点于此),而未知有無之果孰有孰無也(言大道体中,有无不立,即今之有无,谁使之为有无耶?所谓若有真宰,而求不得其朕。今果返观至此,有无尚无,安有是非之辩哉)。今我則已有謂矣(言有无既无,了绝名相,何有言论之辩耶?然我既已于无言之中,而有言说矣,但我言本无言),而未知吾所謂之其果有謂乎?其果無謂乎(言我今既已有言,但言其无言耳。如前所谓鷇音是也,原出于天机,了无是非之相。世人但观我无言之言,其果有言说乎?果无言说乎?但悟此无言之言,则是非自泯矣)?

已前释言非吹也,盖有机心之言也。今庄子既说到忘言玄同之处,意谓我今虽已有言,乃从真宰而发,是无言之言。若会我无言之言,则忘言而归一致矣。

下文重释忘言归一,大小玄同,了无是非。如此,乃真是也。

夫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泰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襁褓中子),而彭祖為夭(此二句极难理会。以上文已论归大道之原,今将以大道而一是非。意谓若以有形而观有形,则大小、寿夭一定而不可易者。今若以大道而观有形,则秋毫虽小,而体合太虚;而太山有形,只太虚中拳石耳。故秋毫莫大,而太山为小也。殇子虽夭,而与无始同原;而彭祖乃无始中一物耳。故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也。若如此以道而观,则小者不小,而大者不大;夭者不夭,而寿者非寿矣。如此则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何是非之有哉)。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以道观之,万物一体,则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以为一,物我两忘,更复何言)?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既已称谓为一,则言恶乎存而不可哉)?一與言為二(谓无形之一,今称谓之为一,则是两一成二矣),二與一為三(今又以言说彼两一,则观待而为三矣)。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而況其凡乎(自以言相待而为三,则相待无穷。纵有巧于历数者,不得终穷矣。况其凡乎)!故自無適有,以至於三,而況自有適有乎(言自无才适有,则已成三;而况自有适有,则无极矣)!無適焉,因是已(无适者,谓安心于未始有已前,则湛然常一而不迁矣。前云,众人因是,而有是非;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故一往论到未始有物已前,天地万物混而为一,故不离于道,如此为真是。所言圣人因是者,乃无适为是,此正照之于天也。此文之照应处)!

此一节,明妙契玄同、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安心于大道,不起分别,则了无是非。此乃真是。故结之曰“无适焉,因是已”。

下文又重提起一是字,乃是非之根原。

夫道未始有封(本无形相、人我界限),言未始有常(常者,执定不化之意,乃是非之言也。任道而言,则无可、不可,了无一定是非之相),為是而有畛也(只因执了一个是字,故有是非分别之辩)。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倫、有義,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意谓从无适有,则有无二字,已成对待矣。既有之后,则有左右之序;有左右,则有伦义;有伦义,则有分辩;则有争竞。此相因而有,乃执定而不可化者。盖从一是字为病根,只如以左为是,而右则决不可易。世俗之情,以此分辩为能,故谓之八德。此德,乃能义)。

前一往从迷至悟,说到大道根底,因是已一句,已结绝了。至此又提起,大道本无是非,不知这些分辩执着,从何而有。只要提出一个是字为病根,要使人识得破。

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道包天地,与太虚同体,本无封畛。只为众人迷大道,而执己见为是,故是非之辩,由之而起。圣人心与道合,即六合之外,未尝不知;但存之而不论。以非耳目之所及,恐生是非,故不论耳);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六合之内,圣人未尝不周知万物,但只论其大纲,如天经地义,以立君臣、父子之序,而不议其所以之详)。春秋經世,先王之志,聖人議而不辯(春秋乃为经世君臣、父子之大经、大法,圣人但议其名分、品节之详,而不辩其是非之曲折)。故分也者,有不分也(夫道一而已,本来不分。但在天地有形之内,而人伦之序,不得不分。人物虽分,而道未尝分,所谓性一而已矣);辯也者,有不辯也(虽天地间有众口之辩,其实有不可辩者,乃忘言之大道存焉)。曰何也(谓何以有不辩、不分之义耶)?聖人懷之(圣人与道为一,明知万化之多,而未尝分;明知众口之辩,而道非言之可及。故葆光敛耀,怀之于心,而不示于人),眾人辯之以相示也(众人其实未达大道之原,而强不知以为知,且执以己见为必是,而以哓哓之辩,夸示于人,故大道隐矣)。故曰辯也者,有不見也(故曰者,引古语也。老子云: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此一节,释滑疑之圣人,与道为一,以至无适焉、因是已。意谓圣人心同太虚,即六合内外之事,未尝不知,但怀之而不辩,以显好辩者,其实未明大道也。

下文重释不言不辩之义。

夫大道不稱(道本无名,故不可以称),大辯不言(不言之辩,是非了然),大仁不仁(不是有心要仁),大廉不嗛(嗛,满也。不以廉自满),大勇不忮(忮,害也。大勇,乃自全道力,非害于人也)。道昭而不道(谓大道昭昭,言则非道),言辯而不及(道本绝言,纵有言辩,亦不能及),仁常而不成(仁若常持有心,则有私爱,故不能大成万物),廉清而不信(信,实也。谓矫矫以自清立名,则无实德矣),勇忮而不成(勇若有害人之意,则为血气,而不成道义之勇矣)。五者圓而幾向方矣(五者名虽可行于世,以皆出有心,卒莫能行,故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以上五者几方而不能行者,以恃小知自私之过,其实未知大道之原也。由是而知,圣人止其所不知之地,乃以为至也。此结前古之人、其知有所至以来一章之义)。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言所不知之地,乃大道之原也,此中本无辩论言说。若有人知此不言之辩、不道之道,正若枢之环中,以应无穷。故能知此者,谓之天府)。注焉而不滿(大道体虚,大海不足以比其量。故大地之水,生之而不满),酌之而不竭(即大地酌取,而亦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所谓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而不知其所从来),此之謂葆光(葆,犹包藏而不露也。前云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以来,只说到此,乃结指其义,曰此之谓葆光)。

前云滑疑之耀、圣人所图,故举六合内外之事,圣人无所不知,但知而不言;以其大道本来无知、无辩故也。圣人安住广大虚无之中,以游人世,故和光同尘、光而不耀,是之谓葆光。圣人工夫,必做到此,方为究竟,故云圣人所图。

故昔者堯問於舜曰:“我欲伐宗(国名)、膾(国名)、胥敖(国名),南面而不釋然。其故何也(不释然者,谓心中必欲伐之,次罢而不能释然,不知何故也)?”舜曰:“夫三子者,猶存乎蓬艾之間。若不釋然何哉(言尧之心不广,不能容物也。且三子所处甚微细,如蓬艾之间,诚不足以芥蒂于胸中者。若不释然,何不自广也)!昔者十日並出,萬物皆照,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言尧之德未至也。昔者十日并出,则光明广大,万物毕照,况德之胜过于日者乎。苟自德已至,则广大光明,无物不容,况三子之微细乎)!”

此因上葆光之圣人,其心广大如天府,所谓圣人所图者,盖由工夫做到至处,乃如此耳。此言工夫未到,则其心不广,不能容物。故虽尧之大圣,亦有所缺。故十日并出,为进德之喻。以总结前意,以终“夫言非吹”已来之意也。下文重申明,至人止其所不知,以显圣人之成功,以结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齧缺問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惡乎知之(要明不知之真知,故托王倪以发挥)!”“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惡乎知之(若有知,则有所不知,则非真不知之地矣)!”“然則物無知邪?”曰:“吾惡乎知之!雖然,嘗試言之。庸詎知吾所謂知(此知乃世人之知)之非不知邪(谓世人之知,不是我之不知耶)?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我之不知)非知邪(言我之不知,不是世人之知耶?谓圣人之知,本来无二。但世人习于妄知,故偏以为是,总非真知耳)?且吾嘗試問乎汝(发明不是正知之意):民濕寢則腰疾偏死,鰍然乎哉(言人但知安寝干燥屋宇,若近湿则腰疾偏废;而鳅卧泥中,岂若人哉)?木處則惴慄恂懼,猿猴然乎哉(人处木枝则恐惧,而猿猴以为安便,岂若人哉)?三者孰知正處(三者,谓人、鳅、猿猴,各知安其所习以为常,于己未尝不是;但各随一己俗习之知耳。何者为正知哉)?民食芻豢(乃民之所习知),麋鹿食薦(薦,草也。乃麋鹿所习知),蝍且(蜈蚣也)甘帶(带蛇也),鴟鴉嗜鼠(此四者各以为知常味),四者孰知正味(以各知之味如此,岂知正味哉)?猿猵狙(猵狙亦猿,同形而类别)為雌,麋與鹿交(麋小而鹿大),鰍與魚游(鳅无合,与鱼游而孕子)。毛嬙麗姬(二人皆美女),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美女,人人所爱,彼四物见之,而惊走远去。是果色之可美耶?试问以下,历举安居、食、色,皆世人之所知也,人则以为必是而不可易者,然彼诸物各又不然。是则谁为正知哉?若执各人之知为然,而彼又有不然者。斯则世人之小知、小见,岂可执为真是耶)?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将上人物,各非真知,则观今之以仁义为必是者,岂真是哉!且如仁义,圣人以治天下,而盗跖即以之为大盗。若以圣人为是,而盗跖亦是;若以盗跖为非,则圣亦非也。如此是非不定,吾何能尽知其辩哉)!”齧缺曰:“子不知利害,則至人固不知利害乎(设此一问,要显至人之德不同)?”王倪曰:“至人神矣(不可以利害名目)!大澤焚而不能熱(言至人岂但不知利害,即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漢冱(水冻也)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飄風振海而不能驚(言至人神超物表,不与物对,故物不能伤)。若然者(若如此者),乘雲氣,騎日月(即磅礴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於己,而況利害之端乎(此结圣人之德,谓至人与道混融,神超物外,卓出于死生,而况世之小利害乎)!”

此一节,申明前文“至人止其所不知”,以言世人各非正知,而执为必是,其所知者,如此而已。以此是非,吾恶能知其辩哉,以结至人不知之至,乃超出生死之人,岂常情可测耶!下文说齐死生,以梦觉观世人,则举世无觉者,以显是非之辩者,皆梦中说梦耳。文极奇,而义极正。

瞿鵲子問乎長梧子曰:“吾聞諸夫子,聖人不從事於務(言不以世故为事务),不就利(不知所利也),不違害(不知有害可避也),不喜求(言无求于世也),不緣道(言无心合道,而无缘道之迹也);無謂有謂(以不言之教),有謂無謂(言发于天机,无心之言,如鷇音也),而遊乎塵垢之外(超然游于物外也)。夫子(孔子也)以為孟浪之言(孟浪,谓不着实,犹无稽之言也),而我以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為奚若(何如也)?”長梧子曰:“是黃帝之所聽熒也(谓汝之此言,即黄帝听之,亦荧惑而不悟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意谓孔夫子亦世俗之人耳,何足以知此哉)!且女亦大早計(言瞿鵲子才闻此言,即以为妙道之行,亦计之太早也),見卵而求時夜(才见卵,而便求报晓之鸡),見彈而求鴞炙(才见弹,而便求鴞炙。此太早计之譬也)。予嘗為女妄言之(予以至人之德,为女妄言之),女以妄聽之。奚(奚,何如也)旁日月(言至人之德如此),挾宇宙(宇宙在手乎)?為其吻合(至人与万化吻然混合,而为一体),置其滑昏,以隸相尊(隸,犹言隶役也。言自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皆是以隶役相役而相尊者,此皆世之滑昏之人所为者。至人不与物伍,故一切置之而无心也)。眾人役役(役役于物欲而不自觉,此皆以隶相役役者),聖人愚芚(芚,草之未萌也。言圣人无心于世,不伐不知,泊兮于未兆已前),參萬歲而一成純(圣人入于不死不生,故参万岁而成纯。言不有于世,故圣人了无是非之心也)。萬物盡然,而以是相蘊(言万物本来道通为一,本无是非,如圣人浑化,故曰尽然。但众人只以一是字,蕴成我见,故有生死、是非之辩耳)。予惡乎知說生之非惑耶(言本无生可欣,而众人悦而贪之,岂非惑耶)!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耶(言圣人视生如远逝,视死如归家,而众人恶死,岂非弱丧而不知归者耶!弱丧,乃自幼丧失家乡者)!麗之姬(丽姬,美女也),艾(地名)封人(掌艾之官)之子也。晉國之始得之也(丽姬纳于晋君),涕泣沾襟(言丽姬始至晋时,以为不乐,故涕沾襟);及其至於王所,與王同筐床(与王同卧起),食芻豢(食美味,遂以为乐),而後悔其泣也(既知其乐,乃悔昔之不知为苦也。此喻死者人之所归,乃最乐者,人不知耳)。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若知死之乐,安知不悔昔之不当求生耶?此以为乐,盖言得免形骸生人之苦累,故以死为乐。亦非佛之寂灭之乐。以佛证之,正是人中修离欲行,得离欲界生死之苦,而生初禅禅天之乐。亦非世间人以死为乐也。观者须善知其义)?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此言观人世如梦,观死生如夜旦。以此而游世间,乃至人之行也。梦觉相返者,以未觉乎大梦,故以死生为忧喜;苟知梦觉一如,则死生一条矣)。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言世都在迷中,而自不知其迷,如梦中不知其梦也。而世人且自以为有知为是,而辩于人。此如梦中占梦,其实不自知其在迷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必有大觉之圣人,乃能正众人之梦语也)。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而世之愚人,好执是非之辩者,而不自知在迷中,而自以为觉,故窃窃然私自以为知者,故夸示人。此举世古今昏迷之通病也)。君乎,牧乎,固哉!丘(君乎者,暗指尧舜已下之为君者。牧乎,暗指伊吕已下之相者。固哉丘也,明指孔子。此通说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凡以仁义治天下,而必要归于己是而为道者,皆梦中说梦之人也)也與女(指长梧子也),皆夢也;予謂女夢,亦夢也(即我说女梦,我亦是梦中说女之梦耳)。是其言也(如此梦言),其名為吊詭(吊,至也。诡,怪也。谓此梦说,乃至怪之谈;而女梦中之人,亦信不及)。萬世之後而一遇大聖,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言必待万世之后,遇一大觉之圣人,知我此说,即我与之为旦暮之遇也。意此老胸中,早知有佛,后来必定印证其言。不然而言大觉者,其谁也耶)”。

此一节,明至人所以超乎生死而游人世者,以观世间如大梦,死生如夜旦,忧乐如梦事。迷中说是非,如梦占梦;迷中正是非,如白日说梦事。总而言之,皆在大梦之中耳。似此,若不是至人看破,谁知此是大梦耶?愚者窃自以为觉,岂不陋哉?即自古尧舜已下之君相,以及孔子,皆梦中说梦之人耳。庄子自谓,我此说亦在梦中,无人证……[缺2页]

“既使我與若辯矣,若勝我,我不若勝,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勝若,若不吾勝,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與若不能相知也。則人固受其黮闇,吾誰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與若同矣,惡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惡能正之!使異乎我與若者正之?既異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使同乎我與若者正之?既同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然則我與若與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何謂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則是之異乎不是也亦無辯﹔然若果然也,則然之異乎不然也亦無辯。化聲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窮年也。忘年忘義,振於無竟,故寓諸無竟。”

[缺2页结束]……将显世人之言语音声,乃天机之所发,但在有机、忘机之别,故分凡圣之不同。故以三籁发端,意在要将地籁以比天籁。但人有小知、大知之不同,故各执己见为必是。故说了地籁,即说大知、小知之机心情状之不一,故不能合乎天机,如地籁之风吹窍响耳。如此者何也?盖由人迷却天真之主宰,但认血肉之躯以为我。故执我见,而生是非之强辩者,盖迷之之过也。故次点出真宰,要人先悟本真;要悟本真,须先抛却形骸。故有百骸九窍之说,要人看破形骸,而识取真宰。若悟真宰,则自然言言合道,皆发于天真,是所谓天籁也。今之辩论之不齐者,盖是机心之言,故执有是非。故立论是非之端,首云“夫言非吹也”一句,提起以生后面许多是非之情状,皆从非吹二字发挥。但凡人迷之而不悟,在圣人已悟,则不由众人之是非。故凡有所言者,皆照于天地也。从此照之于天一语,以立悟之公案。故向下说到,是非不必强一,但只休乎天均,则不劳而自齐一矣。如是重重议论,到末后是非卒无人正之者。如举世古今,皆是梦中说梦,必待大觉之圣人,方能正之。即不能待大觉之圣人,亦只须了悟各人之真宰,则物论、是非自明矣。到此了悟之后,是非自明。则凡所言者,皆出于天真,如地籁无异矣。故末后以化声相待一语以结之。若未大悟,则凡所语言,皆当照之于天,而休乎天均为工夫。故以和之以天倪为结语。此通篇之血脉,立言之本意也。但文章波澜浩瀚,难窥涯际。若能看破主意,则始终一贯,森然严整,无一字之剩语。此所谓文章变化之神鬼者也。

下文总以形影梦幻为结,以见真实之工夫也。

罔兩(影外之影也)問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言行止起坐不常,何以无一定之特操也)?”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影谓盖不由我,以有待者形也)?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言我所待者形,若蛇蚹蜩翼之做物耳,彼何知哉)?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言彼假形,块若无知之物,若蛇之蚹、蜩之翼,与真宰无相干者,但任其天机之动作耳。又何以知其然与不然耶?意谓世人学道,做忘我工夫,必先观此身如影、如蛇蚹蜩翼,则我执自破矣)?”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栩栩然,喜意)。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言梦中为蝴蝶,自喜自适,竟不知其为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蘧蘧然,偃卧之貌)周也(觉来依然一周耳)。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言梦觉之不同,但一周耳。不知蝴蝶为周,周为蝴蝶?此处定有分晓,要人看破,则视死生如梦觉。万物一观,自无是非之辩矣)。此之謂物化(物化者,万物化而为一也。所谓大而化之谓圣,言齐物之极,必是大而化之之圣人。万物混化而为一,则了无人我、是非之辩,则物论不齐而自齐也。齐物以一梦结,则破尽举世古今之大梦也。由是观之,庄子之学,不易致也,非特文而已矣)。

此结齐物之究竟化处,故托梦觉不分,以物化为极则。大概此论立意,若要齐物,必先破我执为第一,故首以吾丧我发端。然吾指真宰,我即形骸。初且说忘我,未说工夫;次则忘我工夫,须要观形骸是假,将百骸、九窍、六藏,一一看破散了,于中毕竟谁为我者,方才披剥出一个真君面目。意谓若悟真君,则形骸可外;形骸外,则我自忘……[缺2页]

卷三

養生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跪而下刀之状也),砉(音吸)然響然(用刀之声也),奏刀騞(音画)然,莫不中音(言有节数也),合於桑林(舞名)之舞,乃中經首(乐名)之會(众乐齐奏,言技之妙,而闲之度如此,初无用力仓皇之意也)。文惠君曰:“嘻(叹其妙也),善哉!技蓋至此乎(言解牛之技,妙极于此也)?”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用也)乎技矣(言臣始非专于技,盖先学乎道,以悟物有自然天理之妙,故施用之于技耳)。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言未得入道,则目前物物有碍。故始解牛之时,则满目只见有一牛)。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言初未见理,则见浑沦一牛。既而细细观之,则牛外之头、角、蹄、膊,内之五脏、百骸、筋骨,一一分之,各各不一,件件有理,自然而不可乱者。由是而知无全牛也,久之,则果然见其无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由臣细观其牛,件件分析,有一定天然之腠理,了然于心目之间。故方今解牛,不须目视,任手所之,无不中理者),官知止而神欲行(官,谓耳目等五官也。但以心目知其所止,而神即随其所行。故信手所之,迎刃而解)。依乎天理(但依骨肉之间天理之自然),批(音撇)大卻(音隙),導大[穴欤],因其固然(言任刀所批者,则有大卻;随手所引者,则有大窾空处。但只因固然一定之理,而游刃其间)。技經肯綮(骨肉连结处也)之未嘗,而況大軱(骨也)乎(言任理用刀,从骨肉小小连络处,亦不见有龃龉,而况有大骨为碍乎)!良庖歲更刀,割也(言良能之庖,则一岁一换其刀者,但割切而已)。族(众也)庖月更刀,折(犹斫也)也(言庸众之庖,月换一刀,则砍斫之故,易伤缺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臣之刀十年为率,今已用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硎,磨刀石也。言臣之刀,已解数千牛矣,而其锋铦利如初磨一般,全未伤缺也)。彼節者有閒(言彼骨节自有间隙),而刀刃無厚,以無厚入有閒,恢恢(宽大也)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言刀之所以不伤缺者,以彼牛之骨节之间,自有天然之空处。且刀刃薄而不厚,以至薄之刀刃,入有空之骨节,则恢恢宽大,任其游刃,尚有余地,又何伤锋犯手之有。所以十九年而刀若发硎也)。雖然,每至於族(筋骨盘结处也),吾見其難為(言虽然游刃如此,任理而行,其间亦有筋骨盘结没理处,吾亦见其难,此则不可任意而行也),怵(警惕也)然為戒(言不敢妄动也),視為止(视其所止也),行為遲(行刀少缓也),動刀甚微,謋(划也)然已解,如土委地(言至难处,则为惕然小心,不可乱动,端详其所止,缓缓下手。如此则用力不多,故动刀甚微,而难解处则划然已解,如上之崩委于地也)。提刀而立,為之而四顧(言已解其难解,故提刀四顾,以畅其怀也),為之躊躇(四顾也。言仍四顾其难解之状也)滿志(快于心也),善刀而藏之(善拂拭其刀而藏之也)。”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此养生主一篇立义,只一庖丁解牛之事,则尽养生主之妙,以此乃一大譬喻耳。若一一合之,乃见其妙。庖丁喻圣人,牛喻世间之事。大而天下、国家,小而日用常行,皆目前之事也。解牛之技,乃治天下、国家,用世之术智也。刀喻本性,即生之主,率性而行,如以刀解牛也。言圣人学道,妙悟性真,推其绪余,以治天下、国家,如庖丁先学道,而后用于解牛之技也。初未悟时,则见与世龃龉难行。如庖丁,初则满眼只见一牛耳;既而入道已深,性智日明,则看破世间之事,件件自有一定天然之理。如此则不见一事当前,如此则目无全牛矣。既看破世事,则一味顺乎天理而行,则不见有一毫难处之事,所谓技经肯綮之未尝也。以顺理而行,则无奔竞驰逐以伤性真,故如刀刃之十九年若新发于硎,全无一毫伤缺也。以圣人明利之智,以应有理之事务,则事小而智巨,故如游刃其间,恢恢有余地矣。若遇难处没理之事,如筋骨之盘错者,不妨小心戒惕,缓缓斟酌于其间,则亦易可解,亦不见其难者。至人如此应世,又何役役疲劳,以取残生伤性之患哉。故结之曰: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而意在至人率性顺理,而无过中之行,则性自全,而形不伤耳。善体会其意,妙超言外。此等譬喻,唯佛经有之,世典绝无而仅有者,最宜详玩,有深旨哉。

下文言其不善养生之人。

公文軒(人姓名)見右師(官名,介者也)而驚曰:“此何人也?惡乎介也(言此是何等人,因何而刖足也)?天與?其人與(言去一足,是天使与欤?抑人为之欤)?”曰:“天也,非人也(复自应之曰:此天使之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獨也(言右师生而贪欲,自丧天真,故罪以取刖,即是天刑其人,使之独也),人之貌有與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言人生,皆天与之形也。今右师之介其足,即是天使之不全也)。”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言澤雉饮啄,虽如此之艰难,亦甘心适性,不肯求人畜于樊笼之中。谓樊中之养,其神虽王,且知困苦,不自安,故以为不善,而不求之也。右师贪而忘形,不如澤雉多矣。故其刖也,实天刑之,而不自知耳)。

此一节,言不善养生者,见得忘真,见利忘形,自取残生伤性之患,不若澤雉之自适也。

下言,虽圣人,苟不能忘情,亦是丧失天真者。故借老子发之。

老聃死,秦失弔之(秦失,老聃之友也),三號而出(言无哀切之情也)。弟子(秦失之弟子)曰:“非夫子之友耶?”曰:“然(言是吾之友也)。”“然則弔焉若此,可乎(弟子谓,既为夫子之友,而不尽其哀,其可乎)?”曰:“然(谓实无哀痛也)。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言我始与友时,将谓是有道者也),而今非也(今日死后,乃知其非有道者也。何以知之)。向吾入而弔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言老少哭之如此,其必生时与彼两情相合,而中心有不能自已者,故不蘄哭而哭之哀如此也)。是遯天倍(与悖同)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遯天之刑(刑,犹理也。言聃之为人,不能忘情而处世,故有心亲爱于人,故人不能忘。此实自遁天真,忘其本有。古人谓此乃遁丧天真而伤其性者,非圣人也)。適來,夫子時也(适来而有生,亦顺时而生也)﹔適去,夫子順也(言适死而去,乃造化之所迁。而天真泰然,未尝有去来死生者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言生则安其时,死则顺其化,又何死有哀,而生可乐耶?达其本无生死故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帝者,生之主也。性系于形,如人之倒悬。今超然顺化,则解性之悬矣)。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言形虽化,而性常存,如薪尽而火存。有形相辉,如薪火相传。是则生生而不已,化化而无穷。故如薪火之传,不知其尽也)。”

此言性得所养,而天真自全,则去来生死,了无拘碍。故至人游世,形虽同人,而性超物外,不为生死变迁者,实由得其所养耳。能养性复真,所以为真人。故后人间世,即言真人无心而游世,以实庖丁解牛之譬,以见养生主之效也。篇虽各别,而意实贯之。

人間世

此篇盖言圣人处世之道也。然养生主,乃不以世务伤生者,而其所以养生之功夫,又从经涉世故,以体验之。谓果能自有所养,即处世自无伐才、求名、无事强行之过;其于辅君、奉命,自无夸功、溢美之嫌。而其功夫,又从心斋、坐忘,虚己涉世,可无患矣。极言世故、人情之难处,苟非虚而待物,少有才情、求名之心,则不免于患矣。故篇终以不才为究竟,苟涉世无患,方见善能养生之主,实于前篇互相发明也。以孔子乃用世之圣人,颜子乃圣门之高弟,故借以为重,使其信然也。

顏回見仲尼,請行。曰:“奚之(仲尼问何往)?”曰:“將之衛。”曰:“奚為焉(意谓虽颜子之仁人,亦不勉无事强行之过)?”曰:“回聞衛君(蒯聩也),其年壯(壮年盛气之时),其行獨(言狠戾自用,拒谏妄为也)。輕用其國,而不見其過(言不恤抿,轻视其国,不自知其过)。輕用民死(言不恤民,故民死,亡者众),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言以国比乎泽,而民之死者相枕籍,若泽中之蕉也),民其無如(往也)矣(言民受困,无所往告矣)!回嘗聞之夫子曰:‘治國去之(言国已治,不以无功而干禄),亂國就之(言戡乱扶危,以安民也)。醫門多疾(谓善救时者,如良医之门多疾人也)。’愿以所聞,思其则(盖回素闻夫子之言如此,故愿以所闻,思其法则,将以匡正卫君也),庶幾其國有瘳乎(言庶几使民免其疾苦也)!”仲尼曰:“譆(惊叹也),若殆往而刑耳(言汝甚欲往,必遭其刑耳)!夫道不欲雜(谓学道当专心壹志,不可杂乱其心)。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言心襟,则以多事自扰,扰则忧患而不可救)。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后存諸人(言古之至人涉世,先以道德存乎己,然后以己所存施诸人。即此二语,乃涉世之大经,非夫子不能到此)。所存於己者未定,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谓颜回道德未充,自修不暇,又何暇至暴人之所乎)!且若(汝也)亦知夫德之所蕩,而知之所為出乎哉(荡,散也,出露也)?德蕩乎名,知出乎爭(德之不能保全者,为名之荡也;名荡而实少矣。知之发露于外者,以启争之端也)。名也者,相軋也(轧轧,机声也。言名者乃彼此相挤轧,不得独擅也)﹔知也者,爭之器也(才知一露,人人忌之,则由此而致争,不相安也)。二者凶器,非所以盡行也(言才德、知术二者,乃招患之端,为凶器也,岂可以尽行乎)。且德厚信矼(矼,确实貌),未達人氣(谓我以厚德确信加人,必先要达彼之气味,与我投与不投)﹔名聞不爭,未達人心(言我虽不争名闻,于彼且未达彼之人、之心,信否何如)。而強以仁義繩墨之言衒(当是炫字)暴人之前,是以人惡有其美也,命之曰菑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為人菑(言己虽确信虚己致彼,且未审彼之气味,不达心志,即以仁义绳墨之言规谏于彼,恐一旦致疑而不信,则将以汝为因扬彼之恶,而显己之美。所谓未信,则为谤己也。此谓之菑害于人。凡菑人者,人必反菑之。汝不审彼已,而强行,殆为彼人菑之也)。且苟為人悅賢而惡不肖,惡用而(汝也)求有以異(且彼卫君,诚有悦贤而恶不肖之心,则彼国自有贤者,何用汝持往而求,以显异耶)?若(汝也)唯無詔(言汝必不待诏而往),王公必將乘人而鬥其捷(言汝非诏命而往,则彼王公,必将乘人君之势,与汝斗其捷胜,而不纳其言)。而(汝也)目將熒之(言汝见人君之势以加凌之,则必自失其守,眼目眩惑之矣),而色將平之(眼目一眩,必将自救,而容色平和,以求解矣),口將營之(容貌既已失措,而口必营营,以自救也),容將形之(容貌、言辞一失,则全身不觉放倒迁就也),心且成之(外貌一失,则内心无主,必将舍己而就彼,返成其恶也)。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言女初心欲彼改恶,而竟返成其恶,是以水火而救水火,但增益其多耳)。順始無窮(言始则将顺,而彼之恶竟无穷),若(汝也)殆以不信厚言,必死於暴人之前矣(若彼不见信,而遽加之以忠厚之言,是谓交浅言深,彼将致疑,而返以为谤。如此则必死无疑矣)!”

此一节,言涉世之大者,以谏君为第一。若人主素不见信,而骤以忠言强谏,不唯不听,且致杀身之祸。此非夫子之大圣,深达世故,明哲保身者,其他孰能知此哉?颜子有所未至也。此为人间世之第一件事,故首言之。

“且昔者桀殺關龍逢,紂殺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傴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言龙逢、比干,以忠立名,而竟见杀者,盖为居臣下之位,而傴拊人君之民者。傴拊,言曲身拊恤于民,以示怜爱之状也。谓人君不爱民,而臣下返为之爱恤,是自要名,以拂逆人主之心,此所以见怒而取杀也,岂非好名取死之道耶),故其君因其修以擠之。是好名者也(言二子好名而修身,以拂人君,故人君因其修身而挤害之,是好名之过也)。昔者堯攻叢枝、胥敖(二国名),禹攻有扈(国名)。國為虛厲(使其国为空虚,死其君为厉鬼),身為刑戮(亲身操其杀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實無已(谓二圣自以为仁,将除暴救民,是皆求为仁之实无已,故用兵不止,以此好名,以滋杀戮),是皆求名實者也(求仁之名而行杀伐,名成而实丧矣),而(汝也)獨不聞之乎?名實者,聖人之所不能勝(平声)也(言名实,虽二圣人,且不能胜而全有之),而況若(汝也)乎!”

此谓颜子无事强行,求名之实,必不能全,以明往必刑之之必然也。且名实,圣人犹不能全,而况凡乎。

上文,夫子以教其必不可往。下又问其往之之道。

“雖然,若(汝也)必有以也,嘗以語我來(来,语辞。夫子谓,虽然我如此说,其势必不可往,不知汝将何术以往耶?当以语我,试看如何)。”顏回曰:“端而虛,勉而一,則可乎(回谓,我无他术,但端谨其身,以虚其心,不以功名得失为怀,更勉一其志,不计其利害。如此则可乎)?”曰:“惡!惡可(言其甚不可也)!夫以陽為充孔揚,采色不定(阳者,盛气。言卫君壮年,负骄胜之气,女以小心端谨事之,则益充满彼之盛气,而志更大飞扬,将发现于颜面矣。采色不定,喜怒不常也),常人之所不違(言彼喜怒不常之气性,即寻常执侍之人,亦不敢违,况汝未同与言之人乎)。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自快之意也)其心。名之曰日漸之德不成,而況大德乎(言彼拒谏之人,即汝以言感发之,彼即定将所感之言,返案于女,以求容与,以快其心,不但不听而已。如此饰非之人,即日渐小德亦不成,况大德乎)!將執而不化,外合而內不訾(毁也),其庸詎可乎(言彼将固执己志而不化,纵汝能端虚而外谨,勉一而内不毁,竟有何用乎?言其必无功效,徒费精神耳)!”

此一节,言强梁拒谏之人,纵以忠谨事之,只增益其盛气,亦无补于德,终无益也。

“然則我內直而外曲,成而上比(此颜回闻夫子之言,以端虚勉一必不能行,又思其则,以内直、外曲、上比古人,挟此三术以往,其事必济矣)。內直者,與天為徒(此颜回自解三术之意。言内直与天为徒者,言人之生也直,此性本天成,则彼我同此性也,故曰与天为徒。谓彼亦人耳,既同此性,苟言之相符,宁无动于中乎)。與天為徒者,知天子之與己,皆天之所子,而獨以己言蘄乎而人善之,蘄乎而人不善之耶?若然者,人謂之童子,是之謂與天為徒(言既天性本同,则人君与我皆天之子也。我但直性而言之,亦不必求其彼之以我言为善、为不善。我唯尽此真纯无伪之心,如此则彼以我如赤子之心矣。此又有何患焉)。外曲者,與人之為徒也。擎跽曲拳,人臣之禮也。人皆為之,吾敢不為耶?為人之所為者,人亦無疵焉,是之謂與人為徒(外曲者,谓曲尽人臣之礼也,不失其仪,又何疵焉)。成而上比者,與古為徒。其言雖教,谪(谪,谓指谪是非也)之實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雖直而不为病,是之謂與古為徒(成者,引其成言也。上比者,上比古人也。故其言虽谪之,而明言是非,而所言皆实,乃古人之言,非我之虚谈也。如此则言虽直,以非我出,则不以为病矣)。若是則可乎(以此三术,则庶几可乎)?”仲尼曰:“惡!惡可(叹其必不可也)!大多政法而不諜(政法,犹法则也。谍,犹安妥,谓稳当也。言挟上三术而法则太多,犹不稳当也)。雖固亦無罪。雖然,止是耳矣,恶可以及化!猶師心者也(言以此三术,固亦不得罪,然止是如此而已耳,亦不能使彼心化也。何也?以三术皆出有心,未能忘我,且己未成焉,能化彼哉)。”

此一节言三术,从孔子君子有三畏中变化出来。与天为徒,畏天也;与人为徒,畏大人也;与古为徒,畏圣人之言也。但议论浑然无迹,言此三事,亦非圣人大化之境界,止于世俗之常耳。意在言外。

顏回曰:“吾無以進矣(言回之学问止此而已,更无以进矣),敢問其方(请问夫子之教以可法也)。”仲尼曰:“齋,吾將語若(言须斋心,待听我之教也)。若(汝也)有而為之,其易耶(言汝有心而为之事,自己未化,便欲化人,岂容易耶)?易之者,皞天不宜(以有心之事为容易者,其心不真,故上天所不宜)。”顏回曰:“回之家貧,惟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若此則可為齋乎(此颜子未知心斋也)?”曰:“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一若志(专一汝之心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言返闻于心性)﹔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心尚未忘形,气则虚,而形与化之矣)。心止於符(谓心冥于理也)。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言心虚于极,以虚而待物)。惟道集虛(虚乃道之体也)。虛者,心齋也(教颜子之心斋,以主于虚也)。”

颜子多方皆未离有心,凡有心之言,未忘机也。机不忘,则己不化。故教之以心斋,以虚为极。虚则物我两忘,己化而物自化耳。

顏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言未受教,待自以为有己)﹔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謂虛乎(一闻心斋之教,顿忘其己,此忘己可谓虚乎?回于一言,顿悟如此)?”夫子曰:“盡矣(谓心斋之理,尽于此矣)!吾将語若(言汝有受教之地矣,故将语之):若(汝也)能入游其樊(樊谓藩篱,谓世网中也)而無感其名(言能游人世,虚己忘怀,无以智巧以感动人,而要其名),入則鳴,不入則止(言不可执一定成心而往,但观其人精神气味,相入则言,不入则止,不可强行)。無門無毒(门者,言立定一个门庭。毒,即瞑眩之药,谓必瘳之药。此二者有患,皆不可用也),一宅而寓於不得已,則幾矣(一宅者,谓安心于一,了无二念。即其所言,当寓意于不得已而应之,切不可有心强为。如此,则庶几乎可耳)。絕跡易,無行地難(言逃人绝世,尚易独有;涉世无心,不著形迹为难。即老子“善行无辙迹”)。為人使易以偽,為天使難以偽(圣人应世,乃天之使也。若是为人之使,容可以伪。圣人乘真心而御物,又安可以伪乎)。聞以有翼飛者也,未聞以無翼飛者也(此有心、无心之喻也。言世人有心为事,而成者有之;若无心应物,而使人感化,若无翼而飞者,此未之闻也)﹔聞以有知知者矣,未聞以無知知者也(言世人皆以有知而知之。圣人以无知而知者,盖言忘形绝智,以无心而应物者。此其难者,未之闻也)。瞻彼闋者,虛室生白(此心虚之喻也。谓室中空虚,但有缺处,则容光必照,而虚室中即生白矣。以喻心虚,则天光自发也),吉祥止止(言有心而动,则祸福随之,所谓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今若心虚无物,则一念不生,虚明自照,悔吝全消,惟吉祥止止。而言此虚心,乃吉祥所止之处也)。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言人心皆本虚明,第人不安心止此,私欲萌发,则身坐于此而心驰于彼,是之谓坐驰)。夫殉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鬼神將來舍,而況人乎(殉,作殉,犹丧失也。言丧耳目之见闻,返见返闻,故云内通。若内通融于心体,真光发露,则不用其妄心、妄知,如此则虚明寂照,与鬼神合其德,故鬼神将来舍矣,而况于人而不感化乎!此无翼而飞者也。此教回之极处也)!是萬物之化也(谓丧耳目,则形自忘;外心知,则智自泯。则物我两忘,我忘物化,则万物尽化为道矣),禹舜之紐(枢纽)也,伏羲、几蘧(古圣君也)之所行終,而況散焉者乎(言物我兼忘,万物尽化,此混归大道之原。即禹之神圣,亦执为枢纽;而伏羲、几蘧之大圣御世,终身所行;而况散民乎?颜回能以此用世,又何强行之有哉)!”

此言涉世,先于事君。此言辅君之难也。苟非物我两忘、虚心御物、不得已而应之,决不能感君而离患。若固执我见,持必然之志而强谏之,不但无补于君,且致杀身之祸。此龙逢、比干之死,皆是之过也。

下言使命之难。

葉公子高(叶公名梁,字子高,楚大夫也)將使於齊,問於仲尼曰:“王使諸梁也甚重(意将有兵革之事)。齊之待使者,蓋將甚敬而不急(言齐君待使者,貌虽恭而心甚慢,不能应使者之急事)。匹夫猶未可動也,而況諸侯乎(言楚之事甚急,而齐若慢之,则不敢轻意催促。且匹夫尚不可轻动,况诸侯乎)!吾甚慄之(恐误国事而取罪,故甚恐惧也)。子常語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懽成(尝忆夫子教我,谓事无大小,必以懽成。倘齐之不懽,则事难济矣。此所以恐也)。事若不成,則必有人道之患(言事若不成,君能无罪我乎?是必有人道之患也)﹔事若成,則必有陰陽之患(言齐倘不急,必多方劳虑,委曲求成,则焦劳之病,乃阴阳之内患也)。若成若不成,而后無患者,唯有德者能之(有德者,谓全德之圣人也。意谓事之成与不成,俱无患者,惟圣人虚心应世,不以物为事者能之也)。’吾食也執粗而不臧(善也,谓不甘美之厚味也),爨無欲清之人(言我之饮食淡薄,无多烹庖,故执爨之人,无有怕热而求清凉者)。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欤(言素无厚味,故无内热之症。今朝受命而夕饮冰,则火症内发,乃忧愁焦思以动其火耳,其内热之病欤)!吾未至乎事之情(实也),而既有陰陽之患矣(言未就事,早有阴阳失错、内热之病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事若不成,国君能无罪我乎?此人道之患,所不免者),是兩也。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言此两患在身,事不由己,故为人臣者所不能任之也),子其有以語我來(愿夫子有以教我也)!”

此言人臣以使命为难也。以为人臣者,但以一己功名为心,故事必求可功,必求成,以此横虑交错于胸中,劳神焦思之若此。乃举世人臣使命之难,绝不知有所处之道,故不免其患耳。故夫子教以处之之方,意有一定之命、一定之理,安顺处之,自无患耳。若持必可之心,固所不免也。

下夫子教其莫若致命,此其难者,将此起语为结。

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大戒者,谓世之大经、大法也,乃君亲之命不可易者):其一,命也,其一,義也。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也(庄子诽仁义,独于人之事君,以义为主,又以死忠为不善。今言人臣之事君,无往而非君,乃忠之盛也。此老何曾越世故耶),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是之謂大戒(言世之君亲之命无所逃,此乃世之大经、大法之不易者)。是以夫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言子之事亲,无往而非亲命,则不敢择地而安之,此乃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擇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言事君者,唯命是听,不敢以难易二其心,乃忠之盛也。故古人耻贰心以事主者);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言孝则当竭其力,忠则尽乎命,以尽心尽命为主,不以难易推移之志。此事心之大者,不以哀乐入于心也),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言人臣之分,知其事之虽无可奈何,亦不敢贰心相视,但安之若命。安命则忘其难易,此乃德之至也)。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言人之臣子,固有不得已之事,但当尽命以忘其身以从事),何暇至於悅生而惡死(言臣子尽命而已,岂敢以生死为去就哉)!夫子其行可矣(教叶公,但当如此而行,可矣)!”

庄子全书,皆以忠孝为要名誉、丧失天真之不可尚者,独人间世一篇,则极尽其忠孝之实,一字不可易者,谁言其人不达世故,而恣肆其志耶?且借重孔子之言者,曷尝侮圣人哉?盖学,有方内、方外之分。在方外,必以放旷为高,特要归大道也;若方内,则于君臣、父子之分,一毫不敢假借者,以世之大经、大法,不可犯也。此所谓世、出世间之道,无不包罗,无不尽理,岂可以一概目之哉。

“丘請復以所聞(前概言君臣、父子之分义,此下方复言使命之理):凡交近則必相靡以信(靡,顺也。信,符也。凡交近国,必须符验,则不假辞令),交遠則必忠之以言(若交远国,则必忠之辞令,以合二国之欢)。言必或傳之(谓言必要使者口传)。夫傳兩喜兩怒之言,天下之難者也(言之所系,安危以之,而祸福随之)。夫兩喜必多溢美之言,兩怒必多溢惡之言(病在于溢)。凡溢之類妄(溢美、溢恶,出于过用智巧,故失其本真,故曰妄),妄則其信之也莫(以言不至诚,故听之者亦莫然不信),莫則傳言者殃(既不相信则罪,在传言者殃矣)。故法言曰:‘傳其常情,無傳其溢言(常情,乃真实无妄之言),則幾乎全(庶几免祸)。’”

此一节,言使命之难,以两家之利害,皆在一己担当。若溢而过实,则令听者生疑不信,是为生祸之本,而传者必受其殃。所以贵乎真实无妄,庶几可保全耳。

下文申明,虽苟全目前之事,而终必为害甚矣。言之不易,不可不谨慎其始也。

“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陽,常卒乎陰,太至則多奇巧(此言慎始慎终之道也。且始以巧斗力者,乃以戏剧相格斗也。始则两情相嬉,及其过甚,则有求胜之心,必各用其奇巧;奇巧一出,则必有一伤;伤即认真,至不可解,则终之以怒矣。阳,犹喜;阴,犹怒也);以禮飲酒者,始乎治,常乎亂,太至則多奇樂。凡事亦然(且如饮酒者,初则宾主秩然有礼,及至酒酣乐剧,乐剧则乱必随之。不独巧斗、饮酒,凡事皆然),始乎諒,常卒乎鄙(谅者,不择是非而必信。鄙,诈也。且如人之交情,始则肝胆相照,必信不疑;久则鄙诈之心生焉)﹔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不独人情,即作事,始作必以简省为主,其将毕也必巨,自有不可收拾者。盖势之必至也)。言者,風波也﹔行者,實喪也(凡事不能保其始终,而言行犹甚。盖言者,风波也,乃是非所由生;行者,实之所自发。行成而实丧矣。故曰:言行,君子之枢机,荣辱之主也。故当所必谨者,岂可妄乎)。夫風波易以動,實喪易以危(风波则易以倾覆,实丧则易取殆辱。知此,则知所慎矣)。故忿設無由,巧言偏辭(故凡人忿怒之设,实由巧言偏辞以激发之)。獸死不擇音,氣息茀然,於是並生心厲(茀,勃然也。历,鬼病也。谓巧言偏辞以激怒其人,以致怒气勃然而发,则不择可否而横出之,如兽死之不择音,则使听者以为实然,则并皆心生鬼病而不可治矣)。剋核太至,則必有不肖之心應之,而不知其然也(谓听言激怒之人,乘其怒气,则于所怒之人,必以横口非理加之,毫发推求,不少宽假,而剋核之。若剋核太至,则彼被怒之人,亦必以不肖之心应之。是则两家之祸成矣,虽成而竟不知其所以然也。所以然者,盖由巧言偏辞也)。苟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終(若苟知其巧言之过,尚可解。若不知其所由言然,则两家之祸,将不知其所终矣)!故法言曰:‘無遷令,無勸成(由其巧言偏辞为祸之端,害事之甚,故奉使者必不可溢言,无迁畋其令,无劝其成,免后祸也)。過度益也(凡增益者,乃过其度也。迁令劝成,终必坏事,必不可也)。’美成在久,惡成不及改,可不慎欤(凡事不宜速成,故美成在久。若强勉恶成,则不及改矣。不可不慎也)!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養中,至矣(此方教以使命之正道也。惟有至人,物我兼忘,顺物之自然,以游心于其间。事不可有心以强成,当托于不得已而应之,以养中正之道,而不失其守。如此应世,可谓至矣)。何作可報耶!莫若為致命,此其難者(此结乃起语也。言使命者何所作为,乃可报也?莫若致命。谓在事之成否,自有一定之天命。即今奉使,又有一定之君命。知天命之不可违,则当安命,顺其自然,不可用心以溢言,侥幸以成功。知君命之不可违,则不可迁令以劝成,以免后祸。此所谓致命之意。此必至人方能,寻常人则不易,故曰此其难者)。”

此一节,言应世之难者,无愈使命。如叶公之所忧者,固然。而夫子之言,皆使命之至情,祸福之枢机,切中人情之极致。所谓士见危致命者,非夫子大圣,深于世故者,又何以致此哉。

顏闔將傅衛靈公太子(蒯聩也),而問於蘧伯玉(名瑗,卫之贤人,孔子之友也)曰:“有人於此,其德天殺(去声,降也。谓天生低品之人也)。與之為無方(谓不以法度规之也),則危吾國,與之為有方,則危吾身(若以法度绳墨之、言谏之,则必不信而见尤,则危吾身)。其知(去声)適足以知人之過,而不知其所以過(谓其人聪明,足以摭拾人之过,而不知己之过)。若然者,吾奈之何?”蘧伯玉曰:“善哉問乎(善其问于我也)!戒之,慎之(言此人不可轻意犯之者),正汝身哉(当先正己,而后事之)!形莫若就(言其人狠戾,不可逆之,宜将顺其美,而后救其恶),心莫若和(言中心不可以不善而逆之,故莫若和)。雖然,之二者有患(虽然形就心和,亦未免患。形就,将与己同;心和,则将为悦己。以此纵之,则不敢以规谏,故有患)。就不欲入(言形虽就,不可全身放倒也),和不欲出(出者,谓显己之长,形彼之短,故不欲出)。形就而入,且為顛為滅,為崩為蹶(若放身阿谀,承顺其恶,则返成其恶,将取颠灭崩蹶之祸)﹔心和而出,且為聲為名,為妖為孽(若少露圭角,则彼将以己之恶而收为声名,其心必忌之而为妖孽矣。故此二者皆有患也)。彼且為嬰兒,亦與之為嬰兒(婴儿,言彼无知识也)﹔彼且為無町畦,亦與之為無町畦(町畦,言无墙堑,谓全无检束也);彼且為無崖,亦與之為無崖(崖,谓无崖岸,言放荡无拘也)﹔達之入於無疵(言先且于一切举动,不可一毫有逆其意;待彼久久相信而不疑,则渐渐因事引达,以入无过之地。此正所谓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可无患也)。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此喻不量力而逆之也。螳螂怒臂以当车辙,其志则似矣,而不知其力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言螳螂恃其才之美者,但不量己力耳。谓盍才虽美,至若尽力以事暴君,恐不免其患也)。戒之,慎之,積伐而美者以犯之,幾矣(言汝积伐己之美才,而挺身以犯暴君之难,若螳螂之怒臂,其不免于死者几矣,可不戒慎之哉)!汝不知夫養虎者乎?不敢以生物與之,為其殺之之怒也(若以生物,则长其杀心)﹔不敢以全物與之,為其決之之怒也(全物与之,则令虎决裂,而生其怒也;虎怒则发威,猛而不可制矣)。時其飢飽,達其怒心。虎之與人異類,而媚養己者,順也﹔故其殺者,逆也(养虎而不知顺其性,则被其杀无疑矣)。夫愛馬者,以筐盛矢(矢,即粪也),以蜃盛溺(尿也)。適有蚊虻僕緣,而拊之不時,則缺銜(则怒而断其啣勒也)毁首碎胸(言马之怒,则毁碎胸首之络辔也)。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言虽爱马之至,若拊之不时,一触其怒,则将断勒毁辔矣,又何顾其爱哉)。可不慎耶(爱马之喻,尤切事情。三喻,乃事暴君之大戒也)!”

此言辅君之难也。已上三者,皆人间世之难者。意谓夫游人间世者,必虚心安命,适时自慎,无可、不可,乃可免患。若不能虚心,恃知妄作,无事而强行者,颜回是也;若不能安命,多忧自苦,当行而不行者,叶公是也。二者皆非圣人所以涉世之道,而当以孔子之言为准也。若其必不得已而应世,以事人主,必将顺其美,匡救其恶,以竭其忠。尤当以戒慎恐惧,达变知机;不可轻忽,不可恃才轻触,以取杀身之祸。此又当以蘧伯玉之言为得也。涉世人情之曲折,极尽于此矣。是必取重仲尼、伯玉,乃可免患耳。

上言材能之累。下以不才以全生。

匠石之齊,至於曲轅(地名),見櫟社樹。其大蔽牛,絜之(以两手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后有枝(言树身分之长大也),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言正身之外,旁枝可为舟者,有十数也)。觀者如市(人以为大且美,故观之者众)。匠伯不顧,遂行不輟(止也,谓不顾其树而行不止也)。弟子厭(饱足也)觀之,走及匠石,曰:“自吾執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耶?”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谓门枢引水,则液樠然而泚);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匠石歸,櫟社見夢曰:“汝將惡乎比予哉?若將比予於文木耶?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屬,實熟則剝,則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終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擊(言掊取而击折之也)於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無所可用久矣!幾死,乃今得之(几死者,谓寻常人不知我不材,几乎被伐者数矣。今幸而得全),為予大用(以不材全生,为我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大也耶(若使我有用,必不能此之大也)?且也若與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言汝与我,同为天地间之一物耳,奈何汝恃有用,而以我为无用耶)?而幾死之散人,又惡知散木(言汝乃几死之散人,而不自知,且又鄙我为散木,是自不知量也)!”匠石覺而診其夢(觉而为弟子说其梦)。弟子曰:“趣取無用(趣,乃意趣,犹言意思也。谓意思取无用,而为社者,何也),則為社,何耶?”曰:“密!若無言(谓汝不必声说也)!彼亦直寄焉(然直是以社寄于此木,非是此木有心要作社也)!以為不知己者詬厲也(谓常人不知寄托之意,遂以此木真真是社,以此名而诬害之也)。不為社者,且幾有翦乎(言此木即不为社,又岂有剪伐者乎)!且也,彼其所保與眾異,而以義誉之(谓彼木所以保其天年者,以不材而全生,故与众异。而人不知,乃以利人长物、禁暴除非之义誉之),不亦遠乎!”

此言栎社之树,以不材而保其天年,全生远害,乃无用之大用。返显前之恃才妄作、要君求誉以自害者,实天壤矣。此庄生轻世肆志之意,正在此耳。下历言无自全之意,以喻己志。此立言之指也。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見大木焉,有異(谓有异于众木):結駟千乘,隱将芘其所藾(言千驷之车马,隐息于树下,而树之枝叶皆能庇荫之也)。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異材(不知其不材,故异之也)夫!”仰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梁;俯而視其大根,則軸解(言本身之解散也)而不可以為棺槨﹔咶其葉,則口爛而為傷﹔嗅之,則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言叶之恶气薰人,令人狂酲如醉而不醒也)。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於此其大也。嗟夫神人,以此不材(言子綦因试知其木不材,乃知神人以不材、无用而致圣也)。”宋有荊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取猿狙之具也)者斬之﹔三圍四圍,求高名之麗(屋栋也)者斬之﹔七圍八圍,貴人富商之家求樿傍(乃棺木之全傍边也)者斬之。故未終其天年,而中道之夭於斧斤,此材之患也(此甚言材之为害,以见不材之得全也)。故解之(解者,祭祀解赛也。古者天子有解祠,谓解罪求福也。出《汉书 郊祀记》)以牛之白顙(言色不纯也)者,與豚之亢鼻(言形不美)者,與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適河(以人祭河,谓人为巫祝也。又《汉书》有为河伯娶妇,选童男女之美者,投之河中,谓之适河。此事或古亦有之)。此皆巫祝以知之矣,所以為不祥也(言此三者,小有不材,足以全生。况神人以无用而自全者乎)。此乃神人之所以為大祥也。

此极言不材之自全,甚明材美之自害也。惟神人知其材之为患,故绝圣弃智、昏昏闷闷,而无意于人间者。此其所以无用,得以全身养生,以尽其天年也。此警世之意深矣。

支離疏者(此假设人之名也。支离者,谓隳其形迹者,谓泯其智也。乃忘形去智之喻),頤(口旁两颐也)隱於臍,肩高於頂(两颐隐于脐,则其背偻可知),會撮(发髻也)指天(言背偻而项仰也),五管在上(谓五脏之腧,随背而在上也),兩髀為脅(髀,大腿也。言大腿为两胁,则形曲可知)。挫鍼(缝衣也)治繲(浣衣也),足以餬口﹔鼓莢播精(言簸米出糠稗也。此就其形之曲戾而可为之事也),足以食十人(言形曲,簸米则有力,故取值多,可以食十人也)。上徵武士,則支離攘臂於其間(言形既支离,故不畏共选,故攘臂于其间)﹔上有大役,則支離以有常疾不受功(言大役难免,而支离又以疾免)﹔上與病者粟,則受三鍾與十束薪(言以疾,则多得其赐)。夫支離其形者,猶足以養其身,終其天年,又況支離其德者乎!

此言支离其形,足以全生而远害,况释智遗形者乎!此发挥老子“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之意。前以木之材、不材以况,此以人喻,亦更切矣。

孔子適楚,楚狂接輿游其門曰:“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聖人成焉(言天下有道,则成圣人之事业也);天下無道,聖人生焉(言天下无道,则圣人全生而已)。方今之時,僅免刑焉(言方今之时,仅能免害足矣,何敢言功)。福輕乎羽,莫之知載(言福之自取甚易,而又不肯受);禍重乎地,莫之知避(言世人之迷,冒祸以求利也)。已乎已乎(言自叹其当止也)!臨人以德。殆乎殆乎(殆者,免而不安也。言方今之时,若以德临人,以才自用,其危之甚也)!畫地而趨。迷陽迷陽,無傷吾行(言方今之人,画地而趋者,迷昧之甚也,岂能效之而行哉!行则有伤吾之固有也);吾行郤曲(言行不进貌),無傷吾足(言世道难行,若行之,适以伤吾之足耳)。山木,自寇也(山以生木,自取寇斫也)﹔膏火,自煎也(膏以明,故自煎耳)。桂可食,故伐之(桂以可食,故早伐也)﹔漆可用,故割之(漆以泽,故自取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此人间世立意,初则以孔子为善于涉世之圣,故托言以发其端。意谓虽颜子之仁智,亦非用世之具,不免无事强行之过也。次则叶公,乃处世之人,亦不能自全,况其他乎。次则颜盍,乃一隐士耳,尔乃妄意干时,乃不知量之人也,故以伯玉折之。斯皆恃才之过也,故不免于害。故以栎社、山木之不材以喻之,又以支离疏晓之。是涉世之难也如此,故终篇以楚狂讥孔子,意谓虽圣而不知止,以发己意。乃此老披肝露胆、真情发现,真见处世之难如此。故超然物外,以道自全,以贫贱自处,故遁世无闷,著书以见志。此立言之本意也,故于人间世之末,以此结欤!实自叙也。

德充符

此篇立意,谓德充实于内者,必能游于形骸之外,而不寝处躯壳之间。盖以知身为大患之本,故不事于物欲,而心与天游。故见之者,自能神符心会,忘形释智,而不知其所以然也。故学道者,唯务实德充乎内,不必计其虚名见乎外,虽不求知于世,而世未有不知者也。故引数子以发之,盖释老子“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之意也。

魯有兀(即介字,乃刖足之人也)者王台,從之游者,與仲尼相若。常季問於仲尼曰:“王台,兀者也,從之游者,與夫子中分魯(言鲁国从王台游者,与夫子相半也)。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邪(谓教人不见于形容言语,而但以心相印成者耶)?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聖人也,丘也直後而未往耳(谓直居其后,未能往向于前耳)!丘將以為師(此重言孔子未能忘形师心之意),而況不若丘者乎!奚假魯國,丘將引天下而與從之(此形容孔子无我之意)。”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音旺,言胜也),先生其與庸亦遠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獨(句言不同于人也),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不为死生之所迁变)﹔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言虽天地覆坠之变,亦不为之所遗累也)﹔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审,处也。无假,谓形骸之外、至真之道,超然出于万物之表,故不为物迁),命(犹名也)物之化而守其宗也(谓其人超然物外,不随物迁,唯任物自化,而彼但守其至道之宗也)。”常季曰:“何謂也(常季不解其不迁之说)?”仲尼曰(夫子示之以忘形守真之旨):“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言不能忘形见道者,虽一身之肝胆,犹楚越之相远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自大道观之,万物与我皆一体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形骸既忘,六根无用,故泯其见闻。故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谓超乎形骸之外,而游心于大化之乡、太和元气之境)。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物,人也。以彼处乎大化之中,故人但见其道真之所存,故不见其形之有所丧),視喪其足猶遺土也(言视丧其足,若与己无干,犹遗土也)。”常季曰:“彼為已(止也,言止于如此而已矣),以其知得其心(谓彼不过以其所知,得其自已之心耳),以其心得其常心(言即彼所得之心,亦寻常人之心耳)。物何為最之哉(言彼所得之心,亦人人皆有,又何有越过人之心哉)?”仲尼曰:“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夫子言,人人虽皆有此心,但众人之心妄动如流水,而圣人之心至静如止水。故众人之心动而不止,唯圣人能为与止之耳)。受命於地,惟松柏獨也在(句),冬夏青青(言独者,乃天地真一之气。虽万物之多,而此真一之气,独在松柏)﹔受命於天,惟舜獨也正(句),幸能正生,以正眾生(言受命于天,惟舜得天之正,乃各正性命之正。故为正人,以其自正,故能正众人之不正者)。夫保始之徵,不懼之實(始者,受命之元,即所谓大道之宗也。言道之征验,惟不惧是其实效耳)。勇士一人,雄入於九軍。將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猶若是(以勇士不惧,以比有道者之不惧),而況官天地(圣人为天地之宰)、府萬物(会万物归一己)、直寓六骸(假借六根)、象耳目(耳目如偶人,所谓如幻也)、一知之所知(知万化为一致),而心未嘗死者乎(死,犹丧失也。谓众人丧失本真之心,唯圣人未丧本有,故能视万物为一己也)!彼且擇日而登假(假,犹遐也。谓彼人且将择日而登遐,远升仙界,而超出尘凡也)。人則從事也(言人之相从者,盖从于形骸之外也)。彼且何肯以物為事乎!”

此篇以德充符为名,首以介者王骀发挥,只在末后数语,便是实德内充,故符于外。而人多从之,非有心要人从之也。盖忘形骸、一心知,即佛说破分别我障也。能破分别我障,则成阿罗汉果,即得神通变化。今庄子但就人中,说老子忘形释智之功夫,即能到此境界耳。即所谓至人忘己也。此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即佛说假观,乃即世间出生死之妙诀,正予所谓修离欲禅也。

申徒嘉,兀者也,而與鄭子產同師於伯昏無人(此亦撰出其人名,盖从老子“众人昭昭、我独若昏”,故以昏为圣人之名)。子產謂申徒嘉曰:“我先出則子止,子先出則我止(此重言子产不能忘我,以功名自矜,故耻与介者为伍,故止其不与同出入也)。”其明日,又與合堂同席而坐(言申屠嘉自忘其介,而亦不知子产之厌己也)。子產謂申徒嘉曰:“我先出則子止,子先出則我止。今我將出,子可以止乎?其未耶?且子見執政而不違(回避也),子齊執政乎(子产见申屠嘉之不避己,故明言之;然以执政矜人,则形容子产之陋也)?”申徒嘉曰:“先生之門,固有執政焉如此哉(申屠嘉鄙子产之陋,乃曰先生之门,固有此不能相忘之人哉)?子而悅子之執政而后人者也(言子但知有己之执政,故以人不若己者,此陋之甚也)。聞之曰:‘鑑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明也。久與賢人處則無過。’今子之所取大者,先生也,而猶出言若是,亦不過乎(此讥子产之不明也。盖闻老子“自知者明”之意,笑子产不自知也。意谓子产既遵圣人之门面,犹发言如此,足见无真学问也)!”子產曰:“子既若是矣(子产言申屠嘉之废人,而不能自反,而与人争善),猶與堯爭善。計子之德,不足以自反耶(德,犹见识也。谓申屠嘉既废如此,而不自反求诸己,而犹且以圣自居,将与尧争善;我计料子之知见诚愚,而不自反也。子产毕竟露出本来面目)?”申徒嘉曰:“自狀其過,以不當亡者眾(状者,言自知己过之分明也。谓若人能自知己过,则人之过更有甚于我者,如此见恕,则以我之足,不当忘者众矣)﹔不狀其過,以不當存者寡(此句义似不顺,当去一不字。意谓若人不自状其己过,则责我太过,则以我足当者寡矣)。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惟有德者能之(若知我无可奈何,而命之使然,如此知命相忘,乃有德能之耳)。游於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羿之善射,而人游于必中之地,不被射而死者,亦幸而免耳。以喻世人履危机,当祸而免者,亦幸耳。谓我以不幸而不免者,岂非命之有在耶)。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众矣,我怫然而怒(言始也人笑我以足不全,我则怫然如怒),而適先生之所,則廢然而反(言初未闻道,故未忘人我。今自入先生之门,一闻大道,则人我之见尽废亡矣)。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耶(言不自知其先生洗我以善也)?吾與夫子游十九年矣,而未嘗知吾兀者也(我与先生游十九年,向未知我之亡足也)。今子與我游於形骸之內,而子索我於形骸之外,不亦過乎(言我与子相知以心,即当相忘以道,不当取于形骸之间。今子乃以形骸外貌索我,不亦过乎)!”子產蹴然改容更貌曰:“子無乃稱(子产闻说,则中心愧服,而谢之曰子无乃称,谓再不必言也)!”

此章形容圣人忘功,故以子产发之。盖实德内充,形骸可外,而安命自得;以道相忘,则了无人我之相。此学道之成效也。

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曰:“子不謹,前既犯患若是矣。雖今來,无及矣!”無趾曰:“吾惟不知務(务,谓务学道也)而輕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來也,猶有尊足者存(尊足,盖指性而言也),吾是以務全之也。夫天無不覆,地無不載,吾以夫子為天地,安知夫子之猶若是也(無趾自以所全者性真,而夫子犹以形骸取之。初以夫子为圣人之大无不容,不知其犹若此之区区也)!”孔子曰:“丘則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請講以所聞(夫子闻無趾之言,知其为有道者,故请入,愿讲其所闻)。”無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夫無趾,兀者也,猶務學(谓务学道也)以補前行之惡,而況全德(犹全体也)之人乎!”無趾語老聃曰:“孔丘之於至人,其未耶?彼何賓賓以學子為(言初以孔丘为至人,今见其未至也。如此之见,诚何以宾宾恭谨以学子为)?彼且蘄以諔詭幻怪之名聞,不知至人之以是為己桎梏耶(桎梏,乃拘手足之刑。言孔子专求务外之名闻,而不务实。彼殊不知,虚名乃諔詭幻怪之具,非本有也。如桎梏之于手足,拘之而不得自在者也)?”老聃曰:“胡不使彼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者,解其桎梏,其可乎(可不可,谓善恶、是非也。一条,即一贯也。老子谓無趾,何不以无死生、忘善恶之道以告之,以解其好名之桎梏乎)?”無趾曰:“天刑之,安可解(刑,旧主作型,乃上模也。此讥孔子,乃天生成此等务名之人,安可解乎)!”

此章发挥圣人忘名,故以孔子为务虚名而不尚实德之人。故取人于规规是非、善恶之间,殊不知至人超乎生死之外,而视世之浮名为桎梏。盖未能忘死生、一是非,故未免落于世之常情耳。圣人则不以此为得也。

魯哀公問於仲尼曰:“衛有惡人焉(谓丑貌之人也),曰哀駘它。丈夫與之處者,思而不能去也(言男子与之相处,则不忍舍去)﹔婦人見之,請於父母曰:‘與為人妻,寧為夫子妾’者,十數而未止也(言妇人见之,皆愿为之妾者,不止一人也)。未嘗有聞其唱者也(谓未有所长而先见闻于人者也),常和而已矣(亦只见随于庸众人而已)。無君人之位以濟乎人之死(言无势位以济人之死),無聚祿以望人之腹(望,犹月望之望,谓饱满也。言无位、聚禄,以周给于人,以饱人之腹),又以惡駭天下(既无利济于人,且又丑貌以骇天下之人),和而不唱(言一向随人,自无专能),知不出乎四域(言无超出世间常人之见识),且而雌雄合乎前(雌雄,犹言争胜负也。谓凡人之是非、胜负不决者,皆取决其人。言此事常合在前)。是必有異乎人者也(言貌丑而人从之者众,必有异乎人之所为者也)。寡人召而觀之,果以惡駭天下(及召而观之,果然丑貌,不见其所长)。與寡人處,不至以月數,而寡人有意乎其為人也(及相处月数,则见其有可爱处,但未尽知耳)﹔不至乎期年,寡人信之(不期年,则信之深矣)。國無宰(宰,即宰相,掌一国之政事),寡人傳國焉(言以国事授之也)。悶然而後應(闷然,若不悦其事也),氾而若辭(泛,谓泛然不经心而若辞也)。寡人醜乎(言见彼之不在意,故自愧丑也),卒授之國。無幾何,去寡人而行。寡人卹焉若有亡也(言卹其去,若己有所亡失也),若無與樂是國也(察其人之意,盖不以国为荣也)。是何人者耶(谓不知是何等之人也,使我爱之如此)?”仲尼曰:“丘也嘗使於楚矣,適見[犭屯]子食於其死母者。少焉眴若(见死母之目不瞬也),皆棄之而走。不見己焉爾(谓母之目不见己也),不得類焉爾(言形僵不同前者之食于母,故皆弃之而走也)。所愛其母者,非愛其形也,愛使其形者也(形者,假物也。使其形者,真宰也。言[犭屯]之子母,乃天性之爱也。往日食于母,何尝不爱。及今才死,始则就之而食;及见目之不瞬,则知精神不在,故弃之而走。是则死生不远,即弃之而走。是知所爱者,非形骸,乃爱使其形骸之真宰也。虽物之至愚,尚知爱其天真,而况于人乎)。戰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資(翣,古训纛,乃大将之旗也。战而死者,以此为送葬之仪。言已失其勇,又无其尸,似以此虚仪为翣資,则无其本矣);刖者之屨,無為愛之(言刖者无足趺,而屦亦无可用)。皆無其本也(以翣資、刖屨为无本之喻,意谓真可爱者在本也)。為天子之諸御:不翦爪,不穿耳(言选天子之侍御者,不翦爪,不穿耳,不欲毁其全体,将以要宠也)﹔取妻者止於外,不得復使(言新婚之妇,必先戒不作事务,恐胼胝其手足也)。形全猶足以為爾,而況全德之人乎(言天子之御、新婚之人,不如此不足以要宠结欢。但全其形,尚如此;况全德之人乎!言鲁君之爱骀它,盖忘形,爱其形之本也。有难以言语形容者,故夫子连以三事,喻其可爱之在本)!今哀駘它未言而信,無功而親,使人授己國,惟恐其不受也(言哀骀它未与鲁君一语,而见信若此,且无功即授之以国,惟恐其不受,岂无谓哉),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哀公曰:“何謂才全(言才者,谓天赋良能,即所谓性真。庄子指为真宰是也。言才全者,谓不以外物伤戕其性,乃天性全然未坏,故曰全)?”仲尼曰:“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飢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仲尼言才全,而先言此十六事者,盖此诸事,皆戕生伤性之事变,而世人未有不被其伤损其性真者,故先言之)。日夜相代乎前(此十六事,人生于世,日夜相代于前,未尝暂免者,是皆戕生伤性之具也),而知不能規乎其始者也(言上十六事,日夜相代,而以知规规求之,不知所由来。盖达其性真,本不涉其变)。故不足以滑和(滑,音汩,谓汩涓也。和,谓本元中和之体也。言以上诸事,虽常情之变,但了其本无,故不足以汩和),不可入於靈府(灵府,所谓灵台。言诸变不可以摇动其性也)。使之和豫通,而不失於兌(和者,即中和之和,谓性真达于事变,浑然而不失其体也。豫者,安然自得而悦豫也。通者,谓达于事变而不滞也。兑者,即老子“玄牝之门”,谓虚通应物而无迹者也。言真人所以才全者,盖保其性真而不失也)。使日夜無郤,而與物為春(郤,亦作隙,谓缝隙也。言真人之一性绵绵,日夜无隙,未尝间断;但于应物之际,春然和气发现,令人煦然而化也),是接而生時於心者也(时者,谓接物应机,时行时止,与物俱化,未尝逆也。若夫愚人,则与接为构矣)。是之謂才全(此言真人应物一味,性德流行,无一息之间,故谓之言全)。”“何謂德不形(此哀公问也)?”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為法也,內保之而外不蕩也(德者,谓性之德用也。以性德之用,难以言语形容,故以水平为喻。盖言水之平者,乃停之盛,谓湛渊澄静之至,故可以取法为准。言性体湛渊澄净,寂然不动,则虚明朗鉴。乃内保之而外境不荡,为守宗保始之喻。谓性静虚明,则可以鉴物为用也)。德之成,和之修也(言虚明朗鉴,乃德之成。盖从中和用功,修而后得者,非漫然也)。德不形者,物不能離也(不能离者,谓与物混一而不分,故人但见其物之变,而不知性之真,故其德不易形著于外。所以人但见其貌恶,而不识其才德之全耳。观孔子对哀公之言,发明中庸“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之意,何等正大精确)。”哀公異日以告閔子曰:“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執民之紀而憂其死,吾自以為至通矣(言自以为至通于道也)。今吾聞至人之言,恐吾無其實,輕用吾身而亡其國。吾與孔丘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此章形容圣人之德,必须忘形全性,体用不二,内外一如,平等湛一,方为全功。故才全德不形,为圣人之极致。盖才全,则内外不二;德不形,则物我一如。此圣人之成功,所以德充之符也。故鲁君闻之,亦能忘分,感化而友于圣人也。

闉跂(曲跂也)支離(形不全也)無脤(无臀也)說衛靈公,靈公說之,而視全人,其脰(颈也)肩肩(细小貌)。甕瓮大癭(言癭如甕瓮也)說齊桓公,桓公說之,而視全人,其脰肩肩。故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言二子丑恶之状,而使二君说之,反视为全人之不如者,盖爱其德,故自忘其形也)。人不忘其所忘(所忘者,性也。言世人迷性真而爱形骸,故忘其性。今欲不忘),而忘其所不忘(所不忘者,形也。世人忘型而爱形,故今欲忘之),此謂誠忘(忘其所爱,而不忘其所不爱,此之谓诚忘)。故聖人有所游(圣人游于大道之乡,而忘其物欲),而知為孽(知者,以智巧揣摩人心,谓之知。孽,妖孽也),約為膠(以仁义结束人心,谓之约。胶,固结而不解也),德為接(以小惠要买人心,谓之德。接,应接于人也),工為商(以机关罔取人之利,谓之工;工,犹技巧也。商,行货之人也)。聖人不謀,惡用智?不斫,惡用膠?無喪,惡用德?不貨,惡用商(四者,皆伪以丧真淳,故圣人去之以全天德)?四者,天鬻也(谓四者淳德,乃天德也。鬻,犹售也。四德乃天售,即所谓天寿是也)。天鬻也者,天食也(谓天既售我以天德,则天之所以食我也,又何取于人伪哉)。既受食於天,又乌用人(言天生我性德,自有天然之受用,又何人伪求之)!有人之形,無人之情(言圣人虽居人世,其形虽似人,而绝无人情)。有人之形,故群於人(其形为人,故群于众人之之中);無人之情,故是非不得於身(以形寄人中,心超物外,不以物为事,故无人世之是非)。眇乎小哉,所以屬於人也(人在太虚中,乃万物之一数耳,其最渺小者,又何足以爱之);謷乎大哉,獨成其天(謷者,謷然超于物表也,言性德广大。全此天德,故由人而入于天)。

前虽以知忘形,而知尚存,未尽道妙。故此一章,以忘忘知,知忘则德自化,方能合乎自然,以全天德,其德乃充。故如二君之见二子,能不见其形,此所以为德之符也。圣人造道之极致,至此方为究竟耳。故以此结一篇之义。

惠子謂莊子曰:“人故無情乎(借惠子之问以结者,因上文发挥天德之全者,乃绝情欲、去人伪,心与天游,乃能充实其天德。故恐世人将谓绝情,则非人类矣,故假惠子以发之。故,乃故有之故,谓本来无情耶)?”莊子曰:“然(庄子直然其问者,盖约人性本来离情绝欲,故直然之)。”惠子曰:“人而無情,何以謂之人(惠子意谓,世人若无其情,则非人也。此俗人之常见也)?”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惡得不謂之人(道者,性之固有,人之所当行也。人禀此性而为人,乃道与之。貌,即天与之形也。既有此性,岂非人乎)?”惠子曰:“既謂之人,惡得無情(此惠子全不知道理,与常人所见一般,谓既是个人,岂得无情者乎)?”莊子曰:“是非吾所謂情也。吾所謂無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因其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意谓必有情欲,乃可为人,故以无情不得为人为问。庄子以正义答之曰:我所谓无情者,非绝无君亲、父子、夫妇之情也。盖因世人纵情肆欲以求益生,而返伤其生,故我要绝其贪欲之情耳,非是绝无人伦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惠子又以为,人生必欲养其口体,乃可以有其身。此全是常人之识见耳)?”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無以好惡內傷其身(庄子意谓,人既道与之貌、天与之形矣,苟无以好恶内伤其身,如此则全生养身之至道,又何庸益生为哉)。今子外乎子之神,勞乎子之精,倚樹而吟,據槁梧而瞑(槁梧,琴也。乃惠子倚树据琴,而瞑以辩论也。庄子意谓惠子不能乐其天德,而返外其精神,而倚树据梧,以逞辩论是非也)。天選之形,子以堅白鳴(谓天选子之形,赋以全德。今乃舍之,而返恣坚白之论以自鸿,失之甚矣)。”

此篇以忘情、绝欲,以全天德,故其德乃充。前已发挥全德之妙,故结以无情非人,以尽绝情、全德之意,所以警俗励世之意深矣。

音释:

[穴欤](音欤,空也)軱(攻乎切,音姑,大骨也)謋(霍虢切,音砉,謋然,速也)蜃(音肾,大蛤可为盛器)樠(模昆切,音门,脂出樠然也)[木且](庄力切,诈乎声,以木为阑也)診(止忍切,音轸,占[马念]也)藾(庐盖切,音赖,蔭芘也)咶(善指切,音视,与舐同)杙(夷益切,音弋,所以格兽也)[木单](旨善切,音颤,棺木之全一边者)繲(居隘切,音懈,浣衣也)翣(色甲切,音啑,棺羽饰文纛也)謷(牛刀切,音敖,大貌)

卷四

大宗師

庄子著书,自谓言有宗、事有君,盖言有所主,非漫谈也。其篇分内外者,以其所学,乃内圣外王之道。谓得此大道于心,则内为圣人;迫不得已而应世,则外为帝为王。乃有体有用之学,非空言也。且内七篇,乃相因之次第。其逍遥游,乃明全体之圣人,所谓大而化之之谓圣,乃一书之宗本,立言之主意也。次齐物论,盖言举世古今之人,未明大道之原,各以己见为是,故互相是非。首以儒墨相排,皆未悟大道,特以所师一偏之曲学,以为必是,固执而不化,皆迷其真宰,而妄执我见为是。故古今举世,未有大觉之人,卒莫能正之。此悲世之迷而不解,皆执我见之过也。次养生主,谓世人迷却真宰,妄执血肉之躯为我;人人只知为一己之谋,所求功名利禄,以养其形,戕贼其真宰而不悟。此举世古今之迷,皆不知所养耳。若能养其生之主,则超然脱其物欲之害,乃可不虚生矣。果能知养生之生,则天真可复,道体可全,此得圣人之体也。次人间世,乃涉世之学问。谓世事不可以有心要为,不是轻易可涉;若有心要名干誉、恃才妄作,未有不伤生戕性者。若颜子、叶公,皆不安命、不自知而强行者也。必若圣人,忘己虚心以游世,迫不得已而应,乃免患耳。其涉世之难,委曲毕见。能涉世无患,乃圣人之大用也。次德充符,以明圣人忘形释智、体用两全,无心于世而与道游,乃德充之符也。其大宗师,总上六义,道全德备,浑然大化,忘己、忘功、忘名。其所以称至人、神人、圣人者,必若此,乃可为万世之所宗而师之者,故称之曰大宗师。是为全体之大圣,意谓内圣之学,必至此为极,则所谓得其体也;若迫不得已而应世,则可为圣帝明王矣。故次以应帝王,以终内篇之意。至若外篇,皆蔓衍发挥内篇之意耳。

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知天知人之知,乃指真知,谓妙悟也。天,乃天然大道,即万物之所宗旨。所为,谓天地万物,乃大道全体之变,故曰天之所为。盖天然无为,而曲成万物,非有心也。人之所为,谓人禀大道,乃万物之一数,特最灵者。以赋大道之全体,而为人之性,以主其形,即所谓真宰者。故人之见闻知觉,皆真宰以主之;日用头头,无非大道之妙用,是知人即天也。苟知天人合德,乃知之至也)!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也(知大道在人,禀而有生者也);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所知者,在人日用见闻觉知之知也。所不知,谓妙性本有,人迷不觉,故日用而不知。由其不知,虽有,故但知贪欲以养形,而不知释智遗形以养性。故举世昏迷于物欲,戕生伤性,不能尽性全生,以终其天年者。苟能于日用之间,去贪离欲,即境明心,回光返照,以复其性,是以其知之所知,养其知之所不知。如此妙悟,乃知之盛也)。雖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後當,其所待者特未定也(虽然有患者,意谓我说以所知,养所不知,此还有病在。何也?以世人一向妄知,皆恃其妄知,强不知以为知,未悟以为悟,妄为肆志,则返伤其性。必待真悟真知,然后为恰当。第恐所待而悟者,未必真悟,则恃为已悟,则未可定也。必若真真悟透,天人合德,本来无二,乃可为真知)。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意谓我说以人养天,不是离人日用之外别有妙道。盖天即人也,人即大也。直在悟得本来无二,原无欠缺。真知天人一体,方称为真人矣)。

此一节,乃一篇立言之主意,以一知字为眼目。古人所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知之一字,众祸之门。盖妙悟后,方是真知;有真知者,乃称真人,即可宗而师之也。然知天知人,即众妙之门也。虽然有患,即知之一字,众祸之门也。谓强不知以为知,恃强知而妄作,则返以知为害矣。此举世聪明之通病也。

何謂真人(此下唤起真人,以示真人之所养者深迥,与常人不同也)?古之真人,不逆寡(寡,谓薄德无智之愚人。不逆者,不拒也),不雄成(雄,自恃也。成,谓己为全德也。不恃己德以激世也),不謩士(謩,即谋士。即事谓无心于事,虚己以游,全不以事干怀也)。若然者(真人如此处世),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能登假於道也(言真人无心以游世,此全无得失利害之心。以情不附物,故水火不能伤。此则遗物全性,是知则能登遐于道也)。若此(真人即世忘世之如此),古之真人,其寢不夢(梦发于妄想,以真人情不附物,则妄想不生,故寝无梦),其覺無憂(真人虚怀游世,了无得失之心,故觉无忧),其食不甘(以道自娱,故不甘于味),其息深深(深者,绵绵之意。息粗而浅,则心浮动。真人心泰定而不为物动,故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此释上深深之意。踵者,脚跟也。以喻息之所自发处,深不可测,故心定而不乱),眾人之息以喉(众人之息在喉,则粗浅之至,故浮而妄动,所以日用心驰于物,而不知道)。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心浮则言躁,言不由中,则易屈服。嗌者,咽喉也。哇,吐也。以浅粗之言,自咽而吐,无根之言也)。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言世人粗浅如此者,乃嗜欲之深,汩昏真性,全不知有天然妙性。皆堕妄知,无真知也)。

此一节,言真人妙悟自性,是为真知者,故所养迥,与世不同。而以众人观之,则自别矣。前云有患,正恐未悟,而恃妄知为得者,害之甚也。故此双明之。

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惡死(前略言真人处世,忘利害。此则言,真人不但忘利害,而且超死生。以与大道冥一,悟其生本不生,故生而不悦;悟其死本不死,故不恶其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出入,即生死二字,老子云“出生入死”。由不悦生,故不贪生。訢,犹贪也。不恶死,故不距。距,谓爪而不肯入也)。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倏然,乃鹤冲举刷羽之声也。言真人无心游世,倏然冲举,出入死生,如游太虚,了无罣碍。故云如此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以悟其生本不生,故不忘其所始;以生与道游,不见有世可出,混万物为一,故不求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復之(众人以生为累,故患而不喜。真人载道而生,故受形而喜。虽处人世,心不违道,相忘于世,故念念而复)。是之謂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心与道游,故不捐道。捐,弃也。人即是天,不假造作修为,故不以人助天。如此乃谓之真人)。

此一节,言真人游世,不但忘利害,而且忘死生。故虽身寄人间,心超物表。意非真知妙悟,未易至此,欲人知其所养也。

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顙頯(若然者,言真人如此游世,其容貌与众不同。其心志,笔乘作忘,言无心于世也。其容寂,言容貌寂然,乃内湛而外定也。其顙頯,宽裕也,谓其貌广大宽容,不拘拘之状也。此老子云“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也)。淒然似秋(言其面严冷,若秋气之肃也),暖然似春(言近之,则其中温然、暖然,令人可亲可爱也),喜怒通乎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言无心于喜怒,但随物所感,或喜或怒,了无一定于中。故曰通乎四时、与物有宜,而人不知无喜怒也。故曰莫知其极)。故聖人之用兵也,亡國而不失人心。利澤施乎萬世,不為愛人(言圣人无心御世,与天施合德。假而用兵,即亡人之国,而不失人心,本无杀伐之心也。纵恩施万世,原非有意爱人也。所谓天生天杀之意也)。故樂通物,非聖人也(有心要通于物,非自然矣)﹔有親,非仁也(大仁不仁。亲者,有心私爱,非大仁也。故曰贼莫大德有心)﹔天時,非賢也(揣度时势,非任命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明哲保身,乃称君子。不通利害,率意狂为,非君子也);行名失己,非士也(伪行虚名而无实,则非士矣);亡身不真,非役人也(亡己为人,则人皆听役;若执己殉名,则见役于物,非役人者也)。若狐不偕、務光、伯夷、叔齊、箕子、胥馀、紀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者也(此数子者,皆知之不真,殉名丧实,去圣远矣)。

此一节,概言所知不真,不能忘己、忘名,有心要誉,殉名丧实,皆非真知之圣也。下又言真人真知之不同。

古之真人(此下一节,明真人游世之状),其狀義(无可不可)而不朋(中心和而不流),若不足(虚之至也)而不承(若一物无所受)﹔與乎(与世容与)其觚而不堅也(觚者,方也。虽介然不群,而非坚执不化者),張乎(施为也)其虛而不華也(虽见施为,而中心空空,不以华美为尚)﹔邴邴乎(邴,喜貌)其似喜乎(虽喜而无心于喜也),崔乎(言折节谦下也)其不得已乎(虽谦下以接人,其实以不得已而泛应也),滀乎(滀,如水之湛滀也)進我色也(谓中心湛滀,而和气日见于颜面之间),與乎(与之相处)止我德也(人与相处而不忍去),厲乎其似世乎(厲,谓严整而不可犯,亦似世之庄重也),謷乎其未可制也(謷,谓謷然礼法之外,似不可以礼法拘制也),連乎其似好閉也(连者,妆摄捡束之意,虽收摄捡束,但似好闭,其实无所闭藏也),悗乎忘其言也(悗,俯下之意,谓对人谦下,若忘其言者)。以刑為體(刑者,不留其私,谓中心一私不留,以为其体),以禮為翼(虽忘礼法,犹假礼以辅翼,可行于世),以知為時(真知时之可否,以行止也),以德為循(言以德但为循顺机宜也)。以刑為體者,綽乎其殺也(绰者,有余之义,谓杀尽私欲,一私不留而尤损之也)﹔以禮為翼者,所以行世也(言既游世,不可出于礼法之外也)﹔以知為時者,不得已於事也(言迫不得已而后应也)﹔以德為循者,言其與有足者至於丘也(丘,高处也。言循顺机宜,接引愚蒙,令有识者皆可上进于道。故喻如有足者,皆可引进于高处也。此四句,释上刑礼知德四句)。而人真以為勤行者也(老子云“用之不勤”,勤劳也。言真人游行于世,无心而游,虽行而不劳也)。

此一节,形容真人虚心游世之状貌,如此之妙。言虽超世,而未尝越世;虽同人,而不群于人。此真知之实也。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故者,由上游世之工夫纯一,故得天人合德也。好之者,天也。弗好者,人也。今皆一矣,是谓之天人合德)。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谓天人合一,谓天与人合一而归于道,则万物杂然而不一者,尽皆浑然会归于道也)。其一與天為徒(既人合其天,则人天一,则人可与天为徒也),其不一與人為徒(谓天人原本不一也,今人既合天,而未免游于人世,则以天而游,故与人为徒),天與人不相勝也,此之謂真人(若超然绝俗,则是以天胜人;若逐物亡性,则是以人胜天。今天人合德,两不相伤,故不相胜。必如此方是真人)。

此一节,总结前知天、知人工夫,做到浑然一体、天人一际,然后任其天真。则在天而天,在人而人,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故天与人两不相胜。必如此真知妙悟、浑化之极,乃可名为真人。此岂可强知妄见而可比拟哉!此真人真学之全功,故下章从“死生、命也”起,至藏舟章末,皆极口勉人学道,要做真实工夫。

死生,命也(此下教人做了死生之工夫。命,谓自然而不可免者)﹔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有死生,如时之夜旦,不可免者。且阴阳有夜旦,太虚恒一而无昏晚。喻人形虽有生死,而真性常然不变,如太虚之无变,故曰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去声),皆物之情也(谓真性在人,天然自具,一毫人力不能与其间。此人人同有之真体,所谓真宰、天君是也。此须养而后知)。彼特以天為父(言人人皆禀真性而有形,天然自足,故曰以天为父),而身猶愛之,而況其卓乎(言此血肉之假身,赖世之父而有生,且养身全孝以尊父;况天君载我之形、卓然不属形骸者,岂不知有所养而尊之乎)!人特以有君為愈乎己,而身猶死之,而況其真乎(且以世人知有君,欲尽忠者,而以身死之;况真君宰我之形,而不能忘形以事之、忠之,可谓不智之甚矣。此言激切之至,人读此而不悟非夫也)!

此言真性在我,而不属生死者,乃真常之性也。而人迷之而不悟,嗜欲伤之而不知所养,岂非至愚也哉!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煦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老子云:“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此取鱼失水,如失道德而后仁义。且以仁义相尚,正似相濡以湿沫,不若相忘于江湖。以喻必忘仁义,而可游于大道之乡也)。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若兩忘而化其道(无誉无非,则善恶两忘,而与道为一,乃真知之盛也)。夫大塊(天地也)載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言人生天地,劳佚死生,皆自然而不可郤者,命也。此所谓人也,苟知命之所系,即道之在。是知由人而即天也。若知天与人本无二致,则浑然合道,而不以人害天;虚心游世,以终其大年,生不忘道。故云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此其天人合德、死生不变、任造物之自然,此知之至也)。

此言世人不知大道,而以仁义为至,故以仁爱亲,以死事君。此虽善不善,故如泉涸,而鱼以湿沫相煦濡也。若能浑然悟其大道,则万物一体,善恶两忘,故如鱼之相忘于江湖。如此乃可谓知天、知人,天人合德,而能超乎生死之外。古在生在死,无不善之者也。

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天真于有形,如藏舟于壑;藏有形于天地,如藏山于泽。谓之固矣,此常人以此为定见也。然造化密移,虽天地亦为之变,而常人不觉;如有力者负之而移,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猶有所遯(形与天地,虽小大有宜,皆不免于变)。若夫藏天下於天下,而不得所遯,是恆物之大情也(若知此身与天地万物,皆与道为一,浑然大化而不分,是藏无形于无形。如此则无遯,则如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遯矣。此天地万物之实际也,故曰恒物之大情)。特犯人之形而猶喜之。若人之形者,萬化而未始有極也,其為樂可勝計耶(言大化造物,千变万化,而人特万物之一数耳。而人不知,特以得人身为喜。如此则万物皆有可喜者,其乐可胜计耶)?故聖人將游於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善夭善老,善始善終,人猶效之(言圣人心与道游,则超然生死,乃物所不得遯,如此则物物无非道之所在。故夭寿、始终,无所不善者,而人犹效之),又況萬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言大道之原,乃万物之根宗,故云所系。万物非此,而不能融贯而为一,故云一化之所待。此实天地万物之大宗。圣人之所宗而师之者,此也,可不悟乎)!

此发明大道无形,而为天地万物之根本。人人禀此无形之大道而有生,是为真宰。若悟此大道,则看破天地万物,身心世界消融混合,而为一体。若悟彻此理,则称之曰大宗师,是所谓大而化之谓圣者也。至此则无己、无功、无名,逍遥于万物之上,超脱于生死之途。以世人概不知此大道之妙,而以小知小见之自是,不得逍遥,各执己是,互相是非,故丧其有生之主;而要求名利于世间,故德不充符。是则前五篇所发挥者,未曾说破。故此篇首乃立知天知人,有真知方为真人,直说到此,方指出一个大宗师,正是老庄立教之所宗者,如此而已。故此后重新单提起一道字来发挥,足见立言前后一贯。言虽蔓衍,而意有所宗,于此可见矣。

夫道(上文说了大宗师状貌,结了前义。言大宗师,宗,所崇者。大道,上云万物所保、一化所待者何,乃大道也。故此下发挥大道之妙,以明万物所保、一化所待之义。立意皆从老子“天得一以清”等来),有情有信(此言大道之体用也。齐物云“可形己信”,有情无形,正指此也。此从老子“窈窈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此言有情,谓虽虚而有实体,不失其用,曰信),無為無形(湛然常寂故无为,超乎名相故无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以心印心,故可传可受;妙契忘言,故无受无得)﹔自本自根(本自天然,原非假借),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天地以之建立,故先有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变化不测,为天地万物之主);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伏羲画卦,始于太极;推之向上,更有事在。故不以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包天地,容六合,故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以固存,故不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万化密移,而此道湛然,故不老)。豨韋氏(古帝王名)得之,以挈天地(参赞化育,整理世界);伏羲(轩黄也)氏得之,以襲氣母(襲,取也。气母,生物之本也。襲氣母,即老子求食于母)﹔維斗(北斗,天之枢也)得之,終古不忒(忒,差也。北斗,天枢,居所不动,故不差忒)﹔日月得之,終古不息(运行而不已,用行而不殆)﹔堪坏(昆仑之神人,而兽形)得之,以襲昆侖(此袭,犹承袭,言主持昆仑)﹔馮夷(河伯也)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山神也)得之,以處太山﹔黃帝(轩辕也)得之,以游雲天(乘龙飞升上仙也)﹔顓頊(五帝之一)得之,以處玄宮﹔禺強(北海之神。《山海经》云“玄渚有神,人面鸟形,珥两青蛇,践两蛇,名曰禺強”)得之,立乎北極(北海之极);西王母(瑶池仙长也)得之,坐乎少廣(王母所居之宫也)。莫知其始,莫知其終(此二句,总结上文。列圣神人主持天地日月星辰,皆恃大道,故莫知其始终。此直从老子“天得一以清”一章中,变化如许说话)。彭祖(姓钱,古长寿之人)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世传彭祖寿八百岁,故上自有虞,下及五伯)﹔傅說(商之贤相)得之,以相武丁,乘東維、騎箕尾而比於列星(傅說一星,在尾上。言其乘东维、骑箕尾之间也)。

此明大宗师者,所宗者,大道也。以大道乃天地、万物、神人之主。今人人禀此大道而有生,处此形骸之中,为生之主者,所谓天然之性。以形假而性真,故称之曰真宰。而人悟此大道,彻见性真,则能外形骸,直于天地造化同流,混融而为一体。而为世间人物之同宗者,故曰大宗师者,此也。此大宗师,即逍遥游所称神人、圣人、至人。所言有情有信,即齐物之真宰,及养生篇生之主。若不悟此而涉人世,必有形骸之大患。颜子心斋,教其悟之之方。既悟性真,则形骸可外。故德充符前,一往皆敷演其古今迷悟之状,到此方分明说破。一路说来,方才吐露。所以云言有宗、事有君,正此意也。此上已发挥大道,明白了然,但未说进道工夫。故此下乃说入道真实工夫。

南伯子葵問于女妫(此人名皆重言也。撰出个人来,设为问答,不必求其实也)曰:“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问其年老大而色若婴儿,借以发起必有所养,将以发启工夫也)?”曰:“吾聞道矣(此即要引人学道也)。”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學耶(此因闻说闻道,则惊诧其言,谓道岂可学之耶)?”曰:“惡!惡可(二字皆平声,惊叹之意。上恶字,叹其道难言;下恶字,叹其道不是容易可学,要是其人乃可)!子非其人也(言道非容易可学,况于非学道之人。何以见得)。夫卜梁倚有聖人之才(才谓天赋之根器,犹俗云天资也)而無聖人之道(言有美质而无进道志向),我有聖人之道而無聖人之才(言我有圣人之道,而无美质,故多费苦工夫)。吾欲以教之,庶幾其果為聖人乎(言我欲教卜梁倚以大道,其亦可教,但无志向。论才亦庶几可成,第不知可能造就而为圣人乎)?不然,以聖人之道告聖人之才,亦易矣(言学道之人才德双美者,固是难得。有此全质,则学之亦易矣)。吾猶守而告之,三日而後能外天下(天下疏而远,故三日而可外。此言教之一次也)﹔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物渐近于身,故七日而忘)﹔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生则切于己者,故九日之功乃外)﹔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平旦也。彻,朗彻也。谓已外生,则忽然朗悟,如睡梦觉,故曰朝彻)﹔朝徹而後能見獨(独,谓悟一真之性,不属形骸,故曰见独)﹔見獨而後能無古今(谓悟一真之性,超乎天地,故不属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谓了悟性真,超乎天地,量绝古今,则见本来不死不生)。殺生者不死(生者,有形之累也。既悟性真,则形骸已外,物累全消,故曰杀生则一性独存,故曰不死),生生者不生(形化性全,则与道冥一,而能造化群生。而一真湛然,故曰生生者不生)。其為物也(物,指不死不生之道体也)無不將也(谓此道体千变万化,化化无穷,故无不将也。将者,以也),無不迎也(在乎人者,日用头头,左右逢元,故曰无不迎也),無不毀也(谓此道体陶镕万化,挫锐解纷,故曰无不毁),無不成也(触处现成,不假安排)。其名為攖寧(撄者,尘劳杂乱困横,拂郁挠动其心,曰撄。言学道之人,全从逆顺境界中做出,只到一切境界不动其心,宁定湛然,故曰撄宁)。攖寧也者,攖而後成者也(此释撄宁之意,谓从刻苦境界中做出,故曰撄而后成者也)。”

此前论大道,虽是可宗可师,犹漫言无要。此一节,方指出学道之方。意谓此道,虽是人人本有,既无生知之圣,必要学而后成。今要学者,须要根器全美,方堪授受。授受之际,又非草率,须要耳提面命,守而教之之方。又不可速成,须有渐次而入。故使渐渐开悟,其三日外天下,七日外物,九日外生死,而后见独、朝彻。此悟之之效也。既悟此道,则一切处,日用头头,触处现成,纵横无碍。虽在尘劳之中,其心泰定常宁,天君泰然,湛然不动。工夫到此,名曰撄宁。何谓撄宁?盖从杂乱境缘中做出,故曰撄而后成者也。观此老言虽蔓衍,其所造道工夫,皆从刻苦中做来,非苟然也。今人读其言者,岂可概以文字视之哉。

上言入道工夫,下言闻道,盖亦从文字中悟来。故以重言发之。

南伯子葵曰:“子獨惡乎聞之(此问闻道之原)?”曰:“聞諸副墨之子(副墨,文字也。言始从文中来),副墨之子聞諸洛誦之孫(洛诵,言包洛而诵习也。意谓诵习文字,久而自得也),洛誦之孫聞之瞻明(瞻明,言见有明处,乃因文字有悟处也),瞻明聞之聶許(聂许,谓从耳闻,声入心通,而心自许也),聶許聞之需役(需,待也。役,使也。言心虽有悟,必待验之行事之间,一切处现前不昧,与道相应,然后造妙也),需役聞之於謳(于讴,涵泳吟咏之意),於謳聞之玄冥(由涵泳讴吟,而有冥会于心,乃造道之极也),玄冥聞之參寥(参寥者,空廓广大、虚无之境。谓道之实际也),參寥聞之疑始(言入于无始,乃归极于此学道之成也)。”

此一节,言圣人得此大道,不无所闻。盖从文字语言中,有所发明,以至动用周旋、讴吟咳唾之间,以合于玄冥,参于寥廓,以极于无始,至不可知之地。必如此深造实证而后已,如此殆非口耳而可得也,是乃可称大宗师。前来发明大道可宗,悟此大道者可称宗师,但未见其果有其人否耶?恐世人不信,将谓虚谈。故向下撰出子祀等,乃实是得道之人,以作证据。

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尾也)﹔孰知死生存亡为一體者,吾與之友矣(意谓从无形而适有形,而人之此身,皆道之所化。故以无为首者,从无有生也;脊者,身也;尻者,尾也,谓生之终也。言谁能知此无生之生者,则可相与为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言心同道合,故为友也)。子輿有病,子祀往問之。曰:“偉哉,夫造物者以予為此拘拘也(此子輿自叹:造物有力,壮哉!能使我于大化之中,将以予为此拘拘之形也)。曲僂發背(此下子輿言其病状,谓形已佝偻残废,且又痈疮),上有五管(言形佝偻,则五脏之管向上也),頤隱於齊(言形曲,则两颐限隐于齐下也),肩高於頂(颐限则两肩耸高于顶),句贅指天(句贅,顶髻也。言颐隐而项缩,故髻指天也),陰陽之氣有沴(沴,凌乱,言不和也。言虽从天化受形,以阴阳之气凌乱不和,故使我形骸如此之残废不堪也),其心閒而無事(言以形废,而心转无事。此足见其能以道自适,不以形为累也)。”跰跣而鑑於井(跰跣,扶曳也。谓恐自知不明,又鉴于井,则现身如影矣),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將以予為此拘拘也(因鉴于井,自见其状,乃叹曰:夫造物者既拘拘为我此形矣,又复使我如此残废之恶状耶)。”子祀曰:“女惡之乎(子祀因见子輿之叹,乃问之曰:子恶此形耶)?”曰:“亡,予何惡(亡,绝也。子輿意谓,我心不但绝然无恶,而方与之俱化也)!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為雞,予因以求時夜(浸假,造化也。言从无形造化之中,渐渐而适于有形,即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之而求时夜。时夜,言鸡报晓也);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為彈,予因以求鴞炙(若化予之右臂为弹,予即因之而求鴞炙。言以弹击鴞,以充炙也)﹔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而乘之,豈更駕哉(此言有道之士,既视此身如痈疮,而不足观;且又视之如影,而不可执。是则不但无累,而且与之俱化。故又能借假修真,因此而求有实用。是则此身虽为异物,若果能化之,则形神俱妙。真人乘此以游人世,岂更驾哉)!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謂縣解也(言真人忘形适真,形神俱妙,不以得失干心,安时处顺,无往而不自得,故哀乐不能入。如此,是古之所谓悬解者也。言生累如倒悬,超乎死生,则倒悬解矣。故云悬解)。而不能自解者,物有以結之(人人本皆如此无累,超然悬解;而人不能解之者,乃自我以结之也)。且夫物不勝天久矣,吾又何惡焉(言人任造化而迁,故人不能胜天。既不能胜,则任之而已,又何恶焉)!”

此一节,言真人真知,形本无形,今既适有形,则为生累。故真人视之如痈疮而不可爱,如影而不可执。如此则但任造化之所适,了无得失之心。故死生无变于己,所以安时处顺,哀乐不入。此所谓悬解者也。如此看来,人人本来天然解脱,但人自苦于形累,而卒莫能自解者,非天之过,乃人自结之耳。且夫天人之际,本来人不胜天,吾于此看破久矣;虽有此假形,吾有真用,又何恶焉。此其所以为真人,是可宗而师之者也。

俄而子來有疾,喘喘焉死將(上言四人为友,而子輿之妙已知之矣。今又发子来二人之妙。喘,气喘急而将死也)。其妻子環而泣之。犁往而問之曰:“叱!避!無怛化(叱避,言呵斥其妻子,使避之也。怛,犹惊也。此言真人与造化游,非妇人小子所知,故叱使无惊之也)!”倚其戶與之語曰:“偉哉造化!又將奚以汝為?將奚以汝適(言不知造化又将汝作何物也)?以汝為鼠肝乎(鼠肝极细)?以汝為虫臂乎(虫臂不坚)?”子來曰:“父母於子,東西南北,唯命之從。陰陽於人,不翅(止也)於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聽,我則悍(违戾也)矣,彼(指造物)何罪焉(言造物亦非有心要死我也,故曰何罪)?夫大塊(天地也)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言造化既全我一生,我任造化而游,是为善生。既任化而生,则不贪生,故谓善生。然死亦从化,是为善死,吾又何择焉)。夫大冶鑄金,金踊躍曰:‘我且必為鏌琊(神剑名)!’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今一犯(偶然触之,曰一犯)人之形(言在万化之中,偶然触犯而为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物者必以為不祥之人(言万物不可胜数,而自独以人为善,是不知造化者,乃不祥之人也)。今一以天地為大鑪,以造化為大冶,惡乎往而不可哉(言天地万物,俱在造化均陶之中,何物而非载道成形,何往而非道之所在,如此又何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覺(言死生梦觉,故死但如寐,生如觉,夜旦梦觉而已,又何必取舍欣厌哉)。”

此一节,言真人所得,殊非妇人小子之所知,故子犁叱避,以形容其必有真知,然后为真人。必若子来之顺化而游,死生无变,无生可恋,无死可拒。要学人必造到如此超然独得之妙,纯一无疵,方为学问能事之究竟处。是可称为大宗师矣。

上言真人能顺死生,不知从何致此?故下以子桑户三人发明,乃方外了道之人所能。此叚学问,非方内曲士所知。

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相與友,曰:“孰能相與於無相與(无相与,言大道无形之乡),相為無相為(言大道寂莫,无为之境),孰能登天遊霧,撓挑無極(言超然世外,游于万物之表),相忘以生(虽生而不见其有生),無所終窮(言心与道游于无始无终,即此便见真人游世之若此)?”三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言道合心同,忘形相与),遂相與友(唯真人乃知真人,故三人为友)。莫然有間(居顷之间),而子桑戶死,未葬。孔子聞之,使子貢往待事焉(夫子使子贡往吊,以待葬事,将尽礼也)。或編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來桑戶乎!嗟來桑戶乎!而(汝也)已反其真,而我猶為人猗(猗者,叹辞也。言汝幸已返其真,而我尚且为人,可叹也)!”子貢趨而進曰:“敢問臨尸而歌,禮乎(子贡执礼,言临尸当哭,不当歌也)?”二人相視而笑曰:“是(指子贡)惡知禮意(言礼之意,重在返本。谓子贡不知此也)!”子貢反,以告孔子曰:“彼何人者耶?修行無有(言不捡于礼,不能饰行,故曰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不以死生为事),臨尸而歌,顏色不變(全无哀戚之容),無以命之(命,名也,不知唤他作何等人物)。彼何人者耶(言毕竟是何等人耶)?”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言彼超脱凡情,游于世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內者也(言未能超脱世网,故云游方内)。外內不相及(言彼方外之人,以世俗之礼加之,则非所宜。言不当吊也),而丘使女往弔之,丘則陋矣(言我本不当使女往吊,此诚我之鄙陋见也)!彼方且與造物者為人(相者,犹助也。言造物本无形,彼以为人之形,乃助造物之生意耳),而游乎天地之一氣(言彼虽处人世,其实心游乎未有天地已前,与大道混茫而为一也)。彼以生為附贅悬疣(赘疣,乃山中之人项上之瘿瘤,以喻形乃道之赘疣余物也),以死為決疣潰癰(彼视身如赘疣、为痈疽,以为生之大患。今幸而死,则如疣痈之决溃,方为大快活事,又何以死为哀耶)。夫若然者,又惡知死生先後之所在(言彼以生为大患,以脱形骸为轻举,返乎不生不死之乡,又何知有死生先后之所在耶)!假於異物(以性真而借四大以成形,如假托异物,元非己有也),託於同體(言心与道游,故云托于同体)﹔忘其肝膽(言以生为寄,故不见有形骸,故曰忘其肝胆),遺其耳目(言虽游人世,如不闻见,故云遗其耳目)﹔返復終始,不知端倪(言真人游于大化之中,返复往来,无所穷极,又安知以生为始、以死为终乎)﹔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又乌能愦愦然為世俗之禮,以觀(示也)眾人之耳目哉(言真人处世如寄,以形骸为大患,故忘形释智,超然物表,遨游于尘垢之外,逍遥于无为寂寞之乡。又何能愦愦然以世俗之礼,以示众之耳目哉!借重孔子此言,乃明方内夫子,亦未尝不知有方外之学也)!”

此一节,言方外真人之学,逍遥物外,自得之妙,非世俗耳目之所及。故托孔子、子贡发挥,将以破迂儒执礼法之曲见,以解愦愦之执情,亦将使其自得超然之境。斯正此老著书之本意也。

子貢曰:“然則夫子何方之依(子贡因闻夫子说方外真人之道如此,故问夫子自处何方之依)?”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此夫子自谦,言己未免生累。盖悬之未解,乃天之戮民。言未能忘桎梏也)。雖然,吾與女共之(夫子言,虽然我未超脱,与女均之,今且与女共游于方外)。”子貢曰:“敢問其方(问远举超脱之方)?”孔子曰:“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人之以道为命,如鱼之以水为命)。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給(言养鱼尚劳功用);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言人造乎道甚易,放下便是。故云无事而生定)。故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穿池而养鱼,尚难忘,不若放之江湖,则自然忘矣。如人能造乎大道,浩然大均,则无不忘矣)。”子貢曰:“敢問畸人(子贡意谓方外之人,乃独行之君子,故问畸人。畸,独也。谓不知独行之人,比方外何如)?”“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孔子言彼方外者,亦畸人也。但彼畸于人,而侔合乎天。若世之独行君子,矜矜自持,不能逍遥自在者。是乃天之小人,则为人中之君子;人中之君子,则为天之小人,第未能与天为一耳)。”

此一节,言孔子方内之圣人,亦能引进于方外之学。意谓世之拘拘者,亦可与造乎大道。故以子贡之才智,尚去道远甚,况其他乎。

下明方外之道,方内亦有能行者,第俗人不识耳。故借颜子发明,孔子以开其迷意。若颜子之好学,诚可以深造而自得也。

顏回問仲尼曰:“孟孫才,其母死,哭泣無涕(无心于哭),中心不慼(全无哀意),居喪不哀。無是三者,以善喪蓋魯國(以善居丧之名,以盖鲁国),固有無其實而得其名者乎(名不副实)?回壹怪之(壹,谓一,常怪之)。”仲尼曰:“夫孟孫氏盡之(言能极尽丧礼也),進於知矣(言世人但知世俗之礼,而不知天。今孟孙氏乃尽于知天,故人之返本,乃礼之实也),唯簡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簡矣(言孟孙知其本无生死,又何假以哀为礼哉。但世人常情,必以哀为礼,故欲简之;而不得,故人哭亦哭,乃不得已而从俗之情耳。今哀而不慼,则已有所简矣)。孟孫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言孟孙子悟不生不死之道)。不知就先,不知就後(言以了悟不生不死,故虽生而如不有生,故云不就先;虽死而知本不死,故不就后,坦然大化之中)。若化為物(言孟孙自视其形,在大化之中,若忽焉化为一物耳),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言不知其所以生,故今虽处形骸,但待其所不知之大化,听其尽之而已,岂有情识哉)。且方將化,惡知不化哉(言方将化,恶知有不化者有焉)?方將不化,惡知已化哉(言世人但知固守其形,将谓不化。彼恶知造化密移,而念念已化哉)?吾特與汝,其夢未始覺者邪(言化而不化,乃死生一贯,唯大觉方知。且吾与汝,皆在梦中而未觉者也)!且彼有駭形而無損心(到此方言,孟孙之母虽死,而不死者存,但形死耳。故曰有駭形,如豚子之视死母而走也。若其天真之性,湛然不迁,所谓死而不亡,故曰无损心),有旦宅而無情死(言其生如旦,其形如宅。谓假形虽化,而真宰长存。故曰有旦宅,而无情死。情,实也)。孟孫氏特覺(死而不死之理,孟孙特悟于此),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孟孙已知其母不死,但以世情不得不哭,故其所以乃如此哭而不哀切也)。且也相與吾之耳矣(言既知死而不死,则视已死之孟母,即未死之孟孙。故相较之,乃吾之耳相与,谓一体而视也),庸詎知吾所謂吾之乎(言死生一条之理,若吾之之言此,岂常人所能知之乎?下以梦喻吾之之意)?且汝夢為鳥而厲乎天(厲,犹戾也),夢為魚而沒於淵(言吾之之意,女未及信。我且问女:且女梦为鸟,则飞戾于天,梦为鱼,则没于渊。然梦中之鱼鸟,即不梦之颜回。是乃吾之之意也)。不識今之言者,其覺者乎?其夢者乎(言女方今对我言者,乃不梦之颜回耶,乃梦中之鱼鸟耶?若言是颜回,则女已化为鱼鸟矣;若言是鱼鸟,不妨现是不化之颜回。女试自看死生一条之理,固如是乎?此数语极奇,最难理会)?造適不及笑(适者,称意之极,则笑亦不及),獻笑不及排(如人诙谐献笑,至发笑处,则女排不及。言死生一贯之理,必须顿悟,乃自知之,非言可及也),安排而化去,乃入於寥天一(寥天一,乃大道寥廓冥一之天。此由初心造道功夫,故如安排;及夫纯一,到大化之境,自然顿悟,不假作为,而自证入也)。”

此一节,言方外之学,方内亦有能之者,第在世俗之中,常情所不识,必有真人,乃能知之。故借重颜子与圣人开觉之。此段最是惺悟世人真切处。

上言了无生死,乃造道之极,要在顿悟。下言世人必欲学道,须将仁义、恭矜、智能、夙习之事,一切屏绝,乃可入道。

意而子見許由,許由曰:“堯何以資汝(何以教汝)?”意而子曰“堯謂我:汝必躬服(行也)仁義而明言是非。”許由曰:“而奚來為軹(奚,何。軹,助语辞。言又何为来耶?意谓女已被尧教坏了也)?夫堯既黥(拔其须,则毁其面貌)汝以仁義(言以仁义伪行坏了本来面目),而劓(割其鼻也)汝以是非矣。汝將何以游夫遙蕩(逍遥之境)恣睢(纵横也)轉徙(变化)之塗乎(言汝已被尧以仁义是非,坏了汝本来面目,而拘于仁义是非之场;又何能游于逍遥大道之乡乎)?”意而子曰:“雖然,吾愿游其蕃(言虽不能入大道之奥,亦愿游其蕃篱)。”許由曰:“不然。夫盲者無以與乎眉目顏色之好,瞽者無以與乎青黃黼黻之觀(言汝心既盲瞽,难以与大道也)。”意而子曰:“夫無莊(古之美貌者)之失其美,據梁(古之有力者)之失其力,黃帝之忘其知(言至人之善救,能使人人失其平昔之所自有),皆在鑪锤之間耳(言上三人顿失其固有,是在夫子之陶铸之中耳)。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耶(言我今日幸得见先生,岂非造物者补我之缺失,乘其浑全之大道,以随先生耶)?”許由曰:“噫!未可知也(言汝虽有志,未知何如也)。我為汝言其大略(不敢尽其底蕴,试为汝言其大略):吾師乎!吾師乎(吾师乃大宗师也,非尧可比)!齏萬物而不為義,澤及萬世而不為仁(言尧谆谆以仁义为仁义,以爱养万物以为功。吾大宗师则齑粉万物而不以为义,纵泽及万世而不以为仁。以大仁不仁,大义不义,即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之意),長於上古而不為老(言未有天地,先有此道),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言大道生天生地、化育万物而无心,故不有其巧)。此所游已(言整物已下,乃吾师之所游者,如此而已)!”

此一节,言欲学大道,必须屏绝有心要为仁义、恭矜、智能之事,方可超玄入妙,而逍遥乎大道之乡。盖仁义、智能,乃功名之资,世俗之所尚,实为大道之障碍故耳。

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曰:“可矣,猶未也(言虽忘仁义,则可许有入道之分,然犹未也)。”他日復見,曰(颜回他日又见夫子):“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言忘礼乐,则不拘拘于世俗也)。”曰:“可矣,猶未也(言虽忘人而同,未忘己)。”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改容也)曰:“何謂坐忘?”顏回曰:“隳(坏也)支體(言忘形也),黜聰明(泯知见也),離形去知,同於大通(言身知俱泯,物我两忘,浩然空洞,内外一如,曰大通),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言身世两忘,物我俱空,则取舍情尽,故无所好也),化則無常也(言物我两忘,形神俱化,化则无己,则物无非己。故不常执我为我也)。而(汝也)果(实也)其賢乎(言汝功夫到此,实过于我多矣)!丘也請從而後也(夫子自以为不若,亦愿为此也)。”

此一节,言方内曲学之士,果能自损兼忘,而与道大通,虽圣智亦尝让之。意谓此等功夫,非智巧可入也。故前以子贡之不知,今以颜子乃可入也。

子輿與子桑友。而淋雨十日。子輿曰:“子桑殆病矣(知其绝食也)!”裹飯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門,則若歌若哭(言歌之哀也),鼓琴曰:“父耶!母耶!天乎!人乎(此鼓琴之曲也)!”有不任其聲(言饿而无力,故不任其声)而趨舉其詩焉(趨舉其詩,言气短促,举诗而气不相接也)。子輿入,曰:“子之歌詩,何故若是(言何故不成音韵也)?”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極者,而弗得也(言且歌且思,使我如此之贫至极者,不可得,不知其谁使也)。父母豈欲吾貧哉?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豈私貧我哉?求其為之者,而弗可得也!然而至此極者,命也夫!”

此一节,总结一篇之意。然此篇所论,乃大宗师,而结归于命者,何也?乃此老之生平心事,有难于言语形容者。意谓己乃是有大道之人,可为万世之大宗师。然生斯世也,而不见知于人,且以至贫极困以自处者,岂天有意使我至此耶?然而不见知于时者,盖命也夫。即此一语,涵滀无穷意思。然此大宗师,即逍遥游中之至人、神人、圣人,其不知为知,即齐物之因是真知,乃真宰,即养生之主。其篇中诸人,皆德充符者。总上诸意,而结归于于大宗师,以全内圣之学也。下应帝王,即外王之意也。

應帝王

庄子之学,以内圣外王为体用。如前逍遥游之至人、神人、圣人,即此所谓大宗师也。且云,以尘垢秕糠,犹能陶铸尧舜。故云,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土苴,以为天下国家。所谓治天下者,圣人之余事也。以前六篇,发挥大道之妙。而大宗师,乃得道之人。是圣人之全体,已得乎己也。有体必有用,故此应帝王,以显大道之用。若圣人时运将出,迫不得已而应命,则为圣帝明王;推其绪余,则无为而化,绝无有意而作为也。此显无为之大用,故以名篇。

齧缺問於王倪,四問而四不知(此篇以无知二字作眼目,此无知,乃无心于世,漠然而已)。齧缺因躍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蒲衣子曰:“而(汝也)乃今知之乎(言汝今日乃知不知之妙乎)?有虞氏不及泰氏(向来世人只知有虞氏之为圣人,而不知不及泰氏也)。有虞氏,其猶藏(善美也)仁以要人(此言有虞之不济处。盖以仁为善,故有心以仁要结人心),亦得人矣,而未始出於非人(言有虞氏以仁要人,虽亦得人,且不能忘其功名,但是世俗之行;而未能超出人世,而悟真人之道妙,以造非人之境也)。泰氏,其臥徐徐(徐,纡徐,闲闲之意),其覺于于(自得之妙)。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於非人(此言泰氏超越有虞,虚怀以游世,心闲而自得,且物我兼忘。人欺以为牛,则以牛应之;人呼以为马,则以马应之。未尝坚执我见,与物俱化。其知则非妄知,而悟其性真然。情信,指道体而言。前云有情有信是也,此其体也。至其德用甚真,不以人伪。即已超凡情,安于大道非人之境,而不堕于虚无。且能和光同尘,而未始拘拘自隘。此泰氏之妙也。盖已得大宗师之体,而应用世间,特推绪余以度世。故云未始人于非人)。”

肩吾見狂接輿。狂接輿曰:“日中始何以語汝(日中始,乃接舆所见之人)?”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經(常法也)式(程准也)義度人(言人君治天下,当以所出之常法为程准,以义制而度人,以此乃治天下之常法也),孰敢不聽而化諸(诸,犹之也。言人君以此治人,则人孰敢不听而从其化耶)!”狂接輿曰:“是欺德也(言若日中之说,乃非真实之德,盖欺德耳。谓人君恃己之能治而欺其人,将以不敢不听从也)。其於治天下也,猶涉海鑿河,而使蚊負山也(言大圣治天下,以不治治之。但以道在宥群生,使各安其性,各遂其生而已。若以有心强治以为功,则舍道而任伪,而犹越海之外凿河,则失其大而枉劳;且如蚊负山。必无此理也)。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言圣人之治天下,岂治外乎)?正而後行(正,即前云正生,以正众生,谓使各正性命之意。谓圣人但自正性命,而施之百姓,使各自正之。老子云:清净为天下正),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确者,真确。能事,即孟子之良能。言人各禀大道,以为性命之正,天然自足,一毫人力不能与其间。今但使人人各悟性真,则恬淡无为自化矣,又何假有心为之哉)。且鳥高飛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社坛也)之下,以避熏鑿之患,而曾二虫之無知(言鸟鼠二虫,天性自得,但人心以机械而欲取之,故高飞深藏而避之。而人曾谓二虫之无知乎?百姓天性,犹鸟鼠也;人君有心欲治之,能不惊而避之乎?外篇马蹄,痛发明此意)?”

此上二节,言治天下不可以有心,恃知好为,以自居其功。若任无为,而百姓自化。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清净为天下正”。若设法以制其民,不但不从,而且若鸟鼠而惊且避之也。

天根游於殷陽(地名),至蓼水(水名)之上,適遭(遇也)無名人而問焉,曰:“請問為天下。”無名人曰:“去!女鄙人也,何問之不豫也(豫者,从容安详之意。而问之太仓促也)!予方將與造物者為人(言任造化而为人,非有心于世也),厭(厌,不欲也)則又乘夫莽眇之鳥(乃道之取譬也),以出六極之外,而游無何有之鄉(大道之乡),旷垠(旷垠,谓无际也)之野。又何帠(为音)以治天下感(触也)予之心為(无名责天根,问之仓卒而无礼也。言我虽处世,但顺造化而为人,乘化而游;若厌而不欲为人,则乘大道,而游于广大逍遥无为之境。又何以天下触我之心,而若此耶)?”又復問(天根又问,必愿闻其说也),無名人曰(无名因求教之切,故告之以正):“汝游心於淡(谓恬淡寂寞之境),合氣於漠(漠,冲虚也。言合气于虚),順物自然(不可有心恃知妄为)而無容私焉(会万物以为己,大公均调,而无庸私焉),而天下治矣(必如此而天下自治)。”

此一节,直示无为而化、治天下之妙,欲君人者取法,返乎上古无为之化也。

陽子居見老聃,曰:“有人(假若有人)於此,嚮(向也)疾(捷也,谓向道敏捷也)強梁(勇为也),物徹(事物透彻也)疏明(疏通明达也),學道不勌,如是者,可比(及也)明王乎?”老聃曰:“是於聖人也(言如此之人,比于圣人者),胥(胥靡之罪役也)易(更番也)技(工技之人)係(羁系于市肆也),勞形怵心者也(言向疾强梁之人,亦似胥役之罪夫更番不暇,工役之系肆劳苦形骸,惊惕其心者也。将此以比王,自苦不暇,安能治民乎)。且也虎豹之文,來田(言虎豹因皮有文,故招来田猎之灾);猨狙之便(捷也)、执斄(音狸)之狗(言狗能执狸),來藉(藉,以绳系之也。言猨狙因便捷,故人得而系之,以教衣冠;狗能执狸,人得而系之,以竞田猎)。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言若向疾之人可比明王,则猨狙与执狸之狗,亦可比明王矣)?”陽子居慼然(改容也)曰:“敢問明王之治(言如是之人不可比明王,敢问如何是明王之治)。”老聃曰:“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已(纵有功盖天下,而不自居其功),化貸(贷者,与人之意)萬物(万物皆往资焉而不匮)而民弗恃(而民不知恃赖)。有莫舉名(名不可得而举称),使物自喜(但使物物自遂自喜,犹言‘帝力何有于我’)。立乎不測(不可测识),而游於無有者也(不测、无有,通指大道之乡也。此全是老子为而不长、不宰之意)。”

此一节,发挥明王之治,皆申明老子之意,以示所宗、立言之本。极称大宗师应世而为圣帝明王,以行无为之化也。

上言明王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如此乃可应世,以治天下。但不知不测是如何境界,人亦有能可学而至者乎?故下撰出壶子,乃不测之人;所示于神巫者,乃不测之境界。列子见之而愿学,即其人也。

鄭有神巫曰季咸(神巫,乃善相者,名季咸也),知人之死生存亡、禍福壽夭,期以歲月旬日(言相人最验,刻期不爽)若神。鄭人見之,皆棄之而走(言畏其灵验,恐说出不好之事,故皆走,不敢近也)。列子見之而心醉(列子将以为神,故心醉服也),歸以告壺子(此乃列子之师也),曰:“始吾以夫子之道為至矣,則又有至焉者矣(意谓神巫超过壶丘子远矣)。”壺子曰:“吾與汝既其文(言我之教汝者,但外面皮毛耳。既,尽也),未既其實(其道之真实处,全未示汝)。而(汝也)固(将谓也)得道歟(汝将谓已得道欤)?眾雌而無雄,而又奚卵焉(言物有雌雄,乃能生卵。以比人有心对待,而相者乃见其祸福。若心能绝待,又何从而相之。如雌而无雄,又何卵焉)!而(汝也)以道與世亢(与人相比亢也),必信夫(以要人必信,故相亢以示己之长),故使人得而相汝(以不能忘己,要人知之,故人亦因得而相之也)。嘗試與來,以予示之(若来以我示之,看彼能测我乎)。”明日,列子與之見壺子。出而謂列子曰:“嘻(惊叹也)!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數矣(言不十数日即死矣)!吾見怪焉(吾见怪之),見濕灰焉(言面如湿灰,绝无生机也)。”列子入,泣涕沾襟(以闻先生必死)以告壺子。壺子曰:“嚮吾示之以地文(此下三见,壶子示之安心不测之境。此即佛门之止观,乃安心之法也。地文,乃安心于至静之地,此止也),萌(草之未出芽,曰萌)乎不震(动也)不正(犹显示也。谓我安心于至静一念不生不动、不显之地,即心念俱及泯绝,故面如湿灰,无生机也),是殆見吾杜(止也)德機(犹生机也)也(言彼殆见我止绝生机,故将谓我必死也)。嘗又與來(命明日再来看)。”明日,又與之見壺子。出而謂列子曰:“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言汝之先生幸遇我,可以不死,而疾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吾見其杜(绝也)權(活动也)矣(言我见其死而复活,乃有生机也)!”列子入,以告壺子。壺子曰:“嚮吾示之以天壤(天壤,谓高明昭旷之地,此即观也),名實不入(言性地光明,一切不存也),而機發於踵(踵,最深深处也。言自从至深静之地,而发起照用,如所云即止之观也)。是殆見吾善者機也(言彼见吾善而不死者,以我示之以天机也)。嘗又與來(再命明日更来)。”明日,又與之見壺子。出而謂列子曰:“子之先生不齊(言精神恍惚,颜色不一。齐,一也),吾無得而相焉。試齊,且復相之(言待精神一定,而复相之也)。”列子入,以告壺子。壺子曰:“吾嚮示之以太沖(至虚之地)莫勝(言动静不二也。初偏于静,次偏于动。今则安心于极虚,动静不二。犹言止观双运、不二之境也),是殆見吾衡(平也)氣機也(言平等持心,动静不二,故气机亦和融而不测也。下壶子又讲明前所示者,乃三种观法,故彼莫测耳)。鯢(鳅鱼也)桓(盘桓,言鳅鱼盘于深泥也)之審(处也)為淵(渊,湛渊,乃止观之名。然鲵桓之所处于深泥,以喻至静,即初之止也),止水之審為淵(此喻观也。止水澄清,万象斯鉴。即次之天壤之观也),流水之審為淵(流水虽动,而水性湛然不动。此喻即动而静,即静而动,动静不二,平等安心。即末后太冲莫胜,止观不二也)。淵有九种(言定有九种),此處三焉(言我示之者,乃三种定法也)。嘗又與來。”明日,又與之見壺子。立未定,自失而走。壺子曰:“追!”列子追之不及。返以報壺子曰:“已滅矣(言去之已无踪影矣),已失矣(言即寻之已不得见矣),吾弗及矣(言我追之已不及已)。”壺子曰:“嚮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宗者,谓虚无大道之根宗。安心于无有,了无动静之相,即佛氏之摄三观于一心也)。吾與之虛而委蛇(言我安心于至虚无有之地,但以虚体而示状貌,委蛇随顺彼耳),不知其誰何(故彼不知其谁何也),因以為弟靡(言物之类靡,难于收拾也),因以為波流(言精神浩荡,捉摸不定也),故逃也(因此难测,故逃走耳)。”然後列子自以為未始學(初则列子未得壶子之真实,故以神巫为至。今见壶子所以示神巫者,虽善相卒莫能测识其端倪,到此方信壶子之道大难测,而始知自己从来未有学也),而歸(辞壶子而归,立志造修也)三年不出(专一做工夫),為其妻爨(言列子初恃自己有道,以骄其妻。今能忘身,而为妻爨),食豕如食人(初未入道,而有人物分别之心。今则分别情忘),於事無與親(言无心于事也)。雕琢復朴(先以雕琢丧朴,今则还纯返朴矣),塊然(不识不知之貌)獨以其形立。紛而封哉(封,即齐物之有封之封。谓受形骸,是于大化之中,乃立人我,横生是非,固执而不化者,犹有封之疆界也。而今乃知此形,为纷授而封畛之也),一以是終(言列子竟此学,以终其身也)。

此一节,因上言明王立乎不测,以无为而化,庄子恐世人不知不测是何等境界,为何等人物。故特撰出个壶子,乃其人也;即所示于神巫者,乃不测之境界也。如此等人,安心如此,乃可应世,可称明王,方能无为而化也,其他岂可仿佛哉。言此叚学问,亦可学而至,只贵信得及做得出。若列子,即有志信道之人也。此励世之心,难以名言矣。

上言壶子,但示其不测之境。下文重发挥应世之用。

無為名尸(尸,主也。言真人先要忘名,故戒其不可为名尸),無為謀府(智谋之所聚,曰谋府。言一任无心,不可以智谋为事也),無為事任(言不可强行任事,谓有担当,则为累为患。但顺事而应,若非己出者也),無為知主(知主,以知巧为主也。言顺物忘怀,不可主于智巧也)。體盡無窮(体,言体会于大道,应化无有穷尽也),而游無朕(朕,兆也。谓游于无物之初,安心于一念不生之地也)。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言但自尽其所受乎天者,全体不失,而亦未见有得之心也),亦虛而已(如此亦归于虚而已,言一毫不可有加于其间也)!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至人用心如明镜,当壹物来顺照,并不将心要应事之未至,亦不以心先迎。即物一至,妍丑分明,而不留藏妍丑之迹,了无是非之心。如此虚心应世,故能胜物;而物卒莫能伤之者,虚之至也)。

已前说了真人如多情状、许多工夫,末后直结归“至人”已下二十二字乃尽。庄子之学问功夫、效验作用,尽在此而已。其余种种撰出,皆蔓衍之辞也。内篇之意,已尽此矣。学者体认,亦不必多,只在此数语下手,则应物忘怀,一生受用不尽。此所谓逍遥游也。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与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倏忽者,无而忽有。言人于大化最初、受形之始也。混沌,言虽俄尔有形,尚无情识,浑然沌然、无知无识之时也。及情窦日凿,知识一开,则天真尽丧,所谓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也。副墨以倏为火,以忽为水,混沌为土,似有理,太犯穿凿。只如此解,则已)。

此倏忽一章,不独结应帝王一篇,其实总结内七篇之大意。前言逍遥,则总归大宗师。前频言小知伤生、养形而忘生之主、以物伤生,种种不得逍遥,皆知巧之过。盖都为凿破混沌,丧失天真者。即古今宇宙两间之人,自尧舜以来,未有一人而不是凿破混沌之人也。此特寓言大地皆凡夫愚迷之人,概若此耳。以俗眼观之,似乎不经;其实所言,无一字不是救世愍迷之心也,岂可以文字视之哉!读者当见其心可也。即予此解,亦非牵强附会,盖就其所宗,以得其立言之旨。但以佛法中人天止观而参证之,所谓天乘止观,即宗镜亦云,老庄所宗,自然清净无为之道,即初禅天通明禅也。吾徒观者,幸无以佛法妄拟为过也。

音释:

頯(皮变切,音卞)豨(许岂切,希上声)妫(居为切,音冯)跰跣(跰,北盆切,音迸。跣,相然切,音仙)畸(居宜切,音击)倐(式竹切,音叔)

(憨山注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