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與歷史 敦煌道經研究論集.劉屹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经典与历史:敦煌道经研究论集》解析

书籍基本信息

  • 书名:《经典与历史:敦煌道经研究论集》
  • 作者:刘屹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9月
  • 页数:343页
  • 定价:45元
  • ISBN:9787010092737

作者背景

  • 刘屹,1972年生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秘书长。
  • 研究方向:敦煌道教文献、中古道教史、隋唐五代史。
  • 学术成果
    • 专著:《敬天与崇道——中古经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2005年)、《神格与地域——汉唐间道教信仰世界研究》(2010年)。
    • 论文: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涉及敦煌道经、中古道教史等领域。

书籍内容与结构

本书围绕敦煌道经中的三部经典展开研究,并结合综述与研究评价,形成以下结构:

1. 《老子化胡经》研究

  • 核心内容
    • 探讨“罽宾说”和“于阗说”进入《化胡经》的时间,揭示唐代《化胡经》与摩尼教的互动关系。
    • 分析“化胡经说”在佛道融合中的作用,提出唐代十卷本《化胡经》的编订与李唐皇室的关系。
  • 学术贡献
    • 重新考证《化胡经》的成书时间,指出其编订受唐代皇室影响,与民间道教信仰存在差异。

2. 《异玄内教经》研究

  • 核心内容
    • 考定敦煌残本卷次,分析经箓传授仪式,重新诠释《异玄经》的教义。
    • 揭示唐代道教对“内教”与“昔教”的区分,以及经教体系的演变。
  • 学术贡献
    • 提出《异玄经》的文本差异与佛教因素的关联,为道教经教化提供新视角。

3. 《太上妙法本相经》研究

  • 核心内容
    • 确定其为北朝末年新作道经,提供南北朝后期南北道教传统异同的新资料。
    • 分析经中的北朝道教特征,如教义、仪式与佛教的互动。
  • 学术贡献
    • 揭示北朝道教经典的创新性,为中古道教史研究提供实物证据。

4. 综述与研究评价

  • 内容
    • 综述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现状,评价四部重要著作(如《敦煌道经与中古道教》)。
    • 提出道教研究的“了解之同情”方法论,强调历史语境中的文本解读。
  • 学术贡献
    • 奠定敦煌道经研究的基础,为后续学者提供方法论指导。

学术价值与评价

学术贡献

  • 方法论创新
    • 立足基础文献,实证为主,综合历史学、文献学、宗教学等多学科方法。
    • 提出道教史研究的新命题,如《化胡经》编订时间的重新考证。
  • 内容创新
    • 揭示道教经教思想与佛教的互动,如《元阳经》对佛经的改编。
    • 探讨唐代道教体制化,如《三洞奉道科诫仪范》的作用。

学术评价

  • 豆瓣评分:9.2分(29人评价),65.5%的读者给予5星。
  • 读者评价
    • “对道教的‘了解之同情’研究心态独特,具有创新性。”
    • “书中对敦煌道经的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是今后研究的奠基性成果。”
  • 学界认可
    • 被誉为“近年来难得的佳作”,为中古道教史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出版背景与系列信息

  • 出版背景
    • 属于人民出版社“经典与历史”系列丛书,旨在呈现权威史学名著,探究中华文明思想根柢。
  • 同系列书籍
    • 包括《中国古代史》《清史讲义》《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等,涵盖多个历史时期和专题。

结论

《经典与历史:敦煌道经研究论集》是刘屹教授在敦煌道教文献研究领域的代表作,具有以下特点:

  1. 学术深度:通过详细考订和实证研究,揭示敦煌道经的历史背景、文本特征和教义内涵。
  2. 方法论创新:提出“了解之同情”的研究态度,为道教史研究提供新视角。
  3. 学术影响:被学界誉为奠基性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本书不仅是道教研究者的必备参考书,也是历史学、宗教学领域学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 如未找到文章请搜索栏搜素 | Ctrl+D收藏本站 | 联系邮箱:dmyy@liv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