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釋文全三冊 唐陸德明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國家圖書館藏宋元遞修本

《经典释文》全三册(唐陆德明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宋元递修本)综合解析

一、书籍基本信息

  • 书名:《经典释文》
  • 作者:唐·陆德明(约550-630年),字元朗,苏州吴县人,唐初经学家、音韵训诂学家,曾任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 成书时间:陈后主至德元年(583年)开始编写,完成于隋灭陈(589年)之前。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85年
  • 版本:影印宋元递修本(国家图书馆藏本)
  • 卷册:全三册(平装32开)

二、内容结构与学术价值

1. 内容结构

  • 卷次安排
    • 首卷:《序录》,阐述经学源流及编纂原则。
    • 后29卷:依次注释《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等经典。其中《老子》《庄子》因魏晋玄学影响被收入。
  • 注释特点
    • 音义并重:以反切、直音标注字音,兼及训诂,收录汉魏六朝230余家音切及训诂。
    • 随文注释:摘录经典字句,标注音义,保留前人注疏的多样性。

2. 学术价值

  • 经学研究
    • 系统整理儒家经典音义,是研究古代经典的重要工具书。
    • 保存大量已失传的汉魏六朝注疏,为经学史提供珍贵资料。
  • 语言学价值
    • 语音学:保存中古汉语语音资料,被高本汉等学者用于构拟中古汉语语音系统。
    • 文字学:收录大量古今字、假借字,揭示汉字演变规律。
  • 版本学意义
    • 现存最早版本:宋刻宋元递修本,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为学术界公认最佳版本。
    • 校勘价值:纠正清通志堂本、抱经堂本的脱讹,附有清代卢文弨校勘记。

三、宋元递修本特点

1. 版本定义与递修过程

  • 递修本:雕版经多次修补后印刷的版本。宋元递修本指宋代刻版,经元代修补后印刷的版本。
  • 递修特征
    • 版片修补:宋版在元代修补缺损版片,版式、字体可能因时代差异而不同,但主体保留宋代风格。
    • 学术价值:较明清翻刻本更接近原貌,保留宋代刻书特征。

2.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详情

  • 底本来源:国家图书馆藏宋刻宋元递修本,为现存最早且最完整的版本。
  • 影印质量
    • 印刷清晰:采用高精度影印技术,保留原书朱墨批校痕迹(如卢文弨校勘记)。
    • 装帧形式:平装32开,三册,一版一印,品相良好。
  • 学术评价
    • 版本优势:优于清通志堂本、抱经堂本,被视为权威版本。
    • 研究价值:为文字学、音韵学、经学研究提供可靠文本,2006年中华书局《经典释文汇校》亦以此版本为参校底本。

四、版本对比与学术影响

1. 与其他版本对比

  • 清通志堂本(康熙年间徐乾学主持重刻):
    • 底本:明末叶林宗影宋抄本(已焚)。
    • 问题:存在脱讹,质量较差。
  • 清抱经堂本(乾隆年间卢文弨校勘):
    • 优势:校勘精审,附《考证》30卷。
    • 不足:仍不及宋元递修本原貌。
  • 中华书局点校本(2016年):
    • 特点:附现代标点及校勘记,便于现代读者使用。

2. 学术争议与研究动态

  • 音切性质:部分音切属于书面文献语言,非口语,需结合语境理解。
  • 校勘争议:宋元递修本虽优,仍需结合其他版本(如敦煌写本)综合考证。
  • 最新研究:黄焯《经典释文汇校》(2006年)以宋元递修本为底本,参校多种版本,成为目前最完备的校勘本。

五、结论

《经典释文》宋元递修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是现存最权威的版本,其底本为国家图书馆藏宋刻宋元递修本,影印质量高,保留了原书的朱墨批校痕迹,学术价值显著。该书对经学、语言学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研究中国古代经典及中古汉语语音、词义的重要资料。其出版不仅推动了《经典释文》的现代传播,也为古籍整理与研究树立了典范。

文件較大點此下載 http://www.homeinmists.com/others457.rar

🚀 如未找到文章请搜索栏搜素 | Ctrl+D收藏本站 | 联系邮箱:dmyy@liv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