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儒理學提要》

壺瓢道人纂輯2004年7月
洪秀英編繕

1. 崇仁學案 胡敬齋 1434~1484

主言靜中之涵養(同白沙),靜只是思慮未萌,事物未至而言。操持之意常在也。操存在於敬,即專一也。
靜即操存涵養,動即思索省察。(自言敬之效驗)聖賢祇是戒慎恐懼,自無雜念。

2. 崇仁學案 婁一齋 1422~1491

以收放心為居敬之門,以無思無慮,勿忘勿助為居敬之要旨。

3. 崇仁學案 魏莊渠

宗旨為天根之學,即是主宰,貫動靜而一之者也。
胡敬齋功夫分動靜,魏莊渠則貫串為一(雙江歸寂之說所本)(曾焚六祖衣,碎六祖缽)私淑胡敬齋。

4. 白沙學案 陳白沙 1428~1500

以虛為基本,以靜為門戶。靜坐以求心體呈露,常若有物(端倪)致虛以立本,戒慎恐懼以閑之,日用間隨處體認天理。無以動其心名曰自得,聚精會神於此曰安土敦仁。

5. 河東學案 呂涇野 1469~1542 1508進士第一

窮理祗在語默作止處驗之。致知者是從聞見之知以通德性之知。解道心唯微之微是不能擴充義。存養省察功夫祗是一個。修道即是戒懼慎獨。即是存天理去人欲,存與去底是一個功夫,如閑邪存誠即是,格物即是仰觀俯察,遠求近取,求仁須是見得天地萬物皆同一氣,一草一木不得其所,此心亦不安始得。

6. 楚中王門學案 蔣道林 1483~1559  52歲進士

先師陽明,後師甘泉,年卅二、三於 道林寺靜坐,久之,怕死與念母之心俱斷,一日忽覺洞然宇宙、渾屬一身,乃知凡言命,言道,言誠,言太極,言仁,皆指氣而言。
屬纊時作詩:
吾儒傳性即傳神。豈向風塵滯此身。
分付萬桃岡上月,要須今夜一齊明。

7. 姚江學案 王陽明 1472~1528 28歲1499年進士出身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即良知也,未發之中即良知也。
本來面目即良知也(心之本體即天理)。天理之昭明靈覺即良知也,良知是自家準則,謹獨即是致良知,良知即是天理。凡言行,便是照著去做,如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皆是行。見聞酬酢無非良知之發用流行。勿忘勿助祗是就其間提撕警覺而已,克己即是存理去欲之別名,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中祇是天理,無所偏倚,須是平日私心蕩除潔淨,然純乎天理,方可謂中。

8. 浙中王門學案 王龍溪 1498~1583

大抵主於四無,以正心為先天之學,誠意為後天之學,心本至善,動於意,始有不善(熊十力宗此)
一體之謂仁,萬物皆備於我(萬物之變備於吾之良知)
千古學術祗在一念之微上求(一念之微,只在慎獨)
良知是造化之精靈,是一點虛明,良知本體無動無靜,亦是變動周流。致良知即是見性之學。
龍溪主張息調守中,羅近溪反對之。
天根:良知覺悟處,月窟:良知凝聚處(參耿楚倥)
良知者性靈之根,即本體,致者即功夫。
良知在人不學不慮,爽然由於固有,神感神應,盎然於天咸,不待修證而後成,莫放任,須翕聚。
格物即寡欲,良知亦即般若。
緝熙之學,有過即改,消除習氣,抵於光明(事上磨煉)
良知非知覺之謂,然舍知覺則無良知(良知是主宰)。覿面相呈:思慮既起,只默默理會,當下一念凝然灑然,無起無不起,時時覿面相呈,時時全體放下,稱譏順逆,不入於心,直心以動,自見天則。
入悟三種:
1.解悟:從知覺而入,未離言詮。
2.證悟:從靜中而得,有待事上磨煉。
3.徹悟:忘言忘境,觸處逢源,愈搖蕩,愈凝寂。
§ 調息法:數息是有意,調息則無意。委心虛無,不沈不亂,息調心定,真息往來,心息相依,即息息歸根,命之蒂也。

9. 浙江王門學案 錢緒山 1496~1574

良知是未發之中,謹獨即是致良知,正心之功在誠意中,慎獨即是致中和。
頓法-習染未深,一經指示,全體廓然。
漸法-習染既深,誠意之功即是。

10. 江右王門學案 鄒東廓 1491~1562 21歲1511進士及第

道,盈天地皆形色也,就其不可聞睹而言。(黃宗羲推許為陽明宗子)一生得力於敬,敬即良知之精明。乾乾不息於誠,所以致良知,懲忿窒欲為致良知之條目(即緝熙之學),聖門要旨只在修己以敬,敬也者,良知之精明,而不雜以塵俗,戒慎恐懼,常精常明。氣質脫化即是歸根復命,本體戒懼,不聞不睹,常規常矩,常虛常靈,則沖漠無朕,未應非先,萬象森然;已應非後,不聞不睹。良知精明,無形無聲即是。
聖門之學祗是從人倫日用,庶物,兢兢理會自家真性,從精明識得流行實際,三千三百,彌綸六合,便是博文;從流行識得精明主宰,無形無聲,退藏於密,便是約禮,喜怒哀樂即形色也,就其未發渾然不可睹聞指為中,就其發而中節,燦然可睹聞即為和。

11. 江右王門學案 聶雙江 1487~1563 31歲1517年進士

於中獄中閑久,靜極,忽見此心真體光明瑩徹,萬物皆備,喜曰此未發之中也。乃教人靜坐使之歸寂以通感,執體以應用。同門疑之有三點。黃宗羲曰王陽明於默坐澄心後,指出致良知,謂良知是未發之中,雙江之學未背師門也。
大程曰不聞不睹,是未發之中。
雙江曰常存此體,便是戒懼,周子主靜,程子主敬,由敬而入者有所循持,由靜而入者唯上根。
靜中養出端倪,冷灰爆出火燄,必由坤之靜翕,歸藏後而養之,復之由坤,又見善端之萌須由靜養。
心體即天體,其樞紐處萬古常止,不可不歸之靜,故心之主宰,雖不可以動靜言,唯靜能存之。
未發屬性,已發屬情。(劉兩峰曰:喜怒哀樂情也,得其正者性也)

12. 江右王門學案 羅念菴 1504~1564 1529年狀元

始致力於踐履,中歸攝於寂靜,晚徹悟於仁體。
羅念菴認同雙江之說,謂非經枯槁寂寞之後,一切退聽,天理?然(即復由坤而來)未易及此(指良知)
以濂溪無欲故靜為聖學的傳。
曾見黃陂山人方與時,王龍溪偕之同至黃陂習靜,龍溪未竟全功而返。

13. 泰州學案 王心齋 1483~1540

王陽明擒宸濠一無所動,今?為心齋所動。
反己是格物功夫,止於至善者安身也。
格是格式之格,即絜矩之謂。
天理者,天然自有之理也,才欲安排即是人欲。
身與道原是一件,至尊者道,至尊者身。
中、良知、性三者皆同,識得此理則現成自在,即此不失便是莊敬,即是常存,便是持養。祇在簡易慎獨上用功,當行而行,當止而止,此是集義。
詩云:
知得良知卻是誰?良知原有不須知。
而今唯有良知在。沒有良知之外知。

14. 泰州學案 羅近溪 1515~1588 1553年進士  39歲

大道祗在此身,此身渾是赤子,赤子渾解知能,知能本非學慮。
以赤子良心不學不慮為的,以天地萬物同體,徹形骸,忘物我為大,此理生生不息,不須把持,不須接續,當下渾淪順適。不以澄然湛然為心之本體,論者謂龍溪筆勝,近溪舌勝,近溪乃得祖師禪者。
15歲定志於張洵水,26歲正學於顏山農,34歲悟易於胡清虛,46歲證道於泰山丈人,70歲問心於武夷先生。

15. 泰州學案 周海門 1577 年進士

主張理氣雖有二名,總之一心,心不知不識處,便是理;纔動念慮,起知識,便是氣。
汝身渾是太極,念頭初萌,纔發此問便是月窟,問處寂然,念處俱忘,便是天根,寂而萌,萌而寂便是天根月窟之往來,萬事萬化皆不外此,處處皆真,頭頭是道,這便是三十六宮都是春。
拈天泉證道一篇,許敬菴疑之作九諦難之,周作九解伸其說。

16. 泰州學案 耿楚倥 (師何心隱)

天根:一念之動,無思無為,機不容已。
月窟:-一念之了,無聲無臭,退藏於密。
克己者無我,渾然天下一體。

17. 羅整菴 1465~1547 29歲1493年進士及第(該年王陽明正當22歲落第)

其初認同於禪,後心折於儒,論理氣合一,不同於朱子。
論心性非一則同於朱子。天性正於受生之初,明覺發於既生之後,則明覺是心,而非性。
古今天地一氣而已,其中四時寒溫,萬物生死,斯民之日用,人事之成敗,千條萬緒而不亂,莫知其所以然者,即是理也,故理氣合一。以不慮而知者曰良(知),精於佛學有《讀佛書辨》。

18. 甘泉學案 湛甘泉 1466~1560 40歲1505年進士

其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而涵養之,王陽明主致良知,學者調停其說謂體認即致也,天理即良知也。
性者,天地萬物一體也,心者,體萬物而不遺者也。
孔門之教皆欲事上求仁,動靜著力,故云執事敬。
中庸戒慎恐懼慎獨皆動以致其力之方也。
善學者必令動靜一於敬,敬立則動靜渾矣。
心存則有主,有主則不入,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小程子語),所謂致知涵養者,察見天理而存之也。

(2004/6/29 09:05 中定三校)